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重達130公斤 巨頭無尾大“怪魚”出水嚇壞漁民(圖)

重達130公斤 巨頭無尾大“怪魚”出水嚇壞漁民(圖)

文章來源: 社會百態 於 2006-11-14 11:36:5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 />

旅順口區開發區楊家村附近海灘上,有漁民拉上來一條1米多長、130多公斤的“大頭怪魚”,就連在海邊生活了60多年的老漁民也未見過此魚。專家稱此“怪魚”其實是一條翻車魚,是一種罕見的河豚科多骨魚。

據大連晚報報道昨日上午10時左右,旅順口區開發區楊家村附近海灘上,有漁民拉上來一條1米多長、130多公斤的“大頭怪魚”,就連在海邊生活了60多年的老漁民也未見過此魚。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怪魚”其實是一條翻車魚,是一種罕見的河豚科多骨魚。

“大頭怪魚”

嚇得漁民扔了網

“當時的情景太嚇人了,這麽大的魚,嚇得我把魚網都扔了,裏麵的海蜇全都掉海裏了。”回憶起當時的一幕,家住楊家村的漁民周女士告訴記者,“我們是早晨出的海,想撒網拉海蜇。可沒想到,快到10點時,我發現有一張網特別沉,好幾個人才拉上來,我伸手一摸,一下子就摸到了這條‘怪魚’,我嚇得一哆嗦時,手中的魚網都扔海裏了,裏麵好不容易打上的海蜇,又都掉海裏了。緩過神我才發現,這條‘怪魚’已經快不行了。”

據周女士介紹,隨後,她就將船靠岸,招呼了幾個幫手,將“怪魚”抬到了海灘上,周圍的許多漁民都聚了過來,可是誰也不認識這條魚,都說沒見過。周女士的丈夫高先生介紹,他有著十多年的打魚經驗,卻從沒見過這樣奇怪的魚。

“連村裏的一位打了半輩子魚的60多歲的老漁民都沒見過這樣的魚呢。”一名漁民告訴記者。[

頭大嘴小

最奇怪的是沒有尾巴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楊家村海邊,許多漁民還聚集在“怪魚”周圍。記者注意到,“怪魚”的體形側扁,其身體結構比較特殊,整個身體長1米左右、寬0.8米左右,其頭部特別大,幾乎占據了1/3的身體長度。而最令人奇怪的是,這條魚竟沒有尾巴,體側的兩條長長魚鰭顯得特別發達,兩條魚鰭伸開的長度,竟然比魚身還長;此外,該魚的嘴部也特別的小,僅能伸進一個成年人的小半個拳頭,與其長長的身體比,顯得很不協調;而魚鰓部分也無特殊之處,魚眼睛的直徑約5厘米左右。

漁民告訴記者,這條魚表麵摸起來,皮膚就像是砂紙一樣,非常粗糙。“皮就像是鯊魚皮一樣,身體上還有黏液,似乎有毒,因為根據經驗,一般有毒的魚,都有黏液。”一名漁民告訴記者,“魚嘴還這麽小,裏麵還有不發達的牙齒,組成了三角形的結構。根據魚嘴部來看,似乎不是凶猛的魚類。”而一位上了年紀的漁民則告訴記者,從此魚沒有尾巴的特點來看,該魚似乎是站立遊泳的。“但是,沒有尾巴的魚,也太奇怪了,幾乎都沒見過。”該漁民說。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由於不了解該魚是否有毒,麵對這樣一條“怪魚”,漁民誰都不敢輕舉妄動,隻能將其放在沙灘上。

專家解釋

這是罕見的翻車魚

昨日傍晚,記者就此事谘詢了相關專家。我市一位資深海洋生物研究專家在查看了“怪魚”照片後告訴記者,此魚是一種河豚科多骨魚,名為翻車魚,又名“頭魚”。據其介紹,由於翻車魚缺少真正的尾巴,它隻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意為遊泳的頭。翻車魚隻是其拉丁名字,是瑞典一位偉大的自然學家林納所命名。

