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同床保姆自述 因婚變進城當保姆雇主上了我的床

同床保姆自述 因婚變進城當保姆雇主上了我的床

文章來源: 三秦都市報 於 2006-11-14 09:11:4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本報11月6日對勞務市場上的“同床保姆”現象進行報道後,連日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昨日,一位自稱自己是“同床保姆”身份的何女士來電,對自己迫於無奈的情況下所幹的這種職業予以訴說,力求記者能幫她走出這種情感“怪圈”,讓她擺脫這種精神壓抑。因為現在的她,盡管生活條件很好,但是總有一種“在別人屋簷下”的困惑,對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覺得沒有歸宿感。

  一個“同床保姆”的自述

  “我一直想將幾年來做保姆所遇到的事訴說一下,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訴聽,也不知如何訴說,前幾天看到報紙後,設身處地的想了幾天,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便產生了打電話找你訴說的念頭,借此機會想將平時一直憋在肚子裏的話說一下,但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助我,能不能為我保守秘密?”昨日上午,44歲的何女士一見麵,開口就這樣對記者開始了訴說。

  因婚變進城打工當保姆

  據何女士講,她的家原來在漢中市漢陰縣的一個相對比較偏遠的山村,1999年7月左右,因丈夫對自己不忠而離婚。為了擺脫當時的境況,經過一番複雜的思想鬥爭後,何女士便隻身來到了西安,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無奈的何女士經過了許多周折,2004年冬天她終於被一家姓戴的雇主聘用了。雇主是個退休的單身老人,當年64歲,兒女都在國外。何女士開始每月得到的工資是200元,管吃管住,為了避免不方便的因素,何女士每晚幹完家務,很自覺地回到了自己所租住的房間,“當時能找到一份工作,有一頓飽飯吃,我覺得200元已經很滿足了,為了能讓雇主滿意,我盡力做好一切家務。”

  “雇主上了我的床”

  “老戴平時吃完飯就自己出門到環城公園去逛了,我在家裏洗洗涮涮,為老戴的下一頓飯做著準備。幹了大概不到兩周,一天晚上,老戴對我說,租住的房間沒有暖氣,太冷。反正自己的房子大,如果不嫌棄就讓我住在他家另外一個房間裏,說實話,當時的確沒有多想什麽,在老戴的極力勸說下,我就在另外一個房間住了下來,這一住直到今天。”何女士如是說。

  在老戴家做保姆大概兩個多月左右,老戴的女兒從國外回來過春節,看到她爸一切都很好,老戴的女兒對何女士感激不盡,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老戴的女兒還特意給何女士買了一套衣服和首飾。何女士的工資也從原來的每月200元一下子漲到了每月600元,令何女士特別過意不去,自己隻有靠一雙手,不停的幹家務來報答主人,償還這份人情。“老戴一家人正因為對我如此熱情,也是出於我將他們家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幹,從來沒有偷懶呀什麽的。”

  春節臨近,老戴一家人極力挽留何女士留下來,一塊兒過年,何女士內心也非常地清楚,即使回漢中,也沒有固定的棲身之地。“就這樣,春節期間的一天晚上,老戴趁家裏的其他人不在,進入我的房間上了我的床。事後我感到恥辱,直到春節過後,老戴的女兒又去了國外,我們便過起了‘夫妻’的生活,但從來沒有因為小事兩人發生過摩擦。春暖花開時,老戴還常常讓我陪他出去旅遊,完全將我當成了家庭裏的成員,不像開始那樣的處處謹小慎微。”何女士一邊不停地捋著被風吹起的頭發,一邊向記者訴說著。

  婚戀、養老成為現實問題

  對於何女士的情感困惑,記者采訪了幾位老年人,家住雁塔路的袁師傅說,這種問題,應視家庭實際情況而定,假如何女士有固定的收入與住所,也許就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不難看出,這裏麵暗含了老年人許多的無奈,尤其是單身老年人個人情感問題和不便的日常生活。因為有子女,老年人不得不為再婚以後的家產分配和遺留問題慎重考慮。加之子女們對老年人生活的認知度到底有多少?沒有個衡量的標準,畢竟老人和子女之間不會像老伴那樣體貼入微,種種矛盾讓老人無法權衡利弊與對錯,老年人婚姻問題,更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老年人的交際範圍有所局限,老年人情感等細節問題也隨之被忽略了。根據何女士的情況分析,何女士的歸宿問題的確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但是,是利益所驅動還是已經真正建立了感情基礎,對於當事人雙方,應該經過冷靜思考後來決定。尤其像陷入這種情感“怪圈”,往往是矛盾、鬱悶、痛苦,感情的事局外人又愛莫能助,隻有看自己如何選擇,是一如既往的就這樣過著,還是走出來自強自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旅行團8人瑞典采野蘑菇中毒 醫生驚歎“罕見”
吳京出品的電影官宣撤檔 上映6天 票房僅26.7萬
“被以色列遺忘的英雄,中國給了他獎章”
特朗普威脅將向芝加哥紐約派兵 奧巴馬公開發警告
不許普京削藩 卡德羅夫權力歸一 更大風暴要來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上訴法院裁定特朗普對多國征收關稅違法
澤連斯基要歐洲盟友明確回答:俄軍下次來襲怎麽做?
巴西政府被曝啟動正式程序,開始報複美國
白忙一場?特朗普私下大發雷霆,怒噴烏歐不切實際
澤連斯基最新發聲:俄軍集結多達10萬人,準備進攻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團”,在白宮內構建了一個權力網絡
莫迪在日本表態:與中國保持緊密關係至關重要
中資老板毒死富士山樹木案宣判:獲刑1年
37204886498253!美國國債上限快要守不住了!
黎智英等待判決,命運取決於北京和特朗普
可怕!華裔妻子在離婚聽證會前夜硫酸潑向白人丈夫
以古鑒今:北宋的最後八年,是怎麽樣的?
中國境內第一個被允許破產的人,怎麽樣了?
李連傑生日當天發現頸部有腫塊 手術後確定是良性
韓磊報警後妻子緊急回應,疑造謠者深夜發聲道歉
“並非針對魯迅”,投訴魯迅夾煙牆畫當事人致歉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同床保姆自述 因婚變進城當保姆雇主上了我的床

