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玻璃的鉛華
(2004-11-04 12:47:30)
下一個
彩色玻璃的鉛華 人在他鄉之八十年代
在哥特式教堂裏, 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彩色的玻璃窗.
教堂裏麵的暗澀光線很容易反襯出玻璃窗的靈光妙影.高高在上火焰結構, 濃彩暗麗的玻璃條塊把光線調度的若離若即, 仿拂有天使在光塵中向上飄去. 前生後世的連接就在光塵的浮動中.
我總是覺得這些彩色的玻璃窗和他鄉的八十年代們有著或許的聯係.
最早和八十年代打成一片是在讀大學的末期. 曾經弄過一個小商店, 賣的是各種拚裝車模.做為促銷的一部分, 在周末總舉辦車模比賽. 專門用鍍鋅板做的摩天輪式樣的跑道, 看著八十年代的小朋友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車型, 馬達, 電池, 車身貼畫的競賽中, 而我則是以主辦者和裁判的身份高與他們, 即符合年齡 , 也符合心態. 我們是兩個時代, 兩個層次.也有點嫉妒, 不是因為羨慕他們的年幼, 而是因為他們的富有, 他們父母的富有,或者說是他們零花錢的富有.
彩色玻璃畫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 如果細心去看, 會發現在各中形狀的玻璃條塊之間有條黑黑的粗線, 是鉛線. 鉛線的斷麵是H形的. 玻璃夾在槽口裏麵, 再加以固定.就可以聯接在一起.鉛線很容易彎曲剪切, 用來連接玻璃塊再好不過. 既便於加工, 也可以在玻璃之間形成線條, 為整體的玻璃床造成圖畫的結構.
如同鉛線的可以任意彎曲, 並很容易把不同的玻璃塊連在一起. 八十年代的弟弟妹妹們出國留學已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剛剛是花開的年齡, 他們就被送到了國外, 父母是工匠, 一定要讓他們和另外的東西連接起來.有了另外那一塊, 才會美麗, 才會不脫離時代.
在國外的八十年代, 畢竟和被鉛線連起來的玻璃塊不一樣. 有時候很容易就脫落了, 不是不想連, 而是連不了. 無法隨了父母的願, 連上了又斷開. 在巴伐利亞的美麗小山村. 有一群八十年代. 就是連上了, 又必須離開. 隻記得當時認識一位可愛的八十年代的小姑娘和與她同樣可愛的八十男友一起,成為那群八十年代的頭. 在機場見到他們的時候, 小姑娘不緊不慢的說|: 我們一定還要回來讀書. 小姑娘的名字非常好聽叫文嘉. 她和她的男友最後好象又回到德國讀書了. 延續了當年因為希奇古怪的手續和莫名其妙的誤差而中斷了的留德學習. 最近的時候, 連接不上的八十年代弟弟妹妹們又突然多了起來, 或者因為沒有APS, 或者因為沒有通過德語考試. 麵臨著離開的問題, 脫離的痛苦. 最不能安慰的還是父母失望的心, 於是他們就要想各種辦法, 一定要讓自己連接上.
有的在跑路途中, 據說在某些國家, 某些地方可以得到某種居留.
有的在想盡辦法, 準備開公司, 辦商店, 此路不通, 尋他路. 條條路都是為了要留下來,連上去.
似乎那些彩色的玻璃並沒有其他連接的方法, 用鉛線固定, 是工匠們找到的最可靠, 最有效的方法. 也不知道, 那些弟弟妹妹們,能否真的另辟捷徑.
即使解決了把玻璃連接上的問題. 要做出一塊美麗的彩色玻璃窗還有許多關鍵的工序.
如何得到彩色的玻璃塊.有兩中辦法, 一是做出大塊的彩色玻璃, 然後根據構圖的需要,分割成不同形狀的小塊. 再把不同顏色的玻璃塊連接起來. 構成一幅大圖案, 另一種辦法是先把無色的玻璃剪成各種條塊, 然後把彩色的細末用水或油塗在無色玻璃上,幹燥, 加熱, 回火成形. 對時機的把握要求非常高. 很是難得.
八十年代的弟弟妹妹們來到他鄉後, 是沒有機會做一塊直接成型的彩色玻璃了.卻如同一塊無色玻璃一樣, 有上色, 幹燥, 加熱, 回火, 的各種工序和度量把握. 其實, 如果真的是一塊無色的玻璃, 道也好了. 可惜, 八十年代的弟弟妹妹們早已經被現代的社會染上了顏色. 而且還不是歐洲的顏色. 所以這種痛苦比玻璃被加熱還要難以忍受. 玻璃要先褪色再上色.雙倍的工序, 十倍的痛苦.
看看他們的變化過程. 我頗有些感慨. 無論是什麽行為. 我都隻能化做兩種心情.
羨慕和嫉妒
羨慕他們的年青, 有多少事情可以踴躍嚐試
嫉妒他們的年青, 有多少事情可以回頭再來.
我們總喜歡說洗淨鉛華,
所謂: 芳澤無加, 鉛華不禦.
誰知道呢, 在這個年代. 我們和我們的弟弟妹妹們卻要盡染鉛華.
希望八十年代的鉛華, 比七十年代的鉛華, 更美麗, 能真正成為彩色玻璃的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