哈日韓流降溫 日韓演員現“入侵”中國影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不少觀眾批評,中國影視人盲目使用日韓演員,是“對自身文化不自信”的表現;但業內人士道出了背後更為複雜的原因 。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76.jpg" border=0>


上圖:蔡琳《情定愛琴海》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77.jpg" border=0>


上圖:金喜善《神話》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在原汁原味的中國電視劇中看到日韓演員----尤其是韓國演員的身影,已經不是什麽稀奇事。他們說台詞時的口形跟配音完全對不上板,他們蓋有日韓特色“圖章”的表情總是跟中國演員格格不入,這些問題都曾引起過觀眾的質疑。而這一質疑聲浪,在近日新版電視劇《水滸》和《三國演義》宣布要起用日韓明星當主演後變得格外澎湃。“中國那麽大,演員那麽多,為什麽要用外國演員來演我們自己的古典名著?”很多觀眾都認為,中國影視製作者們盲目追逐日風和韓流,是一種急功近利和對自身文化不自信的表現。但是,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本報記者采訪了幾位影視界資深人士,他們表示,這一現象存在的原因很複雜,不但跟國內外影視市場的現狀相關,甚至還跟中國曆來的影視作品引進政策有關。用著名製片人遊建鳴的話來說就是:“現象是正常的,但反映的問題卻是深刻的。”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78.jpg" border=0> 上圖:安在旭《白領公寓》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79.jpg" border=0> 上圖:蔡琳《康朝秘史》
現象:演中國人,說韓國話◎演員“外援”了要請“外援”的想法不光《三國演義》有,跟它同題材的電視劇《赤壁》同樣要請日韓明星。《赤壁》製片人表示,該劇的重點人物是周瑜,這個角色和劇中另外一名主要角色----小喬,都可能請日韓演員擔綱。此舉引起觀眾強烈抗議:現在中國的影視作品不僅請日韓演員來演戲,還讓他們當主角;不是像電影《東京審判》那樣請日本演員來演日本人,而是讓他們來演中國人甚至中國古代名人!在霍建起的電影《暖》中,日本演員香川照之扮演了一名中國聾啞農民;在電視劇《四大名捕》中,韓國演員車仁表成了中國武俠迷深愛的溫瑞安筆下人物“鐵手”;韓國美女蔡琳和張娜拉張娜拉所有音樂專輯都演過中國古代公主;同樣來自韓國的張瑞希則演過珍妃……此外,安在旭、金素妍、樸恩惠、樸誌胤樸誌胤所有音樂專輯、李承鉉等韓國明星都出演過中國電視劇。別忘了,還有《無極》中的日本演員真田廣之和韓國演員張東健、電影《神話》中愛上成龍的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80.jpg" border=0> 上圖:車仁表《愛在別離時》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81.jpg" border=0> 上圖:車仁表《四大名捕》
◎觀眾“皺眉”了“三個正常人的戲份加起來,都不如那個不正常的。”《四大名捕》的一位觀眾在網上發牢騷。三個“正常人”是中國演員,那個“不正常”的則指車仁表。很多觀眾指出,或許由於語言不通,這位在韓劇中十分迷人的大帥哥到了中國劇中,表情和眼神都開始“發呆”,“李湘跟他比都顯得很有演技”。“韓國人剛來拍中國電視劇,觀眾肯定覺得新鮮。不過等新鮮勁過了,光靠日韓演員來吸引觀眾的念頭就顯得有些冒險了。”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事實上,請了蔡琳的《康朝秘史》並不比寧靜主演的《孝莊秘史》更受歡迎。很多觀眾的觀點是:“為什麽要用我們的屏幕來養活外國人?”還有觀眾說:“中國的電視劇讓日韓演員變土了。”不管觀眾站在哪一邊,有個事實似乎無可否認----中國影視劇和日韓演員之間的磨合大多不太成功。成功的例子似乎隻有蔡琳,她在中國連續主演了《新醉打金枝》、《情定愛琴海》和《康朝秘史》等多部電視劇,直到中國觀眾覺得她比很多中國演員還“麵熟”。

750) this.width=750' alt="" src="http://img1.qq.com/ent/pics/6567/6567883.jpg" border=0> 上圖:張瑞希《庚子風雲》


背景:韓流降溫,韓星“上門” 曾經一度風靡亞洲地區的韓流,如今正在降溫。很多數據都說明了這一事實。韓流降溫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過分商業化操作、內容雷同、表現手法單一等。簡單地說來,就是觀眾終於“膩味”了。 韓國造星製度成熟,一旦影視降溫,那麽多的明星便麵對著“僧多粥少”的窘境。因此,日前韓國明星們決定降低片酬,共渡難關。韓國電視劇製作公司協會日前針對“韓劇危機”召開會議,一致決定,至2009年底,所有韓劇演員的酬勞每集不得超過13萬元人民幣。 不過,“限價令”並不能完全拯救韓國明星。因為電視台開始對韓劇的製作進行“計劃生育”,如今開拍一部新劇變得比以往難上數倍。當自家的大門開始關閉,韓國的明星們便開始將目光投向開放的中國影視市場。韓國演藝圈如今正悄然掀起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不光明星們紛紛主動學習中文,三大電視公司還派出影視製作人員到中國接受中文的短訓。學會中文後,韓國明星們的出路便清楚了----到中國“淘金”去!