三秦都市報 2006-11-14 09:11:41

  本報11月6日對勞務市場上的“同床保姆”現象進行報道後,連日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昨日,一位自稱自己是“同床保姆”身份的何女士來電,對自己迫於無奈的情況下所幹的這種職業予以訴說,力求記者能幫她走出這種情感“怪圈”,讓她擺脫這種精神壓抑。因為現在的她,盡管生活條件很好,但是總有一種“在別人屋簷下”的困惑,對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覺得沒有歸宿感。

  一個“同床保姆”的自述

  “我一直想將幾年來做保姆所遇到的事訴說一下,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訴聽,也不知如何訴說,前幾天看到報紙後,設身處地的想了幾天,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便產生了打電話找你訴說的念頭,借此機會想將平時一直憋在肚子裏的話說一下,但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助我,能不能為我保守秘密?”昨日上午,44歲的何女士一見麵,開口就這樣對記者開始了訴說。

  因婚變進城打工當保姆

  據何女士講,她的家原來在漢中市漢陰縣的一個相對比較偏遠的山村,1999年7月左右,因丈夫對自己不忠而離婚。為了擺脫當時的境況,經過一番複雜的思想鬥爭後,何女士便隻身來到了西安,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無奈的何女士經過了許多周折,2004年冬天她終於被一家姓戴的雇主聘用了。雇主是個退休的單身老人,當年64歲,兒女都在國外。何女士開始每月得到的工資是200元,管吃管住,為了避免不方便的因素,何女士每晚幹完家務,很自覺地回到了自己所租住的房間,“當時能找到一份工作,有一頓飽飯吃,我覺得200元已經很滿足了,為了能讓雇主滿意,我盡力做好一切家務。”

  “雇主上了我的床”

  “老戴平時吃完飯就自己出門到環城公園去逛了,我在家裏洗洗涮涮,為老戴的下一頓飯做著準備。幹了大概不到兩周,一天晚上,老戴對我說,租住的房間沒有暖氣,太冷。反正自己的房子大,如果不嫌棄就讓我住在他家另外一個房間裏,說實話,當時的確沒有多想什麽,在老戴的極力勸說下,我就在另外一個房間住了下來,這一住直到今天。”何女士如是說。

  在老戴家做保姆大概兩個多月左右,老戴的女兒從國外回來過春節,看到她爸一切都很好,老戴的女兒對何女士感激不盡,為了表達感激之情,老戴的女兒還特意給何女士買了一套衣服和首飾。何女士的工資也從原來的每月200元一下子漲到了每月600元,令何女士特別過意不去,自己隻有靠一雙手,不停的幹家務來報答主人,償還這份人情。“老戴一家人正因為對我如此熱情,也是出於我將他們家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幹,從來沒有偷懶呀什麽的。”

  春節臨近,老戴一家人極力挽留何女士留下來,一塊兒過年,何女士內心也非常地清楚,即使回漢中,也沒有固定的棲身之地。“就這樣,春節期間的一天晚上,老戴趁家裏的其他人不在,進入我的房間上了我的床。事後我感到恥辱,直到春節過後,老戴的女兒又去了國外,我們便過起了‘夫妻’的生活,但從來沒有因為小事兩人發生過摩擦。春暖花開時,老戴還常常讓我陪他出去旅遊,完全將我當成了家庭裏的成員,不像開始那樣的處處謹小慎微。”何女士一邊不停地捋著被風吹起的頭發,一邊向記者訴說著。

  婚戀、養老成為現實問題

  對於何女士的情感困惑,記者采訪了幾位老年人,家住雁塔路的袁師傅說,這種問題,應視家庭實際情況而定,假如何女士有固定的收入與住所,也許就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不難看出,這裏麵暗含了老年人許多的無奈,尤其是單身老年人個人情感問題和不便的日常生活。因為有子女,老年人不得不為再婚以後的家產分配和遺留問題慎重考慮。加之子女們對老年人生活的認知度到底有多少?沒有個衡量的標準,畢竟老人和子女之間不會像老伴那樣體貼入微,種種矛盾讓老人無法權衡利弊與對錯,老年人婚姻問題,更不像年輕人那樣,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老年人的交際範圍有所局限,老年人情感等細節問題也隨之被忽略了。根據何女士的情況分析,何女士的歸宿問題的確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但是,是利益所驅動還是已經真正建立了感情基礎,對於當事人雙方,應該經過冷靜思考後來決定。尤其像陷入這種情感“怪圈”,往往是矛盾、鬱悶、痛苦,感情的事局外人又愛莫能助,隻有看自己如何選擇,是一如既往的就這樣過著,還是走出來自強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