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能不追在女子十二樂坊和刀郎的身後混飯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這年頭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做生意當然要靠頭腦。不過聰明的大腦也抵不過複製的速度,就像我們這裏的店鋪,隻要有一家采取一種新的生財方式,在短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同樣類型店鋪出現。我那些做生意的朋友都說:這些人看到哪有錢賺,總是要一轟而上。要麽就是搶得快占到市場的最後一杯羹;要麽就是和你血拚搶生意,最後做到大家一起餓死。說話時候表情之憤恨,其內心的活動可見一斑。 要麽就一起發財,要麽就一起去死。再不肯在創新路子上動腦子,反而是為怎麽在迅速的仿製中謀利傷神,這不僅僅是開鋪子那麽簡單的事。女子十二樂坊如今太火了,不但唱片遠銷東南亞,還在日本這種亞洲流行樂最大的市場上都占據主流地位,這是多少尚在默默向上爬的同誌的目標啊。十二個美女一排開陣勢,不管是做廣告還是幫張藝謀做宣傳,都顯得那麽有氣勢。王曉京的嘴都笑咧了,以前他做的那些搖滾樂隊就從來沒有這麽火過。可是笑得很高興的還有另外的人。最近又聽到一張叫《光芒》的唱片,是由東方女子樂坊演奏。十個美女又是一字排開,還是那些民樂的配合。在宣傳上她們號稱是“自去年初開始籌劃,並在去年中成軍、訓練且不斷挑選汰換的新民樂團體,到年底正式成型。這群平均年齡21歲的美麗娘子軍,不僅具備專業的演奏技巧,她們對流行、時尚亦有涉獵,稱得上是一支真正融合古典與流行的專業演奏隊伍”,但相信沒有幾個人會對這樣的企宣稿子感興趣。她們隻是一支看懂了市場需要的演奏隊伍,在女子樂坊的形式還沒有叫人嘔吐之前,強行從女子十二樂坊的手中搶走一杯羹而已。不過王曉京也不是吃素的,大概準備在別人“搶羹”之前做大做強。這位女子十二樂坊的操盤手準備在四川成立“小女子十二樂坊”,找13名10到15歲的小朋友出唱片,誓死要把“樂坊”進行到底。 當然這些樂坊們還不是第一個。之前刀郎因為過於火爆也受到所謂的西域刀郎新疆刀郎們的圍攻,十來天錄一張唱片的速度就是為了趕在市場尚未飽和前取得一部分聽眾手中的錢。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國人在Copy上所花的心思和行動的速度,有這功夫和急智,幹嗎就不能自己玩點新花樣呢?在短期效應上是可以掙到不少錢,可是這惡俗的抄襲最終會加快這種流行文化的死亡。當滿大街拉二胡的都叫樂坊,但凡彈吉他的都改稱刀郎,你會不會嘔吐以後暈倒在地? 不管到底是民族風味還是古典風格或是中國特色占了麵子,那都是別人的創意。第一個做到的人是天才,而之後再有九十九個熱臉貼上去的也不過是跟風的土鱉。靠可靠,非常靠,靠完了再拷,拷完還可以燒烤,燃成一堆灰燼隻有散夥。不過還請各位“仿爺”,你自尋死路不要緊,還是給那些首創者留個活口罷。(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