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陳紅曾經遭暗算“黑函事件”十年未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編者按:老夫少妻陳凱歌與陳紅的幸福生活一直為媒體所關注,陳紅從為人妻到為人母夫妻,從演員到製片人,夫妻倆攜手共同走過。然而,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並不隻有鮮花和掌聲,也有不知從何處射來的暗箭和“舌頭底下壓死人”的謠言。

  在2002年陳凱歌執導的情感藝術片《和你在一起》中,陳紅扮演的女主角莉莉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這對明星夫妻的首次藝術合作,其實有心的觀眾和影迷或許記得,早在1994年陳凱歌導演的《風月》時,陳紅便是女主角候選之一,並到劇組試過妝,當時陳凱歌和陳紅並不熟識,後來《風月》的女主角如意歸了鞏俐,陳紅與這部影片擦肩而過,是什麽原因導致陳紅落選而使她與陳凱歌的合作被推遲了8年呢?這其中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聞。

  “黑函事件”發生背景——《風月》女主角中途被挨

  《風月》從劇本創作階段開始,男主角忠良的扮演者就定下了張國榮,而女主角如意的扮演者卻挑花了眼,遲遲定不下來,最初陳凱歌仍屬意由鞏俐來扮演,但鞏俐正在拍攝《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分身無術,最後經過反複權衡,挑上了台灣女演員王靜瑩。拍《風月》之前,王靜瑩曾在《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中飾演十三姨,雖然貌美如花,但明星魅力遠不如關芝琳,製片方湯臣公司女老板徐楓有意扶植新人,如果一炮打響,便能順利地簽約旗下。王靜瑩進組之時,儼然有眾星捧月之勢,與她配戲的不但有張國榮,還有謝添、林連昆、葛香亭、周野芒、何賽飛、林健華、張世等一幹內地和台灣的實力派演員,《風月》於1994年8月上旬在蘇州開機,然而拍了一個半月之後,劇組突然傳出撤挨王靜瑩的消息。

  談到王靜瑩的被換,陳凱歌解釋個中原因說:其實不是他想挨王靜瑩,而是如意這個角色在告訴所有的人:這樣演不行。是如意這個角色在排斥,在呼喚,在抗爭……他指出:王靜瑩的失敗,在於她的雜念,她是一個經驗既不足,又有很多雜念的演員。(見李爾崴著《直麵陳凱歌》),從開拍到決定換下王靜瑩,這其間的拍攝時間是40天,王靜瑩的鏡頭也隻拍了40個,但更換女主角卻令湯臣公司損失慘重,王靜瑩被換下後,劇組迅速尋找替代演員,這時陳紅走進了陳凱歌的眼簾。

  陳紅的願望換來了一封“黑函”

  陳凱歌拍攝《風月》的時候,陳紅正在離拍攝地蘇州不遠的浙江烏鎮趕拍電視劇《霜葉紅似二月花》,拍攝這部電視劇之前陳紅與著名導演滕文驥合作了合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香香鬧油坊》和《征服者》三部影片,在滕文驥的指導下,陳紅的演技不斷提高。據《霜葉紅似二月花》的導演劉毅然向記者介紹:當時《霜葉紅似二月花》的拍攝已近尾聲,陳凱歌曾派了一位副導演到劇組與他商量請陳紅到《風月》劇組試戲,拍攝《霜葉紅似二月花》的時候陳紅與劇組相處很融洽,陳紅的表演也很精彩。後來《風月劇組》派專車把陳紅接到蘇州試戲,對當時陳紅試戲時狀態,後來陳凱歌說:我覺得陳紅有動力,一個演員最怕的是沒有動力,因為她有想演如意的強烈願望。有了這種願望,她會在一種比較好的條件下和我討論,我覺得她是有潛力的演員,我對她的印象是:她是一個挺簡單的女演員。陳紅到《風月》劇組試戲後不久,製片人徐楓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說陳紅為了拍《風月》,與陳凱歌“如何如何”,這封信令徐楓很不快,但她把此事壓了下來,劇組的大部份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然而不知誰走露了消息,這件事還是讓媒體知道了,當時的上海《文化電影時報》對此做了簡短而簡單的文字披露,並稱之為“黑函事件”,但這篇報道沒有引起太大反響,很快就湮沒無聞了。

  對陳紅最終落選如意的原因,陳凱歌表示:陳紅的合約問題是造成她不能扮演這個角色的主要原因,因為製片公司有自己的原則,徐楓不願意陷入合同的糾紛中去,特別不願意給人以強淩弱的印象,讓人覺得我們“奪人所愛”,我自己支持徐楓的態度,這對於陳紅來說,她盡了很大的力量。當時任《風月》一片副導演的張進戰先生告訴記者“陳紅正在拍中央台的一部電視劇(指《霜葉紅似二月花》),沒有檔期,”但劉毅然導演卻表示:陳紅去《風月》劇組試戲時《霜葉紅似二月花》已經拍完了,陳紅也離開了劇組,對於陳紅試戲的情況他就不太清楚了。據了解,拍《霜葉紅似二月花》的時候與陳紅簽約的是一部叫《銀飾》的電影, 陳凱歌說的“合約問題”指的是《銀飾》,而不是《霜葉紅似二月花》,但陳紅《風月》沒拍了,《銀飾》也不拍了。