“翻車魚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體重最重的可達3000公斤。我市的一些博物館,就有此類魚的標本等。”該專家介紹,“雖然翻車魚體重特別大,但其性情溫和可接近。可是,這種魚雖然產卵很多,但由於種種原因,海洋中的翻車魚卻寥寥無幾,十分罕見。”

據了解,翻車魚沒有什麽遊泳能力,僅能和諧地拍打長長的背鰭和另一邊的臀鰭,就這樣交替使用兩鰭在水中遊泳,緩慢前進或任其隨波漂流。

此外,翻車魚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厚皮,它的皮由厚達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纖維構成。而在我國沿海尤其在南海諸島的遼闊海域,翻車魚比較常見,在遼東海域,還是比較罕見的。它還有個奇怪特性,當天氣好時,便會將背鰭露出水麵作風帆,隨風向漂浮,並在海麵上曬太陽;但當天氣變壞時,便側身平浮於水麵以背鰭和臀鰭劃水遊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翻車魚本身存在著幾十種寄生蟲,因此專家告誡,這種魚還是少吃為妙。[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假婚姻換綠卡 華女人財兩失 還被逼發生性關係
違反“禁裸令” 中國女星坎城影展慘遭驅趕
港星王喜爆在台遭兩次迷奸…瘋狂失禁滿身傷
演員甘薇宣布與賈躍亭離婚,否認拿走40億
山西“恐怖奸殺案”犯人被槍決 案情駭人聽聞

24小時討論排行

又有學者炮轟習近平!北大女教授:隻會畫大餅…
中國暫停管製禁令,恢複向美國28家實體出口稀土
紐約時報:特朗普為何想要一架新的“空軍一號”
川普為何讓步?幕僚警告他“關稅再不降 基本盤要崩”
耗資10億占地57畝 潮汕這座超級豪宅將被強拆
《剛買的飛機被打了》走紅 南開教授:惡搞不能越界
川普中東行 “第一兄弟”馬斯克賺很大!
驚悚視頻!四川男當街連續狠刺女子 刀都捅彎了...
真正的AI醫生已上線!中國科技公司在海外全球首發AI診所
伊斯坦布爾:俄公布名單 普京本人不在列
川普宣布"全麵解除"敘利亞製裁,美官員:看記者會才知
劉曉慶又曝偷稅漏稅,舉報人:上海市稅務局已受理案件
曾狂言買下台積電 紫光前董事長遭判死緩沒收財產
湖南重病老人被要求到場取錢,結果死在了銀行
萬斯再失言:2026世界杯球迷完賽後不離境將遭驅逐
巴基斯坦這個舉動,印度更是五味雜陳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重達130公斤 巨頭無尾大“怪魚”出水嚇壞漁民(圖)

社會百態 2006-11-14 11:36:54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 border="0" orig_onmouseout="null" orig_onmouseover="null" />

旅順口區開發區楊家村附近海灘上,有漁民拉上來一條1米多長、130多公斤的“大頭怪魚”,就連在海邊生活了60多年的老漁民也未見過此魚。專家稱此“怪魚”其實是一條翻車魚,是一種罕見的河豚科多骨魚。

據大連晚報報道昨日上午10時左右,旅順口區開發區楊家村附近海灘上,有漁民拉上來一條1米多長、130多公斤的“大頭怪魚”,就連在海邊生活了60多年的老漁民也未見過此魚。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怪魚”其實是一條翻車魚,是一種罕見的河豚科多骨魚。

“大頭怪魚”

