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野心大作《霍元甲》全揭秘之現場(圖)
記者(右)和演員正好打個照麵
扮演日本裁判的演員
群眾演員現場練功
扮演武功高手的泰國演員
由香港導演於仁泰執導,李連傑領銜主演,袁和平出任武術指導的電影《霍元甲》於本月初在上海開機以來,一直處於秘密拍攝狀態。記者日前趕赴片場,走訪多位劇組相關人士,掌握到本片諸多台前幕後的“獨家猛料”。一位參與本片製作全過程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霍元甲》是李連傑全麵展示其武學思想的一部巔峰之作,也是他告別好萊塢,發力華語電影圈的回歸之作。這部電影無疑將是2006年最有觀賞價值和票房潛力的華語大片!”
華語功夫片的最強組合
為了執導《霍元甲》,導演於仁泰推掉了好萊塢的片約,李連傑也是力邀“袁八爺”加盟,為他重回華語電影圈的首部作品擔任武術指導。而在影片的幕後,則是李連傑多年的搭檔———《功夫》監製崔寶珠和《臥虎藏龍》、《英雄》的製片人江誌強壓陣。這套人馬也被看作今年華語功夫片的最強組合。
《霍元甲》的籌備長達兩年,李連傑除了擔任男主角,也是影片的投資人。他和導演於仁泰為影片確立的創作方向是:第一,拍攝一部娛樂動作片,為此片中除了展示中國功夫之外,還會出現泰拳、拳擊以及其他格鬥拳術;第二,要發揚中國武學精神,李連傑表示,希望觀眾看過此片能夠明白“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霍元甲》中有不少原創情節
和曆史上“津門大俠”的諸多傳奇故事所不同,《霍元甲》中有不少原創情節,特別增加了霍元甲在“暹邏山莊”隱姓埋名生活三年的重要段落。在這段戲中,霍元甲邂逅農村姑娘月慈,並在她母性魅力的感染下,重新思考了武術對於個人和民族的意義。“中國功夫”挑戰“泰拳”則是該段的精彩看點,為此劇組專門請到前奧運會拳擊冠軍加盟和李連傑對打。
《霍元甲》給《如果愛》讓地兒
影片自月初開機以來,一直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封閉拍攝,目前已經完成了“霍家大院”、“暹邏山莊”和馬戲大棚幾個主要場景。接下來劇組將前往車墩附近的盛強影視基地,拍攝天津老街的外景和“沽月樓”的內景戲。
記者探班的“擂台賽場麵”隻拍了兩天,劇組就要轉場拍攝其他的戲了,記者一問才知道,原來《霍元甲》劇組要為同在車墩拍片的《如果愛》讓地兒。
至5月中旬,劇組又將轉場到浙江仙居拍攝霍元甲逃難到農村部分的外景戲。全片預計7月殺青。
目擊:大力士做俯臥撐
身材異常魁梧,接近兩米一的身高,胳膊比常人的大腿還粗。
記者探班期間正趕上劇組在拍巨型帳篷內的一場擂台賽,聽一位現場製片說,這是電影開拍以來第一次出現大場麵。和李連傑單挑的國外大力士會是什麽樣的“高人”?此次《霍元甲》請來的大力士卻讓記者眼前一亮,接近2.1米的身高,身材異常魁梧,超級發達的肌肉讓他的兩條胳膊看上去比常人的大腿還要粗,再加上鋥亮的光頭造型更顯得整個人凶惡異常,有人說這個名叫“迪亞夫”的壯漢是美國前摔角聯盟的職業運動員,現在是好萊塢的“特型演員”,不過這種說法並未得到考證。
記者從參與拍攝的群眾演員那裏了解到,進“棚”第一天拍的就是這個大力士在擂台上跳上跳下的鏡頭,導演要求拍出現場的狂熱氣氛,群眾演員於是在執行導演的調度下一次又一次地喝彩叫好,那種情形有點類似於中央電視台錄製綜藝晚會前先錄鼓掌聲。群眾演員每鼓一次掌,赤裸上身、隻穿一條運動短褲的迪亞夫就要跳上台一次,為了保持狀態,現場調整機位的空隙,他便跑到帳篷外麵做俯臥撐,感覺非常敬業。
嚴防:陌生人禁入
入組第一件事———接受“不準和陌生人談論劇情”的教育。
