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一生走不出父親的視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mmsource/images/2007/03/15/re07031502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2006年8月,因病蟄居四個多月的央視“名嘴”王小丫身體康複,重返熒屏。在養病的日子裏,父親王傳庭陪伴她一起走過。談起父親,王小丫格外動情:“在我人生旅途上,父親一直是我頭頂的明燈,照耀我、激勵我、支持我……”

  父愛如燈,照亮女兒迷茫的心靈

  王小丫出生在四川涼山,父親王傳庭是當地的宣傳部長,母親是知識女性。王小丫的名字是父親取的,小時候,經常有男同學追著她喊:“你是一個樹丫丫,你是一個腳丫丫。”好幾次王小丫被弄哭了,要求改名字,父親都沒有答應。王小丫自作主張將名字改為王凱,還在作業本上整整寫了一學期。父親知道後,堅持讓她用小丫這個名字:“你長大後會明白的。”

  王傳庭教育孩子非常注重言傳身教。小丫4歲半就上學了,因為年紀小,非常調皮,不愛學習。王傳庭很少嗬斥女兒,而是用實際行動來影響、感染孩子。小丫上小學三年級時,發現父親每天晚上坐在書房裏看書寫字,有時家人都睡了,父親書房的燈還亮著。王小丫很不解,父親都是部長了,為什麽還這麽愛學習?

  父親在燈下伏案忙碌的身影深深刻在王小丫心裏,潛移默化中,王小丫晚上也開始自覺地看書學習,有時甚至暗暗與父親較勁,看誰學習時間更長。勤奮的父親是王小丫的榜樣,她的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懂事後,王小丫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感動得直落淚。

  王小丫上初中後,父親成了當地報社的總編輯。受父親的影響,她也立誌做一名新聞工作者。高中畢業時,王小丫報考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中文係,但以幾分之差與其失之交臂,最終被四川大學經濟係錄取。王小丫想複讀一年再考。父親認真開導她:“孩子,學經濟一樣可以當記者,將來做個財經記者也不錯。”

  王小丫進入大學後,父親對她說:“咱們比試比試,看誰讀的文學作品多,發表的文章多。” 王小丫理解父親的苦心,聯想到這些年來父親書房裏溫暖的燈光,決心不讓父親失望。除了學好專業課程,她還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她的文章獲得了中國當代大學生散文獎。王小丫每發表一篇文章,王傳庭就買一套新書獎勵她。父女倆每次見麵,談的也是讀書的心得體會。別的父親大多關心女兒的吃穿,而王傳庭更注重女兒的精神層麵。

  大學畢業後,王小丫進入四川一家經濟類報社工作。初進報社,她校對、組版、寫信封、打水掃地,什麽都幹,這與她憧憬的記者生涯大相徑庭。父親告訴她:“這是個積累的過程,過了這個階段,當你真正成為一名記者時,就能獨當一麵。”父親就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王小丫,路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王小丫記住了父親的話,努力做好這些毫不起眼的工作。由於她思維敏捷、文筆出眾,很快上了一線開始跑新聞。她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報紙上,因為小丫這個名字親切隨和,容易記住,讀者很快就知道了報社有個叫王小丫的女記者。王小丫這才體會到父親給她起“小丫”之名的好處。

  因為整天風風火火,王小丫無暇顧及自己的個人問題。王傳庭提醒女兒:“你要事業,也得要感情啊。”“爸,我向報社保證過,五年內不生孩子。”父親一下子樂了:“我的傻閨女,我看你是忙昏了,不生孩子並不代表不找朋友不結婚呀。”父女倆都笑了。

  1993年,王小丫經人介紹,認識了四川大學經濟係的一位老師。第二年,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見女兒有了歸宿,而且工作得心應手,王傳庭由衷地高興。

  然而,就在王小丫工作六年後,她供職的報社由於種種原因停刊。從令人羨慕的記者一下子成了“無業遊民”,王小丫很失落。王傳庭鼓勵女兒說:“你的選擇沒有錯,當記者這些年,難道你沒有找到工作的樂趣?”他建議王小丫去外麵走一走,看一看。

  父親就是這樣,總是在女兒迷茫的時候,像燈盞一樣將她混沌的心靈照亮。父親的提醒讓王小丫萌生了去北京廣播學院深造的念頭,王傳庭對此非常支持:“去吧,萬一不行就回來,家裏有你的飯吃。”

  考慮到女兒手頭緊張,又要獨自去遙遠的北京,王傳庭特意從老家趕來送女兒,並把4000塊錢塞進了王小丫的手裏。自己這麽大了,不僅沒有好好孝敬父親,還要花父親的錢,王小丫很難過,眼角湧出了淚花……

