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電郵

打造海外華語多媒體電子旗艦,凸現文化藝術學術高度,觀照漢文化視角,建立首家新移民華裔看美國原始資料檔案館和補充對話體係
正文

《United93》好萊塢首部9/11劇情片-5年後合適敘說了嗎?美國曆史上最大悲劇之1(6402 bytes)

(2007-05-24 05:29:49) 下一個
5年後合適敘說了嗎?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悲劇之1
(6402 bytes)
]

       United 93《93號航班》是好萊塢製作的第一部9/11題材的劇情片,它講述的是2001年9月11號第四架被劫持的飛機---聯合航空公司93號航班上發生的故事。這部投資隻有大約1500萬美元的片子去年4月底開始在全美上映,兩周內的票房就超過2000萬美元。

         來自英國的導演保羅‧格林戈拉斯曾經拍攝過特工動作大片The Bourne Supremacy《至尊伯恩》。在環球片廠為美國媒體提供的公關用錄像帶上,50歲的格林戈拉斯看上去比實際要年輕一些。他介紹說,“9/11事件後不久我就有計劃了,要拍攝一部關於恐怖主義的電影,其中要包括9/11那天發生的大事情。”


        恐怖分子劫持93號航班,原計劃要撞擊首都華盛頓的重要目標。但是,飛機上的乘客奮起反擊,與恐怖分子展開搏鬥,最終以全體乘客和恐怖分子同歸於盡為代價,避免了更為慘重的損失。


        9/11事件作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人們會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敘說。問題是,悲劇發生5年以後,現在到了合適的時候嗎?這是導演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挑戰:93號航班上那些死難者的家屬是否願意。格林戈拉斯發現,每一個家庭都願意,他們都提供了幫助。



        肯尼‧蘭克是乘客路易斯‧蘭克的弟弟。他說,“親人們會一直活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替他們發出聲音。我希望觀眾們看完電影、了解到乘客和機組成員的故事以後會變得更堅強。”

        埃裏森‧範德涵的媽媽當時在93號航班上。按照她的理解,整個故事應該強調堅持信念,永遠不要被恐懼打倒。去做每一件可能的事情,直到不可能為止。

這是93號航班上的死難者給人們的啟示。




        導演格林戈拉斯希望觀眾們能夠看出來,這部電影是一群嚴肅的人在以嚴肅的方式講述一個非常困難的故事,這都是因為事件巨大的悲劇性。他力圖避免給人們造成印象,那就是利用9/11來達到一些不太合適的目的,比如名利雙收。


故事開始,2001年9月11號清晨,新澤西州紐瓦克國際機場看上去又要開始再平常不過的一天。聯合航空公司93號航班的機組人員做好了準備工作,即將起飛前往舊金山。除了混入乘客中的4名基地恐怖分子外,誰也不會想到這會是他們此生的最後一次旅程。飛機起飛不久,紐約世貿大廈已經遭到恐怖襲擊。

坐在頭等艙的恐怖分子開始劫機行動以後,在混亂中殺死了兩名飛行員。經濟艙的乘客很快意識到發生了劫機事件。

最初的恐慌過後,一些乘客開始通過手機與地麵聯係,得知了世貿遭到恐怖襲擊的消息。他們判斷出自己正在經曆的是又一起自殺式撞擊行動。經過短暫猶豫和爭論,乘客們達成一致意見,勇敢地向恐怖分子發起了反擊,最終阻止了恐怖分子的計劃得逞。93號航班墜落在賓夕法尼亞中部的叢林深處。


        導演在情節設置上非常精細,空間調度流暢自如,每一個鏡頭都試圖展現當時驚心動魄的場麵。長景頭的使用特別出色,幾乎實時呈現了93號航班上的故事,單一鏡頭長達30多分鍾。

“93號航班”沒有使用電影明星。為了增加片子的紀實效果,導演倒是使用了不少群眾演員。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官員本 ‧斯林尼在片中出演自己,當時是他首先提議暫時關閉美國領空。

當然,《93號航班》並不是紀錄片,雖然故事基本上以官方的《9/11報告》為基礎,導演仍然需要通過藝術創作再現這出悲劇中的細節。基於這個事件的曆史意義,加上導演創造性的闡釋,《93號航班》已經贏得了不少好評。雖然一定會聽到不同意見,但我想底線還在於片子清楚地表達了對自發性勇敢行為的尊重。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原創)Your life will be so hard:切尼女兒..love in Brokeback Mount
• feb18-may14the phillips collection
• Wallace to Stop Being '60 Minutes' Regular
• 一位海歸SNOW回流的故事 04年9月木然 原載《星星生活》
• 從倫勃朗的一副名畫談開——關於女性的乳房保健和乳腺癌有關知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