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故事之二吃飯篇
作者:毛毛媽/爸
前一篇兒子的故事之一睡覺篇裏,跟大家分享了,我們怎樣訓練毛毛自己睡覺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接著毛毛媽和毛毛爸要迎接更大的挑戰:毛毛的吃飯問題。
毛毛生下來時隻有6磅4盎司,體重不到六斤。小的時候他不喜歡吃東西,兩歲以前的體重都低於50%的均值,因此我們對他吃多少非常的緊張。為了讓毛毛得到好的喂養,毛毛媽每兩小時一次,不辭勞苦母乳喂養。一是我的奶水不多,二是毛毛吃的也不快,每次喂奶都要45分鍾,乳頭都給他吸破了,痛的我。。。。
我們那時是絞盡腦汁,總怕毛毛吃不飽,反正是能想到的法子都試了。
• 每次喂完母乳,再給他加點嬰兒奶(formula)。
• 他的脾氣急,嫌吸奶費勁,有時吸幾口便哇哇大哭。媽媽就將奶先擠出來再喂,等於花了雙倍的時間。
• 貴的矽橡膠奶頭一口氣買好幾個,用針頭紮出不同大小的眼,挨個試驗。
• 毛毛爸充分發揮他僅存的數學才能,將毛毛每天的進食量分類記錄下來,弄了一個EXCEL文件,以十天為周期作統計分析。這個文件存在電腦裏,是我們當年做傻事的最佳紀念。
兩個月後,每三小時喂一次,夜裏也隻喂一次嬰兒奶了。四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五個月時,每天喂四次,斷掉夜奶,讓他自己睡過夜。 毛毛一天天長大,對喝奶越來越少興趣。一瓶8盎司的奶他有時喝了3盎司便不再喝了,剩下的倒在小碗裏,一勺一勺地喂。我們象馬戲班的小醜,想法逗他開心,避開他舞動的雙臂。一半奶喂進嘴裏,一半灑了。有次外公喂他吃蛋羹,毛毛一巴掌拍去,碗飛蛋打。
我們慢慢意識到,這種吃飯連喂帶馬戲表演實在是不健康的。父母的角色和責任是提供食物,選擇是否要吃是孩子們的事。劉誌雄說:“在北美物質這麽豐富,從沒聽說過有餓壞的孩子。” 如果孩子明顯表示沒有興趣吃了,大人還一定要再喂最後一口,這樣孩子漸漸有自主意識之後,飯桌便成了雙方爭奪 (power struggle) 的戰場。食物帶給他們的,是不愉快的記憶。
道理大家都知道,做起來卻不容易。在毛毛八個月時我們開始實行‘非強製’進食,兩三月裏麵每天的飲奶量降到300毫升,最少的不到200毫升,一天的飲奶量還不如別人孩子一頓的飲奶量。當然那時已經添加了輔食,但他吃得也不多。結果是短期內毛毛體重沒怎麽增加,但吃飯再不成為令人緊張的冗長過程。兩歲時他的體重已達到50%的均值,而且再也沒有掉下來過。
解決了爸爸媽媽心中的喂飯情結,接下來怎樣讓毛毛吃得健康又營養呢?
請繼續收看:兒子的故事之三營養篇
愛心提醒:他生下就有疝痛(colic),每天傍晚和吃飽之後就哭。後來我們才知道,每次喂完後要放在肩上拍很長時間,直到拍出嗝為止。一個月後見醫生,醫生給開了消氣的藥水,讓我們給他放在嬰兒奶裏喂他,藥水的功用是讓氣容易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