觀點: 尤小剛:內地演員比日韓的貴 當年用蔡琳來拍《康朝秘史》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太多。我需要一個個子較大、氣質優雅、能壓住場的女演員,而蔡琳正好合適。要知道,中國的一線演員實在很難請,他們檔期緊,而且價錢很高。同等檔次的韓國演員價錢不但低,而且他們在海外的知名度要高得多。如果能花6萬元請到韓國演員來演一集,為什麽要花15萬元找國內演員呢?價廉物美永遠是商業社會的第一規律嘛。國外市場對現在的中國影視作品來說很重要,尤其是電視劇,國內的競爭太激烈了,必須要到國外收回成本。事實上,國內賣的收入跟國外賣的收入,基本上能對開。有個知名度高的演員,對銷售肯定有幫助。因為中國電視劇在外麵最受歡迎的還是曆史劇,而曆史劇的觀眾其實還是華人----不管韓流是否降溫,韓國明星在華人地區依然有一定的號召力。 發言者身份:著名導演,作品包括《孝莊秘史》、《皇太子秘史》、《康朝秘史》等

遊建鳴:一個惡性循環的結果 拍《大旗英雄傳》和《楚留香傳奇》,我都用了韓國演員。想法很簡單,我想試試打入韓國電視台的黃金檔。憑什麽人家的電視劇可以進我們的黃金檔,我們不能呢?可是結果,真的不能。他們對國外電視劇的審查非常嚴格,就算拍得再好,他們也不會讓你進主要頻道,更別說黃金檔了。韓星為什麽來中國?他們的電視劇都已經在中國大行其道了,一兩個明星來拍戲又有什麽大不了?對他們來說,這是個良性循環,對我們則是惡性循環。他們很保護自己的明星,很保護自己的影視作品,往外打市場的時候,一開始都用低價傾銷策略。中國最早引進韓劇的時候,才500美元一集,價格非常低。可是等你的觀眾看習慣了,離不開了,他們的價錢就抬高了。我們的觀眾和媒體不知道,還在拚命宣揚他們的明星和作品。我們該清醒了,因為他們推銷的不僅是一部電視劇或電影,還有他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化安全怎麽辦? 發言者身份:著名製片人,作品包括《金粉世家》、《大旗英雄傳》、《楚留香傳奇》等。

孫樹培:戲的價值在戲本身 我拍《庚子風雲》的時候用了張瑞希,她不錯,但用她是片商的意思,不是我的決定。用韓國演員肯定沒有我們自己的演員順手,首先語言就是個問題,說戲的時候還得通過翻譯,時間和精力都多花了不少。那麽,片商為什麽看好韓國演員呢?就因為他們更好賣錢啊。不過,我本人對這樣的標準還是有疑問的,因為一部戲最根本的價值在於它本身好不好。我拍《還珠格格》時就沒有用一個大牌,全是新人,但結果還是有很好的收視率。讓日韓明星來演《水滸》或《三國演義》,我覺得不太合適。中國古典名著的人物還是中國演員最了解,不是麽? 發言者身份:著名導演,作品包括《還珠格格》、《庚子風雲》等

吳思遠:這不會成為主流 我覺得用外國演員來開拓國外市場的做法並不是那麽成功。像當年陳凱歌的《無極》,裏麵也用了真田廣之、張東健等日韓明星,但這部片在日韓被罵得很厲害。國外觀眾看中國電影並不在乎有沒有本國演員,中國電影想以當地明星打開市場的想法有點一廂情願。為了平衡資金投資和市場,現在很多電影邀請的國外演員都不太合用。我自己拍《南拳北腿》和《醉拳》的時候也用過一個韓國演員,但原因是,當時沒有更好的打星,他適合我的電影。有需要才用,這是原則。如果說到一些古典的作品,就不要用外國演員了,像《水滸》這種古典題材本來就全都是中國人,外國演員根本格格不入。說實在的,我認為中國影視作品起用外國演員並不會成為主流。 發言者身份:著名電影導演,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主席,作品包括《南拳北腿》、《醉拳》、《理發師》、《合約情人》等

於冬:回報和平衡就是生意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用日韓明星更方便在當地發片。要讓我們的片子進入日韓,找當地觀眾熟悉的演員來演是必然的,隻要不傷害製作本身。當然了,這很大程度也取決於國外投資方的需求。人家韓國出了三分之一的投資,所以要找一個張東健。等於我們出了錢,也要推出我們國內的演員,這是一種回報。人家說加一個人就加投資,你做不做呢?這就是生意。如果說,用了外國演員就會影響在國內市場的發售,那在日韓方麵的銷售也會相應增加啊,這是一個平衡的問題。至於日韓電影很少用中國演員的原因,應該是因為中國給的錢不夠,或者說中國市場占的比例不夠。不過,邀請國外演員的前提是這演員得合適電影,如果因此而影響了作品,拍砸了,大家都得賠錢。 發言人身份:保利博納電影發行公司總經理,發行作品《太陽照常升起》、《男兒本色》、《兄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