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美在網上聲名鵲起,不知道木子美的網民恐怕不多了,今年6月19日起,木子美在“博客中國”網上開辟了一個小空間,發表私人日記。在日記中,木子美記述了與不同男性之間的性愛經曆,並把日記冠名為《遺情書》,木子美由此一炮走紅。
10月中旬以來,《遺情書》的訪問量每日增長6000次以上,成為中國點擊率最高的私人網頁之一。至11月11日,由於訪問量過大,“博客中國”的服務器和程序已經無法承受,11月12日淩晨,著名網評人方興東在網上發表文章:《11月11日遭遇“木子美衝擊波”,訪問量突破10萬》。圍繞木子美,網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爭。
木子美一炮走紅
木子美25歲,嬌小玲瓏,個性另類,在廣州某媒體從事編輯工作。據媒體介紹,大學畢業後的木子美曾在廣州某小資讀物開設個人專欄,文章內容以不同的性愛體驗為主,在全國各地擁有不少讀者,其“小範圍內的名氣”由此得到突破,開始在更大的空間裏嶄露頭角。
在網上開辟空間,寫可供大眾閱覽的日記。這種行為原本司空見慣,但木子美的這本叫做《遺情書》的日記卻鬧得人聲鼎沸,原因在於木子美在自己的日記中記述了與不同男性之間的性愛經曆。
瀏覽量激增而造成的網絡塞車現象讓《遺情書》的網頁已經很難打開,據媒體報道,木子美在《遺情書》中表示,並不拒絕參加多男多女的集體性派對,據她日記中記載,曾經當著朋友的麵與朋友的朋友性交。
8月,木子美在《遺情書》中記錄了其與廣州一位著名搖滾樂手的“一夜情”故事。故事以白描的手法,將她與該著名樂人的性愛事件的大量細節再現在看客眼前,並且在日記中直呼該樂手的真實姓名,並對其性技巧和能力進行了描述。
這篇日記被迅速轉貼到“西祠胡同”論壇,引起喧然大波,之後,這篇日記開始在各個論壇廣泛流傳,《遺情書》的訪問量激增。木子美和該音樂人成為新聞媒體追逐的對象,躲到成都的這位音樂人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了他的憤怒,稱沒想到與自己一夜情的對象居然是個喜歡“自曝性事”的女編輯。木子美也迫於壓力,關閉了自己的《遺情書》,並刪除了不少日記。
不久後,日記重新開放,由於此事件,《遺情書》的訪問量一路飆升。由於不堪忍受越來越多的網民在看完她的日記後對她展開謾罵及攻擊,木子美再次關閉了自己的日記,但一天後,她的日記又恢複了正常,過去的內容已被全部屏蔽。
11月11日,博客中國的日訪問量達到11萬人次,由於訪問量激增,所有的博客都無法登陸上傳文章,服務器和程序已經無法承受。
網友展開激烈論爭
“我過著很自得的生活,有一份可以把自己弄得好像很忙的工作,工作之餘又有非常人性化的愛好——做愛。”木子美如此評價自己的生活。對於木子美的這種生活方式以及將自己的性愛經曆公之於眾的行為,網友們在互聯網這個大平台上展開了口水戰,記者將網友的觀點分門別類的歸為如下幾類: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木子美事件”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在互聯網上,持這樣觀點的人大約占10%左右。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個成年人,木子美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別人無權對她的選擇加以指責。“木子美是個很有顛覆性的女性,木子美的出現顯示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寬容,價值越來越多元化。”一位網友評論說。
還有網友提出,木子美的日記文筆優美,絕不僅僅是靠色情吸引讀者。“她的blog雖有成人成份,可更多是有人性成分、真情成分。這個社會缺乏就是人性成分。人生短暫,就應該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位網友說。
■木子美的出現是一種悲哀。木子美曾因不堪忍受網友的謾罵而一度關閉自己的網頁,然而在各大網站的論壇上,還是充斥著網友對木子美的斥責,他們認為木子美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悲哀和墮落,而木子美將自己的經曆公開發表更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是道德的受益者,至少大多數人有一個完整健康的童年,有爸爸媽媽相扶相攜養育我們的溫馨;那麽,我們也應該是道德和良知的維護者和建設者。”一位網友說。
據某媒體報道,一位母親因為自己12歲的女兒迷戀上木子美的文章,好奇地跑到中國博客網看了看《遺情書》,結果沒看幾眼就再也看不下去,忍不住在評論欄中寫到:“難道就沒人管管這種不顧廉恥、傷風敗俗的人嗎?”
