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 熬過牢獄劫 全靠命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劉曉慶涉嫌偷稅入獄422天,引起華人世界廣大的注目。但出獄1年多以來,她與媒體保持相當的距離,直到日前才與本報記者傾聊案發至今的心情轉折。本報將從今日起,分4天詳述她落難牢獄的心情、因禍得福有阿峰真情相待,以及對人生與名利的不同感悟。 從2002年6月20日到2003年8月16日,劉曉慶因為涉嫌偷稅,熬了422天的牢獄生活。由風光的中國影後、億萬富婆,到淪為階下囚,其中巨大的落差,使得劉曉慶的坐牢,充滿了話題性。有人說她在獄中一夜白發,有人說她日夜嚎哭撞牆,但也有人說她在獄中生活有特別待遇,一樣優渥享受。真正情況如何?很多影迷都感好奇! 出獄後的劉曉慶一直回避媒體采訪,記者日前與她相會,陪同她宴請為她打官司的律師團,遠征鄉間去烤肉,最後回到她住的玫瑰園,她還熱忱的招呼大家吃正宗川味的麻辣鍋。前後3天愉快的聚首,讓人深切感受她麵對此一劫難的勇敢堅強、聰明睿智。過去,有太多人關心她,現在的她也開始關心起友人,她會主動打電話或發簡訊給朋友,聚會中的她總是最活潑、最鬧、最能招呼賓客的主人。 傳說一夜白頭 如今一頭紅發借著秋涼蟹肥,前幾天劉曉慶與為她籌組律師團的李大進律師,以及她4人律師團中的3位律師錢列陽、許蘭亭、李肖霖(另一位辯護律師為張青鬆),在北京「大江南」餐廳品嚐大閘蟹,做為該案結束後的首度聚會。 律師們再見劉曉慶,已是容光煥發的影後劉曉慶,而非「當事人」劉曉慶,雖然她已低調許多、柔軟許多,但律師們以前並不認識這位自許活在風口浪尖上的影後,所以還是明顯感受到她在監獄牆裏牆外的變化。 飯桌上的劉曉慶,亮麗而熱情,高束在頭頂並做開花狀的長發,燈光下明顯的呈現挑染的紅色,讓人立刻聯想到她是否在獄中白了頭,出獄後才染紅?問劉曉慶坐牢時的發色如何?錢列陽故弄玄虛的說:「那肯定不是現在的顏色!」這說法讓劉曉慶急了,趕忙解釋:「當然不一樣,我那時是黑發,現在染紅了嘛!」 不怕牢獄話題 對錢也無不舍 劉曉慶是在飯局開始後,才打電話邀在另一個飯局的記者前去聚會,這樣的安排,她說:「因為我們要先商量怎麽對付你!」玩笑的以記者來突顯她和其他媒體的矛盾。介紹幾位律師時,她更不忘說:「因為我這案子,他們現在特別紅,好多案子找他們!」一如往常的自信談笑,印證著劉曉慶「一個人應該更在意明天,而不能總糾纏於昨天」的豁達態度。 因為此案,劉曉慶損失8000多萬人民幣,但她說:「我原本就一無所有,現在隻不過回到原點,不,到了負數。但失去的是短暫和有價的,得到的卻是長久和無價的。」整頓飯她快樂的和律師們一一合照,有關牢獄的任何話題都隱諱不了她開朗的笑臉,難怪她自己都說:「我從不知道自己這麽大氣,損失這麽多錢,我沒有過一絲不舍,錢對我而言,隻是存折裏的數字。」 關在小牢房 大嚼10元「律師客飯」 秦城監獄的日子,劉曉慶與其他3名女子擠在一間5平米(2公尺寬、2公尺半長,約1.5坪)的小牢房內,牢房沒有窗戶、打地鋪,夏天4人比肩而臥,都熱出了痱子。牢飯顯然也不佳,因此律師們去看她時,會買裏頭的律師客飯,帶著那一個10元人民幣的飯盒去跟劉曉慶共餐。劉曉慶每次都把飯盒吃個精光,那享受的模樣,不下如今的吃大閘蟹,倒是律師們吃得很少。 據說,監獄內有個年輕女囚,進去後情緒一直無法平複下來,但當她看到劉曉慶後,當場釋懷了。因為,這位現實生活中無法見著的大影後,居然讓她在監獄裏見著了,那對她的心理層麵有著相當的安撫作用。 羈押尾聲,劉曉慶因為表現良好,也知道快放出來了,因此有了外賓的待遇,她的早餐有一小瓶牛奶,夏天裏每天可洗澡,還可參加藝文活動。有回播放唐國強演的「雍正王朝」,獄友還回頭看她的表情,因為,早年劉曉慶和唐國強曾合作過轟動一時的電影「小花」。 數度大哭 終知何謂無能為力劉曉慶不避諱談待過秦城監獄,但不提受囚的苦。不過,知情人士從她進監獄後幾度放聲大哭,不難想像她當時的心情與生活。過去從不認為有什麽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她,在秦城終於知道什麽是無能為力。困頓中她經常閉目冥想眼前有一大片森林、遍地鮮花、吃得好,想像中的美好生活,給她很大的力量。 劉曉慶堅強、上進,在獄中自修英文與法律知識,即使在案情最晦暗的時候,她也告訴律師:「就算我被判有罪服刑、勞動,如果被派去摘棉花,我也會是摘最多的那一個。」也難怪律師們戲說她「不是人」,因為她有非人的堅強意誌;他們也認為劉曉慶的命特別硬,才能扛過這一劫。 安慰是多餘 她是最堅強的當事人 劉曉慶打從取保候審,就拚命串戲(軋戲)賺錢還稅款與罰款;而她的律師們,因為這轟動一時的案子也聲名大噪,接案賺錢,大家都忙翻了。 籌組這4人律師團的李大進律師說,當初找人的原則有3,首先這律師必須有10年以上的資曆,這才會穩,不會因為案子大而冒進,其次是這律師的專業水準要足夠,再就是這律師在業內的風評要佳。接案之初,因為報端的流言太多、情況太混亂,所以他們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正因為當時情況太混亂,錢列陽說他們辯護此案時,血是熱的、心是冷的;他們不隻用法學,也用哲學的觀點來看此案。 錢列陽表示,去年2月他首次去秦城看劉曉慶時,曾在內心琢磨好多安慰鼓勵的話語,但當他看到劉曉慶,就知道那些話是多餘的,劉曉慶,是他見過最堅強的一位當事人。 沒上妝的她 五官擺得很周正 那時外間傳言很多,有說她會判7年、有說是無期徒刑,更有死刑的說法。錢列陽說,外間的風風雨雨,不會傳到劉曉慶耳裏,何況她有很強的法律知識,知道單位偷稅不算重罪,所以才有「摘最多棉花」的說詞。這種情況下,雖然全案看似複雜,但大家知道事情不嚴重,他們就朝漏稅(指公司而非劉曉慶個人)過失這小罪去辯護。 過去,錢列陽隻看過銀(螢)幕上的劉曉慶,因為此案,他說有幸在秦城監獄看過3次沒有化妝的劉曉慶。問他沒上妝的劉曉慶好看嗎?他笑說:「她五官擺的位置很周正!」錢列陽還說,透過此案的接觸,劉曉慶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比以前純銀(螢)幕的形象提升了許多,「當事人」劉曉慶比「演員」劉曉慶真實,地位也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