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考四級屢次不過的同學說過一句名言:有四級證其實代表不了什麽,但沒有四級證卻能代表許多。這句話用在一些演出上同樣合適,如果一場演出沒有牛逼的喝彩聲說明不了什麽,但要是你身邊有不同的人在不斷地喊著牛逼、或用揮動的雙手以及尖銳的匪哨表達著同樣意思,卻能說明許多。這麽說的原因很簡單,“牛逼”是一個人在亢奮時言不由衷的兩個字,它來
的直接,而且沒有任何修飾,其真實性的純度也比那些純金首飾還高,所以當一個人遇到什麽事第一反應就是“牛逼”的話,那它肯定是被這東西給震撼了。
Ziggy Marley的演出就是這樣,如果你聽他去年出版的第二張專輯《Love Is My
Religion》,絕對不會想到那麽個不起眼的聲音能在現場演出的時候表現出如此的魅力,當然,如果你隻聽過他過去與兄弟姐妹組成the
Melody
Makers,可能會更加強烈的感覺到唱片與現場之間的反差。演出基本上算是準時開始,雖然推遲了20分鍾,但總比那些主角之前要有一個多小時暖場樂隊的行為要好。Ziggy的樂隊配置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我們熟知的四樣樂器(吉他、貝斯、鍵盤、鼓)和兩個穿著中國唐裝的黑人女伴唱(一個有小肚子,另一個由於胸大,看不出小肚子)。
就是這樣簡單的配置讓每個人都感覺痛快淋漓但還沒有淋漓盡致。其實雷鬼音樂的精髓不在於許多吉他的配合或者震耳欲聾的鼓聲,換句話說,它也不包含這些東西。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非失真音色的切分和不清楚在第幾拍打響的那一聲軍鼓。可以說,它是一種不夾雜噪音效果器的荷爾蒙音樂。在沒有了那類效果器的外界力量幹涉的前提下,它讓人們分泌出來的荷爾蒙更加珍貴。
Ziggy Marley生於1968年10月17日,是Bob
Marley與他的合法妻子Rita所生的最小的一個兒子(僅僅是與Rita所生,之後他還和別的女人生過別的孩子),全名叫David
Nesta "Ziggy"
Marley,其中David是他媽經常叫的,而Ziggy是他爸經常叫的,除此之外,他還有另一個名字Ziggy
Stardust,對搖滾樂曆史有點兒了解的人應該能看出來,這個名字和David Bowie有關。當年Ziggy是the Melody
Makers之中最突出的一個成員,在他們發表第一張專輯《Play the Game
Right》的時候,許多樂評人就開始把側重點放在他身上,到了後來,他們索性就把名字還成了Ziggy Marley with the
Melody
Makers,就像咱們這兒的高旗與超載或汪峰與樂隊。由於他們簽約的是EMI,所以很多宣傳都放在英美市場,這期間他們結實了David
Bowie,這個老變色龍也覺得Ziggy是個人才,不僅長的像他父親,而且唱歌時的嗓音也十分相像,就開玩笑的給他起了這個名字,其來源就是Bowie最有名的專輯《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事實上,Ziggy不僅唱歌像他父親,而且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像Bob
Marley。這次在演出中掀起的第一個高潮就是翻唱他父親當年的《Stir It
Up》,雖然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長輩擋了晚輩的獨立成長路線,但在其父親已經樹立了無法逾越的高度之後,Ziggy就是在怎麽努力也無濟於事,還不如合理的利用一些家庭資源。他這次演唱的曲目縱穿了各個時期,但我發現the
Melody
Makers時期的作品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反倒是第一張個人專輯《Dragonfly》裏的《Looking》和第二張專輯的同名曲引起了更多響應,看來他在21世紀之後的單飛生涯過得還不錯。
其實雷鬼音樂在他發展之初有著很強的革命性,但隨著時代的轉變,其革命性也日趨像娛樂轉化,它沒有金屬音樂的暴戾,沒有bossa
nova的困意,沒有舞曲的鬧心,到了今天,它已經成為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情緒下最合適的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