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星期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中國民營企業的高層領導。比亞迪、華為、美團、騰訊、阿裏巴巴和小米等的首席執行官和創始人都參加了會議。法國《世界報》經濟評論員菲利普·埃斯坎德(Philippe
Escande)在其專欄中寫道,“在對私營企業進行多年的整頓之後,習近平現在希望放開韁繩了。”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指出,中國國家主席十年來一直向國有企業提供大量補貼。但是,萎靡不振的經濟以及中國的世界領軍企業都是私營企業的現實,促使習近平做出了改變。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習近平發表了非常精彩的講話,所有人都熱烈地鼓掌歡迎。但是,再一次搶走風頭的是馬雲。這場會議是為了拯救國家的,值得給電子商務巨頭阿裏巴巴的老板馬雲平反。
法國《世界報》的文章還寫道,中國經濟的形勢十分嚴峻。受房地產危機的影響,中國人減少了消費,經濟增長
陷入停滯,僅靠出口在支撐著。多年間,中國國家主席依靠的是國有企業,它們因此享受大量的補貼。習近平不滿私營企業家們炫耀財富和傲慢,因此,私營企業家們一旦有不當的行為,就會受到整頓,這是為了表明誰才是真正的老板。
但是,十年過去了,結果達不到預期。中國的世界領先企業全都是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創辦的民營企業。任正非最初在香港地區銷售程控交換機。現在,他的公司華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設備銷售商。任正非通過海外銷售獲得了成功,擺脫了國有企業的主導。
王傳福也是如此。1995年,29歲的王傳福創建了比亞迪公司,在深圳生產手機電池。如今,它已經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小米在手機領域、阿裏巴巴在商業領域、騰訊在遊戲領域,也都是如此。
由杭州小金融家研發的DeepSeek人工智能的異軍突起,更加彰顯出了私營企業的活力。因此,為了喚醒國家,習近平試圖在保持控製的同時放開韁繩。法國世界報也指出,如何在公共領域與私營領域、在監管與自由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是當今的一個重要話題,這不僅僅是在中國。
2025年2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時與民營企業家代表握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2月17日)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包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等多位民企巨頭都出席並提出建言,習近平於發表講話時讚揚民營經濟前景“廣闊”,還要民企“大顯身手”。對此,觀察人士說,習近平意在提振民企信心、以拉抬低迷的經濟,不過,他過去幾年掀起的監管風暴和打壓民企的政策未見鬆綁前,民企信心恐難全麵回複。
根據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周一上午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丁薛祥等人排排坐,與多位民企巨頭座談並發表演說。
在這場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主持的座談會上,任正非、王傳福、新希望公司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和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等六位企業家就民營經濟的發展發表意見,不過,對他們的建議內容,官媒隻字未報道。
2025年2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
習近平要民企“大顯身手”
而習近平聽取意見後,也發表題為“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的講話。他指出,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
但習近平話裏軟中帶硬,也呼籲民營企業家要認知到,中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各企業的違法行為,“都不能規避查處”。
習近平說:“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誌、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對這場備受關注的座談會,截到周一傍晚9點左右,相關的#2025民營企業座談會#微博詞條已吸引到超過7000萬的閱讀量,還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網的第二名。
而中國微博網民也多一麵倒地、表示支持,少有不同意見。
例如,海南網民“和貓咪一起逃到無人島”留言道,“支持民營企業,越辦越好。”
浙江網民“滄海之淚”也留言稱讚,“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根據微博商業用戶“摩爾投研”引述券商華泰證券的觀察並製表稱,此次座談會出席的“企業家代表至少有18人”,除發言的六位代表外,DeepSeek的梁文峰、騰訊的馬化騰等十多人都與會。
根據《央視》發布的視頻報道,民營企業主約分三排入坐,每排十多人,覆蓋了智能製造、數字技術和新能源等領域。
馬雲重返公眾視野
至於消失在公眾視野多年的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也確定出席,但他被安排坐在前排左側的第二個位置,而非中間麵對習近平的最重要位置。
不過,馬雲出席這場座談會,從上周五傳聞見報後即受到熱議,周一有關#馬雲#的微博詞條更一度衝上熱搜榜榜首,唯阿裏巴巴在港股的股價周一開高後,隨即震蕩走滑,終場小跌1.53%,收在每股122.2港元(約15.9美元)。
觀察人士說,習近平通過這場座談會親自向民企示好,尤其是對像馬雲這種已從神壇跌落的企業家而言,能重回中共高層的關注圈,當然釋出“非常正麵”的訊號。
位於英國的《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一書共同作者侯偉(Fraser
Howie)表示,周一這場座談會看來確有釋向民企示好的跡象,雖然中國民企的命運一向起伏、充滿變數,一如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也曾在黨內有過三起三落的經曆。
專家:政策鬆綁才能提振民企信心
侯偉告訴美國之音:“這是一個意在提振民營產業的訊號,不過,我們還未看到任何政策轉圜。(中國)網絡安全的立法架構尚未鬆綁,而網信辦整改之類的審查也未見改變等。”
侯偉說,習近平十多年任內緊縮的一係列法規,包括強化黨國的統治地位和各類國進民退等聽黨指揮的治國原則未改弦更張前,民企在中國境內所麵對的各項營運限製仍多。
他還說,近期橫空出世的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或讓習近平龍心大悅,因此也讓中共更堅定重振民企信心的決心。
但侯偉也表示,中國這幾家代表最前沿科技的企業,包括AI、電動車、鋰電池等業者根本無力支撐起中國14億人口的經濟,力挽如建築房產、製造和零售等傳統產業引發的蕭條,且科技企業也非勞力密集產業。因此,他們雇用人力的規模也相對有限,對改善中國的失業率的能力也恐有限。
不過,在台北的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中國經濟麵臨內憂外患下,包括外有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將發動的關稅貿易戰2.0,內有景氣衰退和通脹等危機,在此前提下,習近平亟需民企協助來拉抬低迷的經濟,並共同應對來自美國的挑戰,因此,他透過這場座談會提振民企信心,以期民企加碼投資後,或至少解決年輕人高企的失業率。
邱達生告訴美國之音:“現在中國大陸已經祭出寬鬆的貨幣政策,透過降息降準,另外也籌擬擴大財政支出,第三步,我覺得,會對這些企業進行他(習近平)可以容許範圍(內)的法規解禁,讓這些企業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大投資,因為他們現在有共同(應對美國)的目標,接下來特朗普肯定也是針對這些企業,譬如說他有一些(製裁)清單,這個時間點,他們當然是要要想辦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