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海雪影

(2025-11-13 05:26:50) 下一個


                      香 海 雪 影

                          芮麟

      引言:先父芮麟(1909--1965),1925年12月26日該篇毛筆字寫成的初稿,文革劫後,發現尚存筆者國內家中未被焚毀。這是他1926年17歲時的處女作,在《無錫新聞》副刊《藝海珠塵》上發表,已百年。建國後,他也是被現代文壇長期遺忘的一名過客。

      筆者衷心感謝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資料研究的學者陳子善、蔡翔先生,在新的時代背景與研究視角下,將該文與先父1935年的《萬山雪照一燈明》兩篇散文,從文學資料故紙堆中發掘出來,與魯迅、梁實秋、沈從文等同代作家的名篇一起,輯選入《雪——中國現代經典美文書係》一書,2007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版行。因先父背景資料在一個甲子的時代變幻中缺失,及某些人所共知的大環境所限,他早年的人生業績,鮮為人知。由於《雪》書裏,未對所選之文注明出處,亦無作者簡介,隻是語焉不詳地略過,殊有遺憾。

      從先父二十年代末期至1948年間他出版發表的作品自述,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及滬、寧、杭、錫、汴、渝、青等地多處圖書文史資料保存中可知,這篇處女作1930年已集入他的《自然的畫圖》單行本,在無錫版行;1934年該文在《無錫導遊》書中,又名《梅園遊記》;1985年他於“城頭變換大王旗”時的“政治嫌疑案”被撤銷正名後,筆者2005年有幸將該篇輯入其《神州遊記(1925--1937)》一書,於上海古籍出版社版行;2016年筆者將該文與先父的其它數十篇散文,另輯入《芮麟山水情緣》,由北京的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版行。先父的文壇留跡和在民國文官考試中的獲獎史料等,從穀歌詞條檢索及民國考試院檔案館中,皆可獲詢。

       在中國文苑,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先父曾是國內文藝作品的評論者和文學作品的熱心創作者,1931年4月,上海《讀書月刊》曾將父親列視為“國內著名文藝理論家”之一,而名彰;在履行全民族抗戰使命中,他作為文學藝術和民眾教育的呐喊者,是以身禦敵的行動者,文壇曾留有點滴創作。其後半生,被滄桑歲月磨蝕,噩運摧殘,時勢湮沒,卻未被俗風陋習熏染,未曾趨炎附勢,追逐虛榮,曲意逢迎與合汙。作為一名走進現代曆史的詩人作家和五十年代的中學教師,他在內憂外患的莽蒼蒼行之跡,有過重大轉折,但其信守不貳,傾注情感,付諸摯愛的惟一,依然是飽受苦難的祖國,是被中華民族長嘯雲天,浴血奮戰,拯救過的悲運祖國,是生育養育炎黃子孫千秋萬代,渴望和平民主及光明的華夏祖國,而無其它!

      先父是上世紀國難時期以“勤將山水化詩媒”而馳譽中國現代文壇,1946年獲得國民政府頒抗戰勝利勳章的詩人作家,其抗戰詩集《莽蒼蒼行》同期獲考試院頒優等獎留史,又確是長期夾擠在台海政治板塊罅隙中既未南渡,又未北歸的一名被忘卻的冰海浮沉者和隱逸求誌者,是那個曆史時代裏特立獨行的一名愛國文化人。

      為使當今海內外讀者能鑒賞到中國現代文壇近百年前的些許散文,筆者茲將該文及《萬山雪照一燈明》兩篇先人昔日作品,繼續在文學城網站,以博文史料形式敬獻與致禮 ——芮少麟。


    《雪——中國現代經典美文書係》一書的編輯例言

      中國素來是一散文大國,古之文章,已傳唱千世。而至現代,散文再度勃興,名篇佳作,亦不勝枚舉。散文一體,論者盡有不同解釋,但涉及風格之豐富多樣,語言之精湛凝練,名家又皆首肯之。因此,在時下“圖像時代”或曰“速食文化”的閱讀氣氛中,重讀散文經典,便又有了感覺母語魅力的意義。

      本著這樣的心願,我們對中國現當代的散文名篇進行了重新的分類編選。比如,春、夏、秋、冬,比如風、花、雪、月……等等。這樣的分類編選,可能會被時賢議為機械,但其好處卻在於每冊的內容相對集中,似乎也更方便一般讀者的閱讀。

       這套叢書將分批編選出版,並冠之以不同名稱。選文中一些現代作家的行文習慣和用詞可能與當下的規範不一致,為尊重曆史原貌,一律不予更動。考慮到叢書主要麵向一般讀者,選文不再注明出處。由於編選者識見有限,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因此,遺珠之恨也將長在。這些都隻能在編選過程中逐步彌補,敬請讀者諸君多多指教。