《霍元甲》在車墩有一個龐大的車隊,因此在車墩影視基地內隨便轉轉就可以找到劇組。由於基地同時被開發成影視樂園,供遊人參觀遊玩,為了防止拍攝受到幹擾,製片組在片場周圍拉起了“警戒線”,還立上一塊“非本劇組人員不準入內”的木牌,同時,也派人定時在攝影棚的幾個入口處來回巡視,嚴密把守,每逢遇到“可疑人士”便用步話機通知基地保安到門口的傳達室登記。所有被雇用到劇組的臨時演員入組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不準和陌生人談論劇情”的教育,每到中午劇組休息吃飯的時候,製片組的工作人員就會特別警惕地在群眾演員中間來回走動,一旦發現有人和身著便服又沒有佩戴劇組工作證的陌生人交談,馬上上前製止。
惹眼:李連傑座駕
李連傑的“行宮”是一部美國道奇“公羊”房車。
在劇組的車隊中間,有一輛美國道奇“公羊”房車非常惹眼,那就是李連傑在劇組的“行宮”。隻要看到這輛車出現在現場,就標誌著李連傑到了。據說這輛車造價在百萬元以上,而每天的租金更是高達1500元,除了拍攝之外的一切活動都可以在車裏完成。為了避免霍元甲的造型曝光,房車停放的位置距離攝影棚極近,每次李連傑出車進棚隻有十幾步的腳程。不過即使如此,本報記者還是現場拍下了李連傑的“正身靚照”,李連傑身穿青布長衫,一條長辮甩在身後,遠遠望過去,竟與“黃飛鴻”有幾分相似。
對手:拳擊奧運冠軍
扮演部落武功高手的其中一名泰國演員曾獲得奧運會的拳擊比賽冠軍。
另外,劇組還特意請來5名泰國演員來扮演片中和霍元甲起衝突的部落武功高手,其中扮演首領北查的泰國演員還曾經獲得過奧運會的拳擊比賽冠軍,武術指導袁和平對幾位泰國演員的武術動作一直在進行特別指導,除了他親自設計的高難度動作以外,《霍元甲》還將運用400多個特技鏡頭。
導演於仁泰對於群眾演員的要求極高,其中經常用到的80多名群眾演員都是劇組一個一個通過照片,以及寄來的自我介紹錄像帶篩選出來的,每個群眾演員一天的片酬大約是150元。因為現場有副導演不重視群眾演員,讓脾氣很好的於仁泰大發雷霆,對他們一番怒斥之後,再拍每一場戲之前都有副導演上前為群眾演員仔細說戲。特別是拍攝擂台賽的大場麵時,執行導演還用上了高音喇叭,反複強調何時鼓掌,何時喝倒彩,何時發出驚訝的聲音。
開工:早7至晚10
連拍攝當天的溫度、日出日落時間都有注明,還特別注明了離拍攝現場最近的醫院名稱。
《霍元甲》劇組的拍攝進度非常緊張,劇組大概從每天早上7點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一個星期有一天休息,但是真正的拍攝卻很慢,經常是一個鏡頭會反複拍上5、6遍。每天發到工作人員手中的通告相當詳細,不僅有當天要拍攝的場景以及演員名單,從道具、服裝,甚至連泰國演員所需要的翻譯都有標注,更為有趣的是,連拍攝當天的溫度、日出日落時間都有注明,還特別注明了離拍攝現場最近的醫院名稱
李連傑《霍元甲》全揭秘之人物(組圖)
李連傑的在農村生活的霍元甲造型圖
孫儷扮演的改變霍元甲的女人月慈
有殘疾的導演於仁泰在片場指揮自若
霍元甲”“月慈”造型照首次曝光
編劇稱“霍元甲就是李連傑”,導演於仁泰表示“月慈就是我自己”
孫儷在《霍元甲》中飾演改變霍元甲的女人“月慈”,此圖為“月慈”造型照。
身有殘疾的導演於仁泰在片場以電動車代步,指揮自若。
李連傑:霍元甲隻不過是個外殼
霍元甲希望武術不是用來報複別人的手段,而是躲避危險的方式,這正是在傳達李連傑對於武學精神的理解。
霍元甲就是李連傑
《霍元甲》是李連傑思考多年的一部作品,據李連傑身邊的工作人員透露,《霍元甲》不過隻是一個外殼,影片的精核心是李連傑自己,而本片編劇王斌則明確表示:“霍元甲就是李連傑!”《霍元甲》的故事實際上是在描述霍元甲的成長過程。影片開始階段,霍元甲就滿腔熱血,喜歡打抱不平,然而那時他並不了解打鬥是為了什麽。以至於在獲得擂台賽的勝利之後他問周圍的人“你們聽到了什麽?我聽到了歡呼聲。”在經過了一係列的變故之後,霍元甲逐漸成長為一代武術大師,影片結束部分,當他在擂台賽上再次取勝之時,霍元甲表示,他這次聽到的不再是歡呼聲,而是一個民族的崛起。而這樣的轉變也是李連傑自己的人生經曆和心路曆程的真實寫照———也就是從一個男孩到一個男人的轉變過程。
