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的德國政壇,存在一條不容觸碰的政治禁忌,那就是同極右翼合作。
作為民調中下一任德國總理最有可能的候選人,聯盟黨領導人梅爾茨選擇打破這一禁忌,試圖與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合作,通過一項限製移民法案。不過,當地時間1月31日,該法案最終以338票讚成、350票反對和5票棄權的結果遭到否決。
數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德國問題專家均提到,在德國政壇上,主流政黨和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之間存在著一道政治“防火牆”,即便德國選擇黨可以進入議會,但沒有主流政黨會選擇同他們合作或組閣。
此次梅爾茨的選擇有穿破“防火牆”之嫌,在德國政壇引發軒然大波。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罕見發表聲明,這一行為已經違背底線和承諾,她表示,允許借助德國選擇黨的選票形成議會多數是錯誤的,她強調民主黨派需要超越黨派分歧進行合作。
此前,德國各黨同意於2025年2月23日舉行大選。目前,多家德國民調機構數據顯示,梅爾茨支持率領先於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梅爾茨此舉,會為大選增添多少變數?
默克爾批評繼任者跨越紅線
臨近德國大選投票,接連發生了數件惡性暴力事件,其中不少犯罪嫌疑人為非法移民。在此種背景之下,梅爾茨方麵向德國聯邦議會提交了兩份無約束力議案,其中涉及強製遣返尋求庇護者、暫停難民家庭團聚配額等議題,但由於這些政策已經違反了歐盟和申根協議的相關規定,社民黨等主流政黨都表示反對。
在1月29日投票時,其中一項無約束力議案竟然以348票讚成、345票反對、10票棄權的微弱優勢通過,這被視為聯盟黨首次突破政治“防火牆”,同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合作推動法案通過。
這在德國政壇引起軒然大波。默克爾也罕見發表聲明,批評繼任者跨越了政治紅線。默克爾在聲明中提醒梅爾茨,他曾在2024年11月表示,在2月23日大選之前,任何措施都不應在德國選擇黨的支持下通過,並補充說:“我認為,不再覺得受到這一提議的約束是錯誤的。”
默克爾在卸任後一直保持低調,此次發言是她罕見幹預德國國內政治。
最終,在1月31日的投票中,上述無約束力議案在進行構成具有限製力立法的投票中未能通過,而為了通過這項法案不惜打破二戰以來德國政治規則的梅爾茨,在隨後的采訪中稱,聯盟黨中的基民盟中,有12名議員不支持這一移民法案,但當日的投票顯示了該黨派的總體立場。
借力德國選擇黨,梅爾茨勝算何如
德國總理朔爾茨則表示,這一整體行動都是徒勞的。他並批評梅爾茨及其政黨“正滑向極右深淵”。
不過,梅爾茨寧可借力德國選擇黨也要阻止更多恐襲的立場,也體現了他希望吸引更多德國選擇黨支持者的決心。
最新的德國大選民調顯示,聯盟黨方麵依然以30%左右支持率領先,德國選擇黨支持率為21%,目前的執政黨社民黨和綠黨支持率分別為16%和14%。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如沒有重大意外發生,未來德國大選中,聯盟黨將重新執政。其不確定性僅在於,聯盟黨在組閣時,是要讓聯合大政府回歸,還是選擇多黨執政。而朔爾茨政府的經驗表明,三黨聯盟的道路過於脆弱。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現代中國學院客座研究員史世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按現在的支持率來推算,聯盟黨肯定獲選的情況下,隻需要再聯合社民黨和一個其他小黨就可以組閣,甚至聯盟黨“再努把力”,支持率在大選前再上升到接近40%的情況下,隻同社民黨組閣就可以了,這樣甚至都可以回歸“紅黑”聯盟執政時代。
他解釋道,德國選擇黨黨魁魏德爾雖然被該黨推選成總理候選人,但不太可能當選總理,因為該黨得不到絕對多數,而其他政黨均已表示不會與德國選擇黨組成聯合政府,就連魏德爾本人此前都表示2025年不是其目標。
投行高管回歸政治
此次引發德國政壇軒然大波的梅爾茨,並非一直是職業政客。
出生於1955年的梅爾茨曾從事法官、律師等職業,1989年進入歐洲議會,2000年到2002年間出任德國聯邦議會聯盟黨黨團主席,並在1998年到2000年以及2002年和2004年間出任基民盟副主席。
不過,在2000年,默克爾成功當選黨主席後,梅爾茨在黨內的上升路徑中斷了。2002年,默克爾戰勝梅爾茨贏得了德國聯邦議會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一職,此後頻頻落敗的梅爾茨辭去了黨內職務,2009宣布正式退出政壇。
政壇失意商場得意。進入商界後,2016年至2020年期間他擔任貝萊德德國公司主席。2018年,他重返政壇,這一年,默克爾宣布不再連任基民盟主席。
此前梅爾茨都沒有贏過繼承了默克爾中間派路線的幾任黨內領導人,直到2021年秋,基民盟及其姐妹黨基社盟(CSU)在德國大選中大敗,時任基民盟主席拉舍特因選舉失利辭職,基民盟需要一位同默克爾路線作出切割的新主席,代表著基民盟保守派勢力的梅爾茨抓住了這次機會,在2022年1月的基民盟黨代會上以近95%的支持率當選。
盡管在黨內支持率穩定,但在德國社會輿論中,梅爾茨支持度並沒有那麽高。現年68歲的梅爾茨長期以來一直被媒體形容為“衝動”、“易怒”和“臉皮薄”,這與他在基民盟的長期競爭對手默克爾截然相反。
一位默克爾時代多次策劃選戰的德國資深政策專家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對梅爾茨的長期觀察是,梅爾茨所說的、所關心的議題,同德國未來的經濟新增長點關係很小,跟過去30年聯盟黨所關心的事情沒有任何區別,德國當下需要解決的是重塑經濟競爭力問題,譬如在新能源汽車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