  陳凱歌對“黑函”一笑了之

  在國內著名電影策劃人李爾崴所著的《直麵陳凱歌》一書中,陳凱歌對那起“黑函事件”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說:我覺得對我沒什麽傷害,這個信函我看了以後直笑,因為這個函是寫給徐楓的,函中說陳紅到攝製組如何如何,其實那幾天徐楓都在場,整個過程她都知道,即使她不在,以我和她的合作關係,她都不會對我有這樣那樣的懷疑。因為她知道我對電影是怎樣一副心腸,我所關心的不是這些問題會怎樣不攻自破,我可以得到清白,我認為這樣的攻擊本身有其他的原因,對這些原因,我坦然處之,因為我知道我沒有做什麽錯事,我覺得這是慣作伎倆,“文革”手段,都什麽年頭了,還寫匿名信,寫注名信多好,咱們可以有個說法,有個麵對麵的機會,我對一切匿名信都一笑了之。因為它在道理上先輸了,我們所做的隻是選擇一個適合的演員來拍電影,除此以外沒任何別的意圖。我沒有憤恨或不平,也不在意。

   製片主任力證陳凱歌清白

  上影廠的製片主任陳勇曾經在《風月》劇組擔任過製片工作,提起《風月》,他認為這部影片可說是“命運多舛”,因為更換女主角,拍攝時間延長到了半年,投資達到幾百萬美金,結果這部片子不僅國內審查沒有通過,丟掉了國內市場,而且在國外也反響平平,令湯臣公司血本無歸,一蹶不振。

  陳勇親眼看到王靜瑩拍戲,他表示王靜瑩演技很差,入戲也慢,有一場王靜瑩與周野芒的對手戲,王靜瑩拍了一天也找不到感覺,有時陳凱歌說她幾句,王靜瑩也不服,倆人鬧得很不愉快,因為王靜瑩使得劇組拍攝進度非常緩慢,本來湯臣公司想借這部影片把王靜瑩捧紅,後來見她實在不行,隻好換人。

  對於“黑函事件”,陳勇表示當時並沒有聽說有這回事,他認為陳凱歌與陳紅在劇組“如何如何”是完全不可能的,陳勇介紹說:在拍《風月》之前,陳凱歌和陳紅沒有什麽來往,可能都沒有機會認識,當時王靜瑩被換下後,劇組的一位副導演給在浙江拍戲的滕文驥導演打了電話(此處為又一種說法),然後連夜派車接陳紅到劇組試戲,陳紅是在蘇州退思園試的戲,拍了兩個鏡頭,陳凱歌與陳紅接觸的時間總共也就隻有七、八個時,他與陳紅“好”上是後來的事,不是《風月》牽的線。

  倪萍與陳凱歌曾經有過一段情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倪萍的《日子》一書中,她對此也做了披露,陳勇告訴記者:拍攝《風月》時,陳凱歌與倪萍已經在談戀愛了,倪萍曾來劇組探過班,劇組在蘇州拍攝時倪萍也幫了不少忙,有時候到了周末,陳凱歌還與劇組工作人員一起觀看倪萍主持的《綜藝大觀》節目,1994年年底,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因病去世,陳凱歌因為拍攝時間緊張無暇分身,他聽說陳懷皚的後來也是倪萍幫助料理的,他對倪萍的印象很不錯。

  為什麽要給陳凱歌和陳紅寄送“匿名信”

  因為是十年前的往事了,“黑函事件”的真相恐怕已很難搞清楚了。對於究竟是誰寫的匿名信?相信陳凱歌和陳紅的心裏是最清楚的了。作為媒體記者所能做的隻有推測一下匿名者的“寫作”動機,不太費力地想想,寫匿名信的人無外乎有這樣幾種動機:1.痛恨陳凱歌,不希望看到陳凱歌的電影拍好,如果是這個原因,這個人的手段不太高明,於事無補;2.痛恨陳紅,不希望陳紅上陳凱歌的戲,但為什麽之前之後陳紅拍別人的戲沒事,就是不能拍陳凱歌的戲呢?;3.不願意陳紅和陳凱歌“真”的好上。

  這三點動機,不管哪一點,說穿了寫匿名信的人就是不願意陳凱歌和陳紅在一起,然而這個人願望最後也落空了,陳紅和陳凱歌在兩年之後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成就影壇一段佳話。

  陳紅為陳凱歌放棄重金誘惑

  據陳凱歌講,他和徐楓最後放棄陳紅是因為陳紅已與別的劇組簽約,徐楓不願卷入到合約糾紛之中,據記者了解:當時與陳紅簽約的那部電影《銀飾》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攝製完成,直到去年由導演黃健中重新啟動拍攝,在秘密的狀態下拍完了影片。當年上影著名表演藝術家李緯擔任這部影片的男主演,並因為拍攝這部影片患了中風,李緯的愛人,老演員張鶯當時陪同李緯在劇組工作,據張鶯回憶說:《銀飾》的女主角開始時定的是陳紅,片酬是15萬元,但後來陳紅不辭而別,聽說是想拍《風月》,找陳凱歌去了,結果女主角換成了於慧,後來電影在拍攝過程中遇到資金困難,一位據稱是認識陳紅的香港大富翁找到劇組,表示願意出資200萬元為劇組解決資金不足的困難,唯一的條件是希望陳紅繼續扮演女主角,隻要陳紅同意,提什麽條件都行,為此他還買貂皮大衣等許多貴重物品,但陳紅始終沒有答應,《銀飾》這部影片也不幸不途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