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脆弱的大俠有心動的一刻[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最難忘香港的魚蛋和臭豆腐

因為SARS,原來要到美國宣傳《防彈武僧》的周潤發留在了香港。

閑來無事,周潤發與一幫攝影發燒友“泡”在一起,淩晨四時起床爬山,用鏡頭去捕捉難得一見的景色。“我的快樂,來自日子過得平淡安穩,來自健康,沒有病痛。”今年47歲的周潤發笑笑說。

從當初月薪500元港幣的小演員到今天片酬1300萬美元的國際巨星,不知不覺間,周潤發已入行30年。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什麽時候呢?近日,周潤發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透露,“是在電視台捱更抵夜的那段日子”。

簡單的打工

記:在這個敏感時期,天災人禍皆控製不了,你是否覺得人很渺小?

周:(微笑地閉上眼,再慢慢張開)人根本就是很渺小的。老婆常常笑我,說我老在銀幕前扮演大俠,總是站出來說一些勉勵別人的話,但有些時候,內心卻脆弱得很。

記:對隻愛簡單生活的你來說,這個世界是否變得太複雜?

周:我從1973年入行到1994年跟金公主影業合約完結的21年,基本上都隻是在不停地拍戲,困在一個狹小的世界裏。直到1994年後,我才有機會到美國,將自己的世界拓寬,找回一些生活的樂趣,好像攝影。

記:工作上到了現在這個階段,你給自己定下了什麽目標?

周:其實這30年來,由第一天開工至今,我隻當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不管當初在無線電視拿500元的月薪還是現在拿1300萬美元的酬金,隻要不是太辛苦,電影裏不會有侮辱華人的鏡頭,不用脫光衣服,我拍什麽都沒關係。

這些年來,都是太太(陳薈蓮)在家裏悉心地照顧我,在外麵替我接片,陪伴我工作。她說好萊塢的人事很複雜,裏麵有很多權術和政治手腕,但這些都不用我去打理。我太太常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想為我尋找更好的機會,談更好的價錢。有時候電影拍出來票房不夠理想,影評不夠好,她會感到對不起我。我便常常安慰她———我隻是一個簡單的打工仔,隻要給我一份工作,就可以了。




發嫂(左)是發哥生活事業的好幫手
最快樂的時光

記:前年《臥虎藏龍》呼聲很高,卻敗給《毒網》;今年的《鋼琴師》呼聲最高,但仍是敗給美國本土拍攝的《芝加哥》。你認為奧斯卡是否隻是美國人自己的玩意?

周:這個很難說得清。所有曾在當地上映過的電影,都可以參加奧斯卡。你試想想,如果香港電影金像獎同樣也是上映過的西片皆可參選的話,我們港產片還有多少拿獎的機會?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人已經很大方的了。

記:那是否計較少一點,快樂就可以多一點?

周:每人快樂的定義不同。別人或許是賺很多錢、吃名貴鮑魚、開名貴房車、打高爾夫球……我的快樂來自於平淡和簡單,沒病沒痛就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賜。

我是一個“電視迷”,每天電視台的節目多得看不完。早前無線送我三套當年拍的電視劇《上海灘》、《蘇乞兒》和《笑傲江湖》的VCD,我便開始看回20多年前自己的演出。當年日以繼夜地拍戲,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看這些劇集。

我邊看邊回想起當年的快樂日子。我的一生至今最高興難忘也是那時候,仿佛一切就在昨天。那時台前幕後的每個工作人員,都像家裏人一樣,天天回電視台一起拍戲,放工一起玩通宵,拍外景便一起燒烤。很快樂!現在在好萊塢拍片,是世界各地不同的人集合在一個地方,一起工作幾個月後又各散東西,感覺很不同。幸好有太太在我身邊,孤軍作戰的感覺不會太強烈。

記:假如將你跟張國榮相比,他似乎比較完美,比較難得到平淡的快樂。

周:每個演員都愛追求完美。隻是,演戲以外的東西,我不想理得太多。

我是一個很懶的演員。當年拍電視劇時,試過同時拍四個導演不同的戲,那時沒有人替我們準備服裝,我怕麻煩,隨便拿了四套不同顏色的衣服,記著見哪個導演就換哪種顏色的服裝就行了。相比起DoDo(鄭裕玲),她每場戲都會很悉心去找一些漂亮的服飾和換一個發型,我實在是太懶了。所以,我想張國榮一直以來承受的壓力,一定比我大很多。他除了演戲,還要唱歌,要包裝好形象,注重每次站上台的舞台表現。

思念的味道

記:這麽多年來,演過這麽多電影,最難忘的是哪一場戲?

周:拍《監獄風雲》時,有一場戲導演林嶺東要我和梁家輝一起藏在廁所裏。他竟真的在粉嶺軍營找了一個廁所!揭開蓋除了糞便外,還有很多蟲子在爬。為了真實,我竟然肯跳進去。拍完後不久,雙眼已被那些細菌弄得發炎紅腫。這真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幕。現在回想起,仍會打冷戰。

記:你一向是一個很重情和念舊的男人。這幾年許多時候都在外地拍戲,每次坐飛機降落香港機場的一刻,是否仍有回家的感覺?

周:當然了。我是香港的原居民,在南丫島長大,第21代傳人,我的祖先至我這一代,已在香港立足了一百多年。

記:這幾年飛來飛去,身處異地時,最掛念香港的是什麽﹖

周:最掛念媽媽。幸好9年前我教會了她遊泳,治好了她的哮喘病,至今80多歲人仍身體健康。

還有的,是那一份香港的味道。旺角街邊魚蛋、煨番薯和臭豆腐的味道;香港仔魚市場的魚腥味;西營盤後街橫巷的餿水味,這些都是在世界其它角落嗅不到的。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會記得那些味道,記得這一個家。然後用輕鬆的心情,繼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