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此外,李連傑在影片中傳達出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影片多處情節表達了這一思想。在拍攝霍元甲和北查在暹邏山莊比武的一場戲時,霍元甲隻守不攻,以至於周圍的人非常擔心地衝他大叫“你不傷別人,也不能讓別人傷你啊!”霍元甲希望武術不是用來報複別人的手段,而是躲避危險的方式,這正是在傳達李連傑對於武學精神的理解。
李連傑在他的官方網站上回答拍攝這部影片的意義時說,他想藉由武術動作電影來表達,暴力並非解決人類所麵臨的諸多問題的惟一方法,如果你懂的隻有武術,卻又拿武術來傷人,那麽就算你是世界無敵,你和禽獸也沒有兩樣。你應該用武術來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李連傑希望借助《霍元甲》表現的正是武術和功夫的真正意義。
孫儷:她演繹的是於仁泰自己
當眾人對劇本人物設置產生爭議的時候,導演於仁泰放下一句話,如果說霍元甲是李連傑,那麽月慈就是我。
幫助霍元甲成長的女人
在霍元甲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男孩到振興中華武學的大英雄的轉變過程中,有一個女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就是本片的女主角月慈,該角色由孫儷扮演。
影片中霍元甲遭人追殺逃到邊塞小鎮,被當地農村的善良姑娘月慈救起,霍元甲隨即隱姓埋名在此生活了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之中,他和月慈之間產生了感情,恬靜平和的田園生活也讓他沉下心來思考武術對於一個人,對於一個民族的真正意義。
霍元甲在當地化名“阿牛”,和月慈及她的家人住在一起。在朝夕相處的三年時間裏,月慈身上散發出的母性魅力讓霍元甲對她產生了依戀;她偶然發現霍元甲在深夜的叢林深處一個人黯然神傷,便假裝來洗衣服主動和霍元甲聊天。後來兩個人真正有了肌膚相親的感覺,而這種和異性的近距離接觸是月慈從來沒有體驗過的,自此她對霍元甲的感情也開始發生變化。
三年後霍元甲決定回家看看,他第一次將自己的真實姓名告訴了月慈,並相約再見麵。然而霍元甲沒有能再見到這個改變他人生的姑娘,影片結尾,他被人施計毒死,彌留之際眼前浮現的仍然是月慈的身影和她燦爛的笑容。
“月慈”就是於仁泰自己
在赴劇組探班的過程中,記者還注意到一個細節,月慈被設計成一個患有白內障的姑娘。據說這個設計在劇本討論階段爭議頗多,最後導演於仁泰放下一句話,如果說霍元甲是李連傑,那麽月慈就是我。
於仁泰雖然身有殘疾,但是為人隨和,對待劇組所有的人都態度和藹可親,即使是臨時雇用來的群眾演員也不例外。在設計月慈這個人物時,他寄托了自己的想法。在《霍元甲》中,月慈是一個善良、純潔、質樸的農村姑娘,她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患有眼疾,而是在長到十幾歲時才患上了白內障,但是月慈卻並非一點也看不見,她可以在距離非常近的情況下看見,知情人士介紹,這樣設計是因為,如果是天生就什麽東西都看不到,那她也就無法了解到世間的繽紛和美好。
於仁泰表示,希望可以把月慈表現為一個雖然身有殘疾,但是依然樂觀、向上,臉上永遠帶有燦爛笑容的姑娘。在影片中,月慈成為霍元甲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人物,霍元甲在遭到重大打擊之後遇到月慈,月慈以她特有的善良和寬容關心著霍元甲,在電影中,月慈不僅是一個相貌俊俏的農村姑娘,她身上令人無法拒絕的母性魅力深深溫暖著霍元甲,並促使霍元甲開始從一個小男孩向一代英雄轉變。
於仁泰:拍《霍元甲》是為了尋夢
於仁泰從小就有一個做“大英雄”的夢想,拍攝《霍元甲》正是幫助他實現夢想的最好時機。
李連傑是於仁泰潛意識的投射