■這是為了出名的炒作。某網曾對“木子美事件”進行過一項調查,其中87.6%的網友認為,這是木子美搏出名的噱頭,67.9%的網友認為木子美自曝隱私是為了有機會一朝成名。“木子美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的周旋。”一位網友說。還有網友認為由於木子美自己是做媒體的,所以更懂得如何利用媒體的追逐。
“與其說木子美是在網絡進行寫作,不如說木子美的行為更像是一場行為秀。她似乎很喜歡這樣一種感覺:在眾人目光的包裹裏行為放蕩呻吟,停下來後自憐自艾地喟然歎息。當然,這些隻是表象,木子美的真實目的顯而易見:出名。”有人評論道。
■為木子美的未來擔憂。這類網友也不在少數:“她這類人能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幸福嗎?” “她的心靈承受的了嗎?”“她老了怎麽辦?她的下一代怎麽辦?”……木子美說,曾有一些人試圖拯救她,有一個男孩堅決要娶她,木子美很感動。但她對這個男孩說,你想清楚,我和你結婚後,還要搞婚外性,男孩堅持沒兩天就不提了。
在11月6日的日記中,木子美寫道:“我的態度是:荒淫無度的性行為盡量控製在物質技術能夠發揮作用的層麵,這是保證身體完好無缺,讓你有機會後悔或繼續享樂的前提;然後是心理上單純地將性行為看成是它本身,它隻是跟其他行為一樣為人所需而設罷了,這是防止心靈支離破碎的途徑。”這也許可以作為木子美的回答。
身體寫作愈演愈烈
木子美被稱為廣東第一個“用身體寫作”的女人,事實上,在木子美之前,早有人掀起一輪又一輪“用身體寫作”的狂潮,比如衛慧,比如棉棉,比如九丹……這批貼著“文學新人類”標簽的女作家的作品以自己及周邊的生活為原型,對性愛進行了大膽感性的描寫,他們的書一經出版就有評論家認為她們是在“用身體寫作,而不是用頭腦寫作”。
最受矚目的是棉棉的《糖》和衛慧的《上海寶貝》。《糖》寫了一個問題女孩“我”的故事,“我”和問題男孩賽寧19歲時在酒吧結識,由此開始了長達十年充滿自虐、受虐的“殘酷青春”時期;衛慧的《上海寶貝》則以半自傳體的形式描繪了一個“另類”愛情故事:主人公倪可在精神上同大男孩天天相戀,但又不時背叛他,同一個德國人享受感官生活,天天因絕望而自殺,作者這時也結束了自己的小說。
女作家九丹的作品則被稱為“妓女文學”,麵對這種評論,九丹說:“一個寫作人,能夠承認自己是妓女,承認自己的肮髒與罪過,這樣的作家是偉大的。”1983年出生的春樹把自己的“青春自白無恥歲月”寫成了長篇小說——《北京娃娃》,宣告80年代的新一代也加入了“身體寫作”的行列。
如今,木子美的出現將“身體寫作”又推上了一個高峰,有人認為,與衛慧和棉棉相比,木子美的“寫實作風更為大膽”。“不需要工作時,會看看碟,上上網,或者去一些酒吧,碰到心儀的男人,可能會跟他聊聊天,喝喝酒,然後一夜情……因為不害怕,我輕易就能愛上一個男人,輕易就能跟他上床,輕易就能從他身邊離開。也因為我太輕易,男人們輕易就可以把我忘記。男女關係於我而言,就是直接地與一個男人發生性關係。”木子美曾在她的專欄中寫道。
“木子美現象”讓人擔憂
雖然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認為“木子美現象”標誌著“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道德根深蒂固的社會中,人們的行為模式發生了劇烈的變遷”,但更多人則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木子美現象”表示了憂慮。
“木子美現象並非個體現象,它是中國社會中新興的缺少社會責任感的群體代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指出。與周孝正持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這是缺少責任感的表現,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應該維護社會的道德體係,而不是用這樣的行為去擾亂甚至顛覆它。”一位社會學碩士表示。
有更多的評論認為,類似文章在網絡上的公開發表,會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方式是木子美自己的事,但是一旦要把這些東西公開發表,就不能不考慮到對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響。”北京師範大學一位碩士指出。事實上,已經有青少年沉迷於木子美的“性愛日記”中。
由於木子美的出現,博客(網絡日誌)這個新興的概念也開始家喻戶曉,但互聯網人士也表示了憂慮。“如果博客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木子美化’,有多少可以欣慰?”著名網評人方興東說。不少互聯網人士認為,博客在中國以這種方式走向大眾,實在讓人擔憂。
“對於她對博客的正反麵影響和未來走向的影響也無法簡單評價。但是,她的行為中國博客界不得不承受下來。衝擊波之後,木子美給中國博客帶來的是喜訊還是噩耗,目前也無法確定,但是都要有思想準備。”一位互聯網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