  山高路遠 走不出父親的視線

  1996年,王小丫離開老家,進入北京廣播學院電視文學專業深造。第二年,在朋友介紹下,王小丫進入中央電視台經濟部實習。她像很多“北漂族”一樣,以每月300元的租金,在中央電視台附近租了一間地下室,裏麵空氣不流通,而且不能做飯,她一日三餐隻能在外麵對付。

女兒從小到大沒吃什麽苦,現在她在北京能委屈地住地下室,王傳庭非常欣慰。他在給王小丫的信裏這樣寫道:“小丫,一個人在北京漂泊,注定要吃很多苦,爸爸相信你能挺住。暫時住地下室沒有什麽,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輩子住地下室。爸爸相信,地下室隻是你人生暫時的驛站,是你人生新的起點……”

  坐在地下室昏暗的燈光下,讀著父親的來信,王小丫心潮澎湃,她提筆給父親寫了封回信:“爸,請相信您的女兒是好樣的……”

  1998年,王小丫成了央視名牌欄目“經濟半小時”的主持人,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第二年,王小丫與同事們遠赴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直播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同誌題寫的“長江源”揭幕儀式。這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次在海拔這麽高的地方直播,王小丫更是第一次擔任如此重大的外景直播主持。王傳庭有些擔心,高原缺氧,直播又那麽重要,女兒能圓滿完成任務嗎?

  直播開始了,當看到女兒沒有嚴重缺氧,表現得從容不迫時,王傳庭拿著相機,對著電視屏幕狂拍女兒的照片。然後,他認真地寫了一幅書法作品:“愛女在源頭,老爸惦心頭。”王小丫回到北京,就收到了父親寄來的書法作品,王小丫鼻子酸酸的,被父親寵愛,被父親牽掛的感覺,讓她有一種禁不住流淚的幸福……

  2000年,王小丫成為新欄目“開心辭典”的主持人。她甜美可親的笑臉、機敏的反應和瀟灑的手勢,備受觀眾喜愛。節目開播後一炮走紅,收視率非常高,王小丫成了家喻戶曉的主持人。

  這時,王傳庭發現,王小丫在向選手提問時喜歡眨眼睛。其實,王小丫隻是對強光不太適應,一看到強光就要眨眼睛,自己控製不住。王傳庭告訴女兒:“你對著最亮的那盞燈看,時間長了,就會改掉這個習慣。” 王小丫按父親說的去做,每天晚上對著家裏最亮的燈看,一直看到眼前一片灰白,而且眼睛又紅又腫,但她在提問時還是眨眼睛。王傳庭知道後,心痛不已:自己犯了個錯誤,讓女兒受罪了,他給女兒出的是餿主意。雖然現在王小丫還是有些眨眼睛,但觀眾早就習慣了。

  觀眾的喜愛和對節目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使王小丫漸漸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因為顧慮多,她的睡眠很不好,在給父母的信裏隱隱流露了自己的煩惱和苦悶。這一次,父親在回信裏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她:

  “你現在有了一定知名度,這讓你背上了思想包袱,有了雜念和顧慮,不能像以前一樣從容自如了。你要知道,一個人不管名氣有多大,事業有多輝煌,活得不單純,就不會幸福快樂。把自己當作普通人,想法簡單,你就會找回從前的自己……”

  把自己當普通人!看似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像閃電一樣穿透了王小丫心靈的迷霧。心靈的空間明淨了,王小丫感到身上的負荷輕了許多,又能像以前一樣,以輕鬆自如的狀態主持節目。

  王小丫來到北京後,與遠在成都的丈夫一直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時空的距離、工作的忙碌,讓他們的交流越來越少,心的距離越來越大。2002年,兩人平靜地辦理了離婚手續。王小丫有說不出的鬱悶,她在給父親的信裏寫道:“爸爸,女兒讓您失望了。我並不是不懂得珍惜,可有些事不是我一個人能左右的。爸,對不起,女兒這麽大了還讓您擔心……”

  接到女兒的信,王傳庭便來到了北京,女兒的憂傷和憔悴讓他心痛。為了讓女兒快樂起來,王傳庭一會兒說要吃果脯,一會兒說要吃北京的醬豆腐,讓女兒去超市給他買。他說自己沒有好好逛過北京,纏著王小丫帶他去故宮、北海等景點。父親有說有笑地講她小時候的趣事,讓王小丫暫時忘記了煩惱。