在《霍元甲》劇組,有一位頭戴棒球帽,以電動車代步的“神秘高級人士”,說他“高級”,是因為每次露麵,他身邊必定有幾位工作人員伴隨左右,說他“神秘”,是因為全天也看不到他在攝影棚外露麵幾次。經過核實,記者確認此人就是本片的導演於仁泰。一位了解本片頗多內幕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李連傑在大銀幕上的好功夫,就是導演潛意識的投射!”於仁泰在20世紀90年代執導的《白發魔女傳》和續集在香港電影界確立了其詭異奇幻的武俠片風格,於仁泰的工作不僅局限於導演,在《黃飛鴻》、《新少林五祖》等片中他還擔任過武術指導,他為法國動作電影《狼族盟約》設計的動作場麵讓西方觀眾大開眼界。
1997年於仁泰到好萊塢發展,又憑借《鬼娃新娘》恐怖電影係列打開了局麵,最近一部作品《弗萊迪大戰傑森》則讓他在好萊塢的事業走上了一個高峰。
於仁泰借《霍元甲》回到中國
然而就在好萊塢片約紛至遝來的時候,於仁泰卻毅然回到中國,擔任影片《霍元甲》的導演。一位熟悉於仁泰的朋友透露,“於仁泰從小就有一個做‘大英雄’的夢想,拍攝《霍元甲》正是幫助他實現夢想的最好時機。”這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於仁泰出生不久就被檢查出罹患小兒麻痹症,右腿活動不方便,直到現在還要定期找醫生做下肢按摩。小時候他的母親為了幫他矯正肌肉萎縮的腿,每天都給他穿鐵鞋,結果經常是腳被磨破皮。於仁泰到英國讀中學的時候,老是被外國同學欺負。於是他便趁周末放假的時候去當地的唐人街找師傅學詠春拳強身健體。那個時候,全球的華人圈裏正流行看李小龍的電影,於仁泰也非常著迷,羨慕他能在外國人麵前為中國人揚威,於媽媽於是便鼓勵他,腿不好沒有關係,一定要把書念好,做人最重要的是善用頭腦。後來於仁泰成為香港著名的電影導演,拍出了《白發魔女傳》等風光一時的功夫片,但他卻表示,最欣賞李連傑在《黃飛鴻》裏踢出的“佛山無影腳”。
“於仁泰覺得,李連傑在銀幕上的一身好功夫,就是他的潛意識投射!為了拍攝《霍元甲》,他推掉了一部好萊塢大製作,可見他對這部影片的信心!”
《霍元甲》全揭秘之劇情場景(組圖)
直到
電影開始拍攝,劇本的修改工作還在進行
劇本:首先是一部娛樂動作片
幾經修改之後,霍元甲在農村的戲成為重頭戲,女主角月慈的戲份也相應加重
本報上海專電(特派記者張文伯
特約記者柯小南)《霍元甲》的故事創意來自於仁泰,為此他已經籌劃了兩年時間。而李連傑自當年拍過《精武英雄》之後,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機會再續“精武緣”,將陳真的師傅霍元甲也搬上大銀幕,因此當《臥虎藏龍》和《英雄》的製片人江誌強將他們兩人找到一起的時候,大家一拍即合。
武打:“決不能像昆汀的《殺死比爾》那樣”
江誌強在香港的辦公室成為他們討論《霍元甲》劇本的大本營。一開始大家就確立了影片的方向,一位參與劇本早期創作的內地編劇告訴記者,“於仁泰強調首先要拍一部娛樂動作片,將各種動作片的商業元素有機地結合到這部影片中;第二,要發揚中國武學精神,決不能像昆汀的《殺死比爾》那樣,隻知道打得漂亮,且強調暴力。”在早期劇本中,故事背景為1898年到1910年間,描寫一代武學宗師霍元甲從年輕時行俠仗義到被日本人害死,相當於當年李小龍《精武門》的前傳。然而直到影片開拍,劇本的修改工作始終沒有停止,由於很多內容都讓李連傑不滿意,劇組曾經四次停機,最後不得已請到了張藝謀的文學策劃王斌進組幫助修改劇本。
台詞:借鑒《勇敢的心》中的“Freedom”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劇本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隻有角色,沒有人物”,尤其是幾個重要角色善惡過於分明。幾經修改之後,片中霍元甲在農村的戲被調整為重頭戲,女主角月慈的戲份也相應加重。
