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12-10 19:24:20)
J.C萊爾
譯/梁曙東、朱文麗
早期生涯
菲爾德出身寒微,並沒有什麽財富或上層關係幫助他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他的母親在格洛斯特(Gloucester)經營貝爾旅館。懷特菲爾德的早年生活——據他自己的記述——是毫無信仰可言的。雖然家境貧窮,但因為懷特菲爾德是格洛斯特的居民,他得以在該市免費的文法學校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懷特菲爾德似乎在15歲的時候離開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清教主義的傳人
  鍾馬田博士曾經用一個比喻形容愛德華滋:“清教徒們就如阿爾卑斯山脈,路德和加爾文就好比那喜馬拉雅山脈,但愛德華滋就如珠穆朗瑪峰!我常常感覺到,沒有一個弟兄比他更像保羅。”(《清教徒的腳蹤》225頁)
  要了解約拿單.愛德華滋,我們需要去追尋一個更久遠的傳統,就是清教徒的傳統。
  清教徒產生於英國的16世紀。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12-10 07:03:12)
勞威廉所說:“除非你們的心思得著聖靈更新,否則你們的德行不過是教導出來的行為並建立在必朽壞的根基上。你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攙雜著善與惡;你的謙卑將會使你更驕傲,你對別人的仁慈更將助長你的自愛,甚至你的禱告也會增加自認的聖潔。除非人心澈底的被潔淨過,並感到這惡需連根被鏟除(這不是外麵教導所有的),因從它發出的每一件事都帶著不潔與敗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內在生活
  當耶穌吸引人們來愛祂時,祂盼望他們時刻地注視祂。如果他們殷勤地追求,這每時刻的注視就成為他們生活的方式。起初的時候,他們是藉著更多的禱告、讚美、等候神、交通及有時在工作中來注視耶穌。
  如果他們在這方麵的經曆有長進,並且成了神所用的器皿時,他便能更多的尋求祂,祂也更多向他們顯現,因為祂留意那些專心尋求祂的人。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2-03 10:45:00)
  神在新約中設立的職事主要有三大職份。
  第一是傳福音,開展神的國度,像彼得是主要的一個代表,他拿著天國的鑰匙(太十六19)。
  第二是建立教會,為教會立根基,使教會建立在完整的教訓上。保羅是主要的代表。他所傳的是“神話語的規模”(提後一13),為教會寫了十三本書信,使教會建立在神的真理上。
  第三是建造信徒生命,使信徒在認識基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1-26 11:00:57)
為我你舍何情
  有一畫家,畫完一幅耶穌釘十字架的像以後,又替一位流浪的女孩子畫像。當他正在注意描畫之時,那位女孩子看到那幅耶穌釘十字架的圖畫心裏覺得非常驚奇,為何這位慈顏悅色的人,竟被釘在十字架上?因此常問那個畫家。那個畫家被她問得很煩,隻好停止他的畫筆,就把耶穌釘死十字架,拯救罪人的事從頭到尾講給她聽。這位女孩很受感動,流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1-24 06:00:33)
  壹、奉獻的意義
  論到成聖的生活,我們要先講到靈程的四個基本的經曆:
  第一是奉獻;
  第二是住在基督裏(與主同在);
  第三是背十字架,主耶穌對門徒的呼召,先是“來跟從我”,然後是“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第四是愛神。
  約翰壹書裏說,住在愛裏麵的,就是住在神裏麵,人若住在愛裏麵就能夠達到完全(參約壹四16-17)[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1-21 07:49:42)
  前麵已經討論過了靈命曆程,但隻認識靈命曆程,而不知道這曆程是在什麽學習環境、怎樣操練裏麵才可以達到,是不夠的。因為屬靈的生命不是遵守一些法則,就能讓我們進入的。屬靈的生命是表現在整個生活中。最好找一本傳記,或一些屬靈人好好地學習。因為一本傳記,包括了屬靈人的生活,他一生的經曆都在裏麵。
  羅馬書第十五章五節說:“叫你們彼此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11-19 03:38:16)
  羅馬書第六章到第八章講靈命成長的曆程,第六章講“脫離罪性”,第七章講“脫離舊人”,或說“脫離律法”。為什麽不將第六、八兩章連在一起,中間還要第七章呢?因為舊人還有想靠自己努力行善的一麵。在第七章十八節記載:“立誌為善由得我”,問題是在“立誌為善”上,在聖靈以外立誌,就是給自己找麻煩。比如讀聖經,照自己的意思讀,會越讀越苦;如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11-16 04:50:33)
壹、靈命的認識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6、17)
  論到“靈命進深”,必須先認識靈命之所以長進,主要是靠著神的恩典和祂大能的作為。神的福音並不是靠追求來得到的,因為神的福音是神的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