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電郵

打造海外華語多媒體電子旗艦,凸現文化藝術學術高度,觀照漢文化視角,建立首家新移民華裔看美國原始資料檔案館和補充對話體係
正文

被解雇後的奇跡--百萬富翁的發家史

(2006-03-10 02:38:23) 下一個
百萬富翁的發家史

06年3月6日

在我們搞生物科技的華人圈子裏,提起老周沒有不知道的,關於他的發家史也都耳熟能詳。老周是六十年代的台灣留學生,在美國拿了博士學位之後,到一所著名大學做博士後.在做博士後期間,老周發現有一種新的細胞株可以產生一種很有價值的抗體,可是這一切都是屬於學校的,老周什麽也得不到。他於是想出一條妙計,謊稱學校的冰箱不小心斷電,細胞株化凍,全都死了。實際上他把細胞株轉移到自家冰箱裏,就靠著它,又叫了幾個科學家合夥,在自家車庫就開始創業了。

 

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就在外麵租了房子,又招了許多人。他從來不招美國人,專門招那些剛畢業,沒有經驗,又急著解決身份問題的中國留學生,把他們的工資壓得很低,還常讓他們加班。他的公司福利很差。我曾經去麵試過他的公司,我還記得當時的情形,十幾個人擠在一個又髒又破的實驗室裏,隻有一台電腦,一部電活。員工們連自己的辦公間都沒有,他說不需要。午餐室小得轉不開身。他給開的工資比市場價低很多,當時我沒有找到其它的工作,但是我也不願意在這裏做。我的另一個朋友在一家大公司做臨時工,被他挖角過來,開始工資付的是市場價,三個月之後卻要給人家減薪,人家當然不幹,立馬走人了。不過老周從來不發愁找不到人,每年新畢業的學生多著呢!尤其是那些博士生,找不到別處,隻好呆在老周這裏,賺取一些企業界的經驗。隻是他這裏從來留不住人,人員總是走馬燈似地換,但公司贏利還是越來越好。後來老周覺得自己老了,幹不動了,把公司賣給了一家美國大公司。他如今正在自己的百萬豪宅裏安度晚年。不管怎麽說,老周的公司還是成功的。這些年來,一些美國公司都倒閉了,老周的公司卻還屹立不倒,而且生意不錯。有趣的是從他公司出來的幾個科學家都選擇了自行創業,也都很成功,想來老周的發家史給了這些人不少啟示吧!

 

被解雇後的奇跡


明報副刊 2006年3月8日

老於本來是在一家華人生物公司當科學家,他負責研究如何降低放射免疫診斷試劑盒的背景讀數。他有一套絕活,可以用他自己研製的試劑把背景讀數降的很低,大大提高了試劑盒的靈敏度。老板因此大發橫財,老於不甘心錢都被老板賺去,就自己也偷著在外麵賣,後來被老板發現就給開除了。

 

在美國,被裁員沒關係,還能找到工作,被開除可就難了,哪裏也不會要你,連推薦人都不好找。他在四處碰壁之後決定自己在家創業,車庫就成了他的實驗室。第一年他賠了很多錢,第二年他還是賠錢,但賠的少了,第三年他打平了,第四年他開始賺錢。憑著自己技術上的絕活,他做的試劑盒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他的公司規模也越來越大。他租了辦公室和實驗空,大批量生產自己的產品。為了降低成本,產品的硬件都是在中國生產,試劑的分裝和質量監控在這邊。他知道,一個有生物專業文憑的人薪水不低,他可付不起。於是他就去唐人街衣廠找那些女工,手把手教她們做實驗。反正他這裏都是重複性的工作,隻要心細手巧就夠了,不懂生物也沒關係。那些女工也樂得為他做。這裏的活比衣廠可輕鬆多了,出糧也準,不會拖欠工資,他付她們8美元一小時,比衣廠付的2.5美元一小時強多了。後來她們知道別的公司做同樣工作的人工資比她們多的多,就吵著要他加錢,他也有詞:“你們英文不好,也沒有相關文憑,怎麽能和人家比?”錢雖然沒給加,但是老於每星期五給她們免費午餐。老於很會討價還價,總能用最低的價錢買來最好的食物,比如吃中餐,他能讓餐館附帶送水魚湯。這招果然很靈,女工們被喂得很滿意,很少再吵加工資的事了。老於的公司越來越有名,終於給一家著名的大公司相中,以不菲的價格買走。老於在最好的地段買了棟三百萬美金的豪宅,他信心滿滿地說,他正在籌建下一個公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