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保質期”有多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明星“保質期”有多短

娛樂圈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以前,明星不太多,一個明星可以紅很久,而如今,一個又一個名字爭先恐後地擠進擠出。還沒好好地感受,就已經凋落成泥,成流星劃空。越是曾經爆紅,過氣時就越是失落。從平凡人到光芒四射,再到光環褪去,其中滋味,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吧。隨著“造星平台”越來越多,隨著“包裝、炒作”越來越盛,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明星的保質期,卻越來越短了?

網絡紅人保質期:半年到一年

其實早在“超女”之前就有一批先紅起來的“草根明星”,他們就是網絡歌手,標誌性的一首歌是雪村《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這首歌鬧得網民們激動不已,原來網絡可以讓任何一個平凡人一夜成名。無數網絡歌手應運而生,有些甚至還上了央視春晚。但人們很快發現,原來隻是歌壇上又多了一批“一首歌歌手”而已。

網絡紅人的隊伍此後逐漸擴大,博客、播客……越來越多的平台,讓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後舍男生、極地陽光、毒藥、胡戈……等人依次粉墨登場。然而,隨著神秘麵紗的揭開,人們因他們而帶來的狂潮,竟是那麽地容易散開。僅僅是談資而已。

原因分析:從網絡上紅起,大抵都是因為這個人有非常的特色,但這種特色,卻不一定是成為明星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即便再搞怪,大概也隻能走諧星的路子吧?而才氣,又是多麽傷神的東西。

花?濫斜V勢塚毫僥甑餃??

2000年,一個叫“F4”的團體和一部叫《流星花園》的偶像劇,瘋狂掠奪了無數人的心,“花樣美男”的說法開始頻頻見諸報端。無論F4當中哪個人演的肥皂劇,其碟片都能在大街小巷瘋賣。次年,F4演唱會巡演至南京,盛況空前。這之後,偶像劇與偶像團體開始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緊接“F4”之後,李威與林佑威組成“WEWE”組合,拍了偶像劇《吐司男之吻》,也紅過一陣。到如今,台灣的偶像團體,從5566到183club再到飛輪海,更新換代到令人目不暇接。而今,李威與林佑威早被淡忘,“F4”解散後,各自單飛。去年,朱孝天與吳建豪分別來寧,也並沒有引發任何的粉絲騷動。

曾在“F4”如日中天的時候,內地也出現了一個幾乎翻版“F4”的團體“A5”。2003年“A5”來南京簽售,由於活動現場人數超出預料,場麵一度難以控製,最後竟在公安部門的一再要求下,停止了簽售。然而,時隔兩三年,“A5”中的顧成棟和張繼為一部電視劇來寧宣傳,同樣在書店亮相,卻影迷寥寥。繁華紛落,如同一場舊夢。

原因分析:本來偶像的保鮮期就很短了,“花樣美男”,多麽脆弱的一個名字。即便如花的美色還沒有凋謝,“花樣美男”的粉絲就早已“移情別戀”了。而身為團體,其不穩定性更是大大增加。一個、兩個……單飛,解散,命運大抵如此。(仲敏)

過度宣傳,缺乏文化底蘊

就明星保質期的問題記者連線了傳播學教授李幸,他點出有些明星在媒體炒作過兩年後,就悶聲大發財。比如前兩年李宇春等一幹超女,在經過一兩年的炒作後就沒有什麽動靜了。但是她們憑借大量的宣傳出名了,比如2006年超級女聲比賽時,人們還是會想到上一屆的超女。現在她們有些人雖然在演藝事業上沒有什麽新的進步,但還可以代言一些廣告,無論結果怎麽樣,隻要賺到錢就可以了。李幸說,從傳播學角度看,有一個適度傳播的問題,如果是鋪天蓋地大規模地傳播,會讓受眾產生逆反心理,對明星的事業發展也不利。從深層角度講,明星們缺乏文化底蘊,文化底子不足,沒有深度的宣傳是空洞的炒作,所以明星保質期不長也不足為怪。(龔莉紅)

明星“保鮮”要訣

NO.1實力 代表人物——張學友


張學友

在當年的“四大天王”裏麵,張學友是唯一的“非偶像派”,又是其中緋聞最少的,然而,一個“歌神”的稱號卻令他二十多年來星光熠熠,有誰能說張學友是個過氣歌手?實力是硬道理,也是明星“保鮮”最基本、最關鍵的一條。記得有位歌手說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想在歌壇出頭,什麽也不憑,隻能憑唱功,隻因那時候,還不流行所謂“包裝”,所謂“造星”。當今經紀公司過度的包裝,對藝人來說未必是福。

NO.2話題不斷 代表人物——範冰冰


範冰冰與佟大為

在“炒作”遍地的娛樂圈,也要看你怎麽炒。範冰冰可以說無愧於“話題女王”的稱號。今天坐某人的大腿,明天和某明星後台親吻,後天被富商包養,隔天再和記者吵架。當然,炒作的同時,範冰冰也不乏作品麵世,總之,倘若真沒有“料”,炒了也白炒。但是,真的沒有料,不炒更淒慘。

NO.3適時轉型 代表人物——徐靜蕾


徐靜蕾

適時轉型,這一條對偶像型的明星太重要了。劉德華、郭富城……哪個沒走過這條路?就內地的小生來說,著名導演趙寶剛曾經這樣談過他捧紅的兩個人———陳坤與陸毅,陳坤在不斷轉型、尋求突破中,而陸毅相對來說沒有轉型,所以一直難以達到曾經扮演“肖童”的高度。一般來說,長得“娃娃臉”的明星,轉型比較難,比如林誌穎、蘇有朋。

NO.4適度的神秘感 代表人物——金城武


金城武與梁朝偉

當然,這條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的。炒作是“保鮮”的一種方法,另一種大牌,適度地保持距離、保持沉默卻可以讓他進入一種超越大牌的境界,凡開口,必是大新聞。這類型的人物還有張曼玉,難得露個麵,難得說幾句話,讓人永遠對她保持懸念。(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