  那天傍晚,父女倆在街頭散步,王傳庭輕聲對女兒說:“孩子,緣聚緣散都是天意,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你看你,每天像打仗似的,有多少重要的事等著你去做。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就不要再想。” 王小丫咬緊嘴唇,點了點頭:“爸,我知道怎麽處理那些事情了。”

  父愛療傷 讓女兒重新飛翔

  父親曾送給王小丫四個詞:接受、承認、適應、調整。王小丫把它們貼在牆壁上。這是父親給予王小丫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成名後的王小丫工作非常繁忙,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老家,常常連春節都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每到歲末年關,王小丫格外思念父母,在電話裏哽咽著對父親說:“爸,今年過年我又不能回來了。”父親總是樂嗬嗬地說:“孩子,你不說我們也理解。你不僅僅屬於我們,更屬於全國觀眾。”放下電話,王傳庭落淚了,他在日曆上畫一個圈。那些密密麻麻的黑圈,織成了一張他對女兒思念的網。

  2005年10月,中央電視台推出大型文化考察活動“玄奘之旅”,為期一個月。王小丫很想父親和她一起參加,王傳庭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會給女兒增添負擔,沒有答應。但他非常關注這次活動,在電視裏,王傳庭看到王小丫和同事們背著幹糧和水,頂著驕陽,在茫茫沙漠裏徒步行走。他們沒有水洗臉,隻能用手擦一擦,晚上就睡在帳篷裏。王傳庭認為這對女兒是很好的鍛煉。

  回到北京,王小丫感覺自己的靈魂進行了一次洗禮,她告訴父親,這次玄奘之旅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該放棄的就要放棄,該放下的要學會放下。女兒的成熟,王傳庭看在眼裏喜在心上。

  2006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召開,和往年一樣,王小丫每天要連軸轉,采訪主持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丫跑兩會”。此外,她還要主持“經濟半小時”“開心辭典”“全家總動員”等節目,每天都要忙到夜裏一兩點。

  4月初,“兩會”結束不久,王小丫感到腰痛,四肢和麵部有些浮腫。醫生告訴她:“你這是過度勞累引起的腎積水,必須馬上休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王小丫隻得暫時停下手頭的工作,回到家裏靜養。

  王傳庭知道後,馬不停蹄地來到北京照顧女兒。看著女兒消瘦憔悴的麵容,王傳庭老淚縱橫,父女倆平常沒時間見麵,隻有在女兒生病時才能團聚,他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王傳庭認真地對女兒說:“孩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好養病,什麽也別想,爸爸來安排你的生活。”

  王傳庭“命令”女兒這段時間的思維必須停滯在真空狀態。他陪著王小丫去醫院檢查、拿藥,回家後,老人家親自動手,為女兒煎熬中藥,做她愛吃的正宗川菜。看著父親頭發都花白了,還在為自己忙前忙後,王小丫的心很痛:“爸,您這麽大年紀了,還要照顧我,女兒實在於心不忍。”父親微笑著告訴她:“隻要父母健在,兒女即使60歲了,在父母眼裏依然是孩子,要疼,要愛。”父親眼裏流露出的慈愛和柔情,讓王小丫感到幸福無邊……

  安撫好女兒,王傳庭反倒傷感起來,自從走出圍城後,這些年來王小丫一直沒有時間和精力涉足情感,至今孑然一身,如果她有個完整的家,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也不至於要他這個年過花甲的父親來照顧。

  為了給女兒加強營養,王傳庭每天一大早就起來,親自跑菜市場,買來烏雞和豬腳,給王小丫煲香噴噴的湯。他每天天一亮就叫醒女兒,督促王小丫在院子裏跑上3000米。然後,王小丫大汗淋漓地回到家衝個熱水澡,吃父親為她準備的早餐。

  經過中西醫綜合治療和父親的精心照顧,王小丫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轉。7月,“開心辭典”準備改版,每次策劃會王小丫都被邀請參加。每次女兒出門,王傳庭都要送她到中央電視台門口,晚上,王小丫回到家,父親還沒睡下,做好夜宵等著她。

  2006年8月上旬,身體徹底康複的王小丫正式複出,“重出江湖”的她明顯比以前清瘦了,顴骨有些突出,下巴尖了一些,但她精神狀態很好。9月底,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身價,王小丫以3.5億元名列第二。與此同時,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專家們無記名投票,王小丫榮獲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 “主持人星”獎。

  對這些,王傳庭看得很淡。作為父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女兒能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份穩定的感情。離開北京時,王傳庭對王小丫說:“孩子,爸爸放心不下你,隻有等你有了一份穩定的感情,爸爸才不會為你牽腸掛肚。”王小丫告訴父親:“爸,您放心,如果有真愛從身邊經過,我一定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