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4-06-13 15:22:13)

看了不少婆媳,母女,翁婿關係難搞的貼子,生活中的事情,我覺得是這樣,沒有完美的情況,人無完人,遇到了好老公/婆婆/媽媽等,是幸運;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俗子,沒有那麽幸運,所以必須要有所取舍。 其實我們要的生活無非有三個願望,省心,省力,省錢,特別是坐月子,父母移民等關鍵時期,這3樣你隻能選擇最多2樣。想要省心,沒有人給你嘮叨/壓力,控製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2-09 10:13:16)
回顧幾年來的心靈旅程,高興又吃驚的發現自己成長了不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啊)。因此把以前寫的曆程都整理一下,勉勵自己,不忘教訓,永存感恩的心和繼續努力,直麵人生的勇氣。
2006.9.治療童年心理創傷的第一步,與大家分享,有則醫治,無則提醒看來受到父母家長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精神虐待的朋友還真不少。我想我們在這裏交流,不是為了與老人算賬,更不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說情節簡介
30年代的上海,珍和梅是一對時髦的掛曆女郎姐妹,生活無憂無慮。對珍來說,唯一的遺憾就是父母總好像偏愛活潑美麗的妹妹梅。珍愛上了為她們畫像的畫家Z.G.,卻不敢表白。突然間,晴天霹靂:為了還賭債,父親把家裏的傭人辭退了,家具變賣了,還把姐妹倆許配給了從美國洛杉磯來的劉老頭的兩個兒子。抗爭沒有用,姐妹倆隻有接受父親的安排。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羊大學念的是應用經濟學,畢業一年多以來,做著我母校大學政策研究助理的工作;工資低,屬於大學裏的低級打工仔,但是老板對我很好,工作輕鬆,老板很期待我將來念他的研究生。但是我其實一直沒有準備好去讀研究生,本羊明白自己不是做學問的料,渴望能離開大學校園去找一個真正的“工作”。
找工作真是對信心和勇氣的巨大考驗;一方麵,學曆高出了entry-lev[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經常看到某些自稱“時代道德守衛者”的福音雜誌,書籍,對“日益墮落”的社會文化,政治走向大聲疾呼,呼籲“有基督信仰的政治領袖”,“美國,悔改”等。對於同性戀,墮胎,毒品等問題更是措辭毫不客氣,充滿了鄙視。但是讀著這些有“使命感”的宣傳,讓我不禁擔心。誠然,作為有良心操守的基督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去維護正確的價值觀,可是,這樣居高臨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畢業後還經常在學校,所以認識了幾個剛從國內來的留學生女孩,都是和我當初一樣剛剛高中畢業的年紀,非常可愛非常聰明。發現她們有幾個共同的缺點:1.沒有禮貌。她們很愛插話,不打招呼(很多人的通病?社交能力的欠缺?)有次我和先生正在用中文說私話,旁邊不認識的女孩突然就來一句“你們從哪裏來的”,把我們嚇了一跳,接著是一連串的問題和自我介紹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講到教會和信仰,總是仁者見仁,而且難免主觀臆斷,以點蓋麵,貼上標簽,這也是我花了這麽久的時間才提筆的原因。希望我的這個特例隻是特例,可以給大家一點啟發和參考。
話說這間教會,我是很有感情的。當初是一個人小小年紀,他們給了我很多關心,派遣了不少寂寞。而且介紹我一個全新的對生命的理解。可是隨著年紀和心智的成長,也越來越看到很多很多的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10-24 09:54:33)
(注:恩典,是指白白的禮物,不求回報的付出。)前兩天晚上,正想給父母電話,媽媽的電話就先來了。她的語氣和以往不同,充滿了無奈,而且很小聲。原來是為了奶奶,她的婆婆。我的父親是最小的唯一的兒子,非常孝順。我媽媽是事業型,很早就出國(現又回國定居),爸爸也經常不在,一直搬家,為了讓我上好一點的學校,我大部分是奶奶和爺爺帶大的,因為戶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8-17 14:01:38)
喜歡坐在很少有人的圖書館一樓,對麵就是三層高的窗戶,仰頭就看見大樹和天空。有明朗的萬裏無雲,也有灰暗低沉。但是,總比在鋼筋水泥的小辦公室裏好很多-有時連外麵是什麽天氣也無從得知。不知道時間的流逝,疲勞的感覺亦會麻木。對我來說最可悲的事之一,就是做井底之蛙;而且還不自知,往往還很固執呢。這樣的人有個共同點,就是揣測別人的好意,拒絕一切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自己沒能和自己的母親進入一個無話不談,無壓力無約束的關係中,是我很大的遺憾。雖然我已從論斷到越來越能理解她,尊重她,原諒她的很多所為,但是作為母女,我們缺失的情感紐帶是補不回來了。給我的孩子寫書,雖然自傳不可能完全客觀,但是我想告訴他們我一生的故事和體驗,真實的想法,犯過的錯誤,獲得的成就,隻是純粹的想讓他們對我有更多的了解,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