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作文

鄉風民俗,草根故事
博文

對屋前屋後的各種草木,更多的是有關實用的記憶。偶爾出現的本能審美愉悅,總是瞬間消失。但無論你怎樣感知它們,春夏秋冬、風雨雷電、葉榮葉枯、花開花落,草木之用、草木之美,都在那裏,才充滿生動,彌漫人間的煙火味道。 1 離開嚴壪後的很多年裏,還想念屋西邊的一片刺槐。告別的時候,它們應該五六七歲不等。大的有碗口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新屋上梁的那天,母親狠狠地劃一根洋火,點響了一束炮子。那一小掛鞭炮爆響的幾秒裏,不知道母親腦子裏,是不是飛速地閃過嫁到嚴壪的21年間,東借西借寄人籬下和兩次住進祠堂的片段。四十六年前做屋的事,兩位老人記得不多。但八十九歲的母親一口肯定,上梁那天的炮子是她放的。八十八歲的父親,告訴我做新屋用的唯一舊物件大門坎條石的來曆。1969年的夏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家夥生於60年代(4)釣魚兒,摸魚兒 感謝造物主,在不小心捏造了製造饑荒、饑餓和動亂的魔頭和大鬼小鬼的同時,散播了各種魚兒、蝌螞、魔泥以及王八。 1 嚴家壪位在鄂東大別山餘脈,偏於一隅,環境無奇,小時候釣魚,主要圍著壪裏的四口塘轉。 從7歲二進祠堂到14歲離開壪裏,與四口塘的關係,挑水吃、洗衣、洗菜淘米、洗腳洗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憶總是一部默片。我很好奇,長長的十幾年,記不住自己說過的任何一句話。但我對自己童年和少年的印象,是沉默寡言的,18歲前僅有的四張舊照,都是雙唇緊閉,側目冷眼,絕無一絲笑意。 嚴壪有四口塘,自東到西、由高至低、從上壪到下壪,分別叫上塘、中塘、門口塘和下塘。而我,和這四口塘發生的關係、故事以及感情,要感謝水下的魚和王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固執地認為,最早的生命記憶,一定很有價值,糾纏著一個人的一生,甚至關聯他的死亡。我們是1964年冬天,意外地搬出祠堂離開了嚴家壪,進了一個叫黃州的城的。我不足三歲。父親當時在公安黃岡大隊直屬中隊,即將授銜中尉。這直屬中隊,後來改名獨立連。起因簡單而嚴重。一次出差,父親彎了一腳回壪裏看妻子和孩子。就聽說十來歲的大哥撿穀餓昏過,上學路上的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生在祠堂裏,生於1960年代。 中國的農村,祠堂曾經很多。但在祠堂出生的人,應該極少。 我就是這極少中的一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2-17 15:56:49)

家父知元,名起衰,字詠先,於一九二八年農曆九月廿七出生於嚴壪,二零一七年農曆正月初一卒於清泉(注:浠水縣城),勤勞善良,剛正不阿,走完坎坷而幸福的一生,享年八十九歲。自身感不適、武漢入院、出院回家,至今,甫滿一月。其間,雖家父身體每況愈下,但幾無痛苦,平靜樂觀,淡看生死,不時談笑風生,念及祖母、家母和平生至愛親朋,多有交代和囑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