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知元,名起衰,字詠先,於一九二八年農曆九月廿七出生於嚴壪,二零一七年農曆正月初一卒於清泉(注:浠水縣城),勤勞善良,剛正不阿,走完坎坷而幸福的一生,享年八十九歲。
自身感不適、武漢入院、出院回家,至今,甫滿一月。其間,雖家父身體每況愈下,但幾無痛苦,平靜樂觀,淡看生死,不時談笑風生,念及祖母、家母和平生至愛親朋,多有交代和囑托。臨終前數日,安然熟睡,家人床前陪護,精心而輕鬆,臨終關懷備至。
臥床後期,適逢春節,雖危在旦夕,口不能言,仍有感知,家父頑強支撐衰微身體,平穩度過除夕之夜,耗盡生命最後的能量,於初一下午三點二十分,平靜睡去,體恤家人和親朋好友之情,令人感歎,體會良深。
家父走時,體膚潔淨,如若熟睡,容貌如生,狀極安詳,德大壽高,無疾而終,壽終正寢。
家父自幼,聰敏好學,發蒙於大爹課授之私塾,七歲豹龍,十二歲縣中,雖逢戰亂,仍負笈輾轉,求學不輟,二十歲畢業於(曇華林)省立中華高中。
二十二歲家父生日之次日,祖父逝世,自此以長子之位,剛過弱冠之年,一己之力,上奉老母,平侍愛妻,下培幼弟,養育五子,生活工作,一生重擔,殫精竭慮,從無怨言。
自一九五零年參加工作,至一九九零年從電力局退休,家父為國為民,工作四十年。教書育人,桃李天下;投筆從戎,寬嚴待兵;轉業從政,愛崗敬業。文武轉換,悉從組織安排;仕途坎坷,兩袖清風坦蕩。
家父與家慈,六十九年春秋,風雨相伴,感情甚篤,青絲白發,執手百年,殊為難得,堪為楷模。
育一女四子,皆各有所長,恪守做人本分,位卑不忘憂國,詩書和諧傳家。德蔭後代,香火綿延,四世同堂。有外孫一,孫男三,孫女三,或讀書工作,或成家立業,蒸蒸日上;膝下,已有曾外孫女二,曾外孫男二,皆聰穎茁壯,未來光明可期。
家父雖一生在外工作,對嚴壪故土,感情尤深,尊老愛幼,友善平輩,及至晚年體弱有恙,每遇老家大事,如修築道路、小學建設、豹龍修廟,或扶杖親往,或遣子代勞,雖貢獻綿薄,愛壪之情,未有缺席。
悠悠萬世,人生苦短,願祖庇護(注:願祖,祖祠安願公),今家父遠遊,終魂歸故裏,葉落歸根,得其所願!
願父親一路走好,千古不朽,天國安息!
尚饗!
二零一七年農曆正月初三午時
(父親的日記,轉業前的簡曆)
嚴壪正南的稻場,早已廢棄,有石滾半掩。散布的菜畦,青蔥翠綠。嚴壪另一支的祖祠,曾經正在此地。
當年的稻場,無論豐年和饑荒,總是糧油的脫粒、分發基地,也是烘曬煙葉、榨取蔗糖和偶爾屠宰老牛的場坪。
更是嚴壪人逢年過節,舉辦喜慶儀式比如正月十五鬧獅子、耍龍燈、表演武術的廣場。
悼詞由大哥宣讀,北向嚴壪,麵對家人、好友和聞訊趕來的壪裏的鄉親。
常住鄭州的大爸,九十五歲高壽,托連夜趕回的堂兄和堂嫂,帶回一首悼亡詩《送起衰老弟》,一式兩份,一份燒於父親靈前,一份由二哥稻場宣讀。
生約同歡九十春,
哪堪一病不吭聲。
蒼天有意憐良善,
逝者生人兩不坑。
塵埃度盡上西天,
佛祖邀來八九仙。
鼓樂喧天迎老弟,
希將喜訊夢中談。
——嚴勉
父親的大名起衰,正是少年時,轉學的途中,大爸為父親改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