而全片最難表現的是霍元甲最後在上海打擂台時的情景,李連傑不希望像此前影視作品中那樣,讓霍元甲高喊“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這樣的“革命口號”,他同時也表示很欣賞《勇敢的心》中梅爾·吉布森在最後被敵人送上斷頭台時喊出的那句激動人心的“Freedom”,因此在劇本的處理上很可能會借鑒其精髓所在,用比較人性化的方式體現霍元甲的民族氣節。
主題:不是“以暴製暴”,而是“暴力無能”
《霍元甲》的主題是宣揚“暴力無能”,即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和他此前在好萊塢拍攝的一係列影片中“以暴製暴”的表現方式已經有了徹底的轉變。記者了解到的部分故事情節也正體現了這一主題。
霍元甲在邊塞小鎮生活的那段日子裏,有一天和他同住的男孩阿貴因為偷牛被抓,即將遭人毆打,霍元甲此時挺身而出,為了解救阿貴被迫與當地部落首領北查一較高下,霍元甲提出,“如果在一根蠟燭燃盡的時候,你們可以在我不還手的前提下把我擊倒,那麽阿貴任憑處置。”霍元甲被對手打得口鼻出血,但仍然堅持不出招。然而一支蠟燭燒完,北查依然痛下殺手,霍元甲被迫還手,又點到為止,把北查拋到空中後輕輕放下,最終令北查羞愧而走。
三大場景
場景一:霍家大院
●地點:車墩影視基地的四號棚
●風格:按照實景搭建,屬於中國北方大戶人家的典型格局
●事件:由於霍元甲失手打死當地惡霸的公子,被仇家尋上門來,妻兒在此被仇家殺害
霍家大院的設計感覺和李連傑數年前主演的《精武英雄》中的“霍家大院”有些許相似
霍家大院位於車墩影視基地的四號棚內,整個大院按照實景搭建,前廳後院樣樣齊全,建築風格則屬民國前後中國北方大戶人家的典型格局,設計感覺和李連傑數年前主演的《精武英雄》中的“霍家大院”有些許相似。
“大院”隻是設計了一進院落,正廳是演武房,刀槍架擺在牆邊,正牆上則掛著草書寫就的書法。
記者前往探訪時,劇組已經轉往其他地方拍攝,但是棚內部分場景還沒有拆除。場工介紹,李連傑已經在這裏拍了20多天,過一陣有可能還要回來補拍部分鏡頭。
影片中霍元甲因為失手打死當地惡霸的公子,被仇家尋上門來,引發一場惡戰。霍家大院慘遭血洗,霍元甲的妻兒均被仇家殺害,霍元甲自己則被迫逃亡外地。
場景二:暹邏山莊
●地點:中泰邊境
●風格:參照泰國的一處名勝搭建,原廟宇已經被戰火所毀
●事件:逃至此處的霍元甲偶遇少女月慈引發一段戀情;中國功夫和泰拳的較量也在此進行
劇組將以這個小村莊為原型,在攝影棚內搭建暹邏山莊,所有樹木、山石都是由人工製作
霍元甲逃至中泰邊境的暹邏山莊,偶遇少女月慈,並引發一段戀情。這段故事在關霍元甲的傳統故事中沒有出現過,是本片的原創內容。因此設計靈感也是來自國外。
目前暹邏山莊的戲已經全部拍完,一位正在撤景的場工告訴記者,暹邏山莊是參照泰國的一處名勝搭建的,“山莊”內一個主要的場景是霍元甲用於藏身療傷的山洞,所有樹木、山石都是由人工製作,但在燈光配合下卻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據悉,這個山洞在泰國的實景原是一處有名的廟宇,後來被戰火所毀,僅餘一片滄桑遺跡,劇組人士在泰國選景時將其挑中,感覺殘敗幽深的氣氛正符合他們的需要。
場景三:馬戲大棚
●地點:車墩影視基地內卡丁車場旁邊的空地
●風格:臨時搭建的狹小空間
●事件:霍元甲單挑外國大力士;失手打死當地惡霸兒子的部分鏡頭也將在這個擂台上拍攝
馬戲大棚占地五六百平方米。霍元甲單挑外國大力士的擂台就在大棚內搭建
馬戲大棚是在影視基地內卡丁車場旁邊的空地上臨時搭建,占地五六百平方米,耗資將近50萬元。霍元甲單挑外國大力士的擂台就在大棚內搭建。
棚內建築均為純木製成,四周是環形看台,共分三層,中間則是兩層的圓形擂台,台麵被漆成醒目的紅色,擂台邊緣沒有護欄,四周則紮著粗大的木樁。在看台和擂台之間,還有一圈護欄。
雖然整個馬戲大棚占地不小,但是進到棚內卻感覺空間狹促,機位調動似乎並不輕鬆,記者猜測,在後期剪輯時,很可能要配合電腦特技結合現場打鬥完成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