嚇得漁民扔了網

“當時的情景太嚇人了,這麽大的魚,嚇得我把魚網都扔了,裏麵的海蜇全都掉海裏了。”回憶起當時的一幕,家住楊家村的漁民周女士告訴記者,“我們是早晨出的海,想撒網拉海蜇。可沒想到,快到10點時,我發現有一張網特別沉,好幾個人才拉上來,我伸手一摸,一下子就摸到了這條‘怪魚’,我嚇得一哆嗦時,手中的魚網都扔海裏了,裏麵好不容易打上的海蜇,又都掉海裏了。緩過神我才發現,這條‘怪魚’已經快不行了。”

據周女士介紹,隨後,她就將船靠岸,招呼了幾個幫手,將“怪魚”抬到了海灘上,周圍的許多漁民都聚了過來,可是誰也不認識這條魚,都說沒見過。周女士的丈夫高先生介紹,他有著十多年的打魚經驗,卻從沒見過這樣奇怪的魚。

“連村裏的一位打了半輩子魚的60多歲的老漁民都沒見過這樣的魚呢。”一名漁民告訴記者。[

頭大嘴小

最奇怪的是沒有尾巴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楊家村海邊,許多漁民還聚集在“怪魚”周圍。記者注意到,“怪魚”的體形側扁,其身體結構比較特殊,整個身體長1米左右、寬0.8米左右,其頭部特別大,幾乎占據了1/3的身體長度。而最令人奇怪的是,這條魚竟沒有尾巴,體側的兩條長長魚鰭顯得特別發達,兩條魚鰭伸開的長度,竟然比魚身還長;此外,該魚的嘴部也特別的小,僅能伸進一個成年人的小半個拳頭,與其長長的身體比,顯得很不協調;而魚鰓部分也無特殊之處,魚眼睛的直徑約5厘米左右。

漁民告訴記者,這條魚表麵摸起來,皮膚就像是砂紙一樣,非常粗糙。“皮就像是鯊魚皮一樣,身體上還有黏液,似乎有毒,因為根據經驗,一般有毒的魚,都有黏液。”一名漁民告訴記者,“魚嘴還這麽小,裏麵還有不發達的牙齒,組成了三角形的結構。根據魚嘴部來看,似乎不是凶猛的魚類。”而一位上了年紀的漁民則告訴記者,從此魚沒有尾巴的特點來看,該魚似乎是站立遊泳的。“但是,沒有尾巴的魚,也太奇怪了,幾乎都沒見過。”該漁民說。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由於不了解該魚是否有毒,麵對這樣一條“怪魚”,漁民誰都不敢輕舉妄動,隻能將其放在沙灘上。

專家解釋

這是罕見的翻車魚

昨日傍晚,記者就此事谘詢了相關專家。我市一位資深海洋生物研究專家在查看了“怪魚”照片後告訴記者,此魚是一種河豚科多骨魚,名為翻車魚,又名“頭魚”。據其介紹,由於翻車魚缺少真正的尾巴,它隻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意為遊泳的頭。翻車魚隻是其拉丁名字,是瑞典一位偉大的自然學家林納所命名。

“翻車魚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體重最重的可達3000公斤。我市的一些博物館,就有此類魚的標本等。”該專家介紹,“雖然翻車魚體重特別大,但其性情溫和可接近。可是,這種魚雖然產卵很多,但由於種種原因,海洋中的翻車魚卻寥寥無幾,十分罕見。”

據了解,翻車魚沒有什麽遊泳能力,僅能和諧地拍打長長的背鰭和另一邊的臀鰭,就這樣交替使用兩鰭在水中遊泳,緩慢前進或任其隨波漂流。

此外,翻車魚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厚皮,它的皮由厚達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纖維構成。而在我國沿海尤其在南海諸島的遼闊海域,翻車魚比較常見,在遼東海域,還是比較罕見的。它還有個奇怪特性,當天氣好時,便會將背鰭露出水麵作風帆,隨風向漂浮,並在海麵上曬太陽;但當天氣變壞時,便側身平浮於水麵以背鰭和臀鰭劃水遊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翻車魚本身存在著幾十種寄生蟲,因此專家告誡,這種魚還是少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