   
《雪——中國現代經典美文書係》一書的目錄

  雪                                 魯迅             1
  雪                                 梁實秋          3
  雪                                 沈從文          6
  雪                                 魯彥            15
  雪天                              蕭紅            20
“大雪”這天下了大雪      冰心           23
  雪窗斷想                          柯靈          25
  雪                                   趙清閣        27
  雪的回憶                         李輝英        30
  雪                                   繆崇群        32
  雨雪之懷                         彭燕郊        34
  雪                                   蕭炳實        37
  盼雪                                張煒            42
  雪的話                             羂索           45
  給心房下一場雪               劉心武         48
  雪夜                                鬱達夫        51
  雪夜                                石評梅        56
  雪夜                                畢基初        60
  春雪                                孫福熙        61
  飛雪                                蕭紅            63
  春雪                                劉白羽        66
  初雪                                尉天驄        70
  雪晴                                沈從文        75
  春雪化時                         鮑爾吉·原野  82
  夏雪                                黃國彬         90
  雪畫                                劉成章         94
  雪晚歸船                          俞平伯        101
  我喜歡下雪的天                冰心          103      雪夜                                 馮至          105
  柚子樹與雪                       施蟄存       109
  雪                                     張秀亞       111
  雪夜有佳趣                        思果          114
  雨夾雪                              劉心武       118
  雪之舞                               邵侗          122
  聽雪記                               毛錡          125
  香海雪影                            芮麟          130
  陶然亭的雪                         俞平伯      135  -西湖的雪景                          鍾敬文       141
  風雪華家嶺                          茅盾          148
  萬山雪照一燈明                   芮麟        153  
  陝北的彩雪                         毛錡         157
  赤道雪                                楊朔         161
  雪山情                               劉白羽       171
  陽關雪                               餘秋雨       174
  北莊的雪景                         張承誌       179
  雪的沂河                             阿英         186
  我可愛的雪鄉                       阿成         189
  鄉雪                                     楊明顯     195
  岑寂與風雪的俄羅斯             李公明   199  

 

                                                 香 海 雪 影

                                                      芮麟

       乙醜冬至前三天,恰遇大雪,我同了幾位朋友,踏雪到梅園去看雪景。雪裏的梅園,別有一番風味。可惜我描寫的本領不高,不能把當時的真相曲曲傳出,隻記了這篇流水賬。
 
    “雪啊!……雪啊!”一陣駭異而帶喜歡的聲浪,驚起了懨懨未醒的我,放眼一望,果然白茫茫一片模糊:疏疏的柳條和枯黃的葉兒,都妝成銀枝玉葉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這樣興奮地立在樓窗邊,欣賞大自然間光明、溫柔、祥瑞的景象。早餐後,雪花越下越大了;那癲狂也似的粉蝶兒,密密層層,團團片片,風推雲湧般撲向地麵上來;不料這漫天飛絮,竟鼓起了我們踏雪探梅的清興。當時結合了六七位同誌,個個精神抖擻,預備和風雪交戰。雖然各人頸裏都圍著手巾,但是無情的冷風,還是呼呼地向麵上刮來;而偏慣弄人的粉蝶,仍舊不住地向頸裏直鑽。平時崎嶇難行的馬路,現在給雪花輕輕地填平了;雄偉俊秀的龍山,罩著一件縞素舞衣,因雪花的飄動,銀光閃爍,也似乎在那裏微微舞蹈似的。田裏青蔥的麥苗,覆著潔白的雪花,更加雅美,簡直把我們幾個清遊徒陶醉了。

       春日的梅園,杏雨飄梅,多麽美麗啊;夏日的梅園,熏風拂荷,多麽爽暢啊;秋日的梅園,霜菊飛黃,何等幽逸啊!今日的梅園,卻不同了:蒼山覆雪,明燭天南,雖沒有春日的紅杏,夏日的綠荷,秋日的黃菊,但依舊美麗、爽暢、幽逸,正所謂總四時的勝景於一朝了。我們狂歌嗚嗚,深深的空山,寂寂的梅園,暫時給我們變熱鬧了。幾十隻野八哥,聚在蒼翠的冬青上,弄它們的如簧之舌,似乎領略了大自然的款款深情,在那兒歌頌自然之美般的。我們到處都見杈椏錯落的梅樹,但還含苞未放。這時雪下得慢慢兒小了,忽有位同學拿了幾枝梅花,笑盈盈地走來說:“梅花開了!”我們很覺奇怪,想到這樣冷的天氣,梅花哪會開呢?大家便跟他走,果然籬邊有臘梅三四枝,寒梅幾枝,也都開著滿滿的花兒,暗香浮動,時時同飛絮送到我們的鼻管裏來。梅花本是百花的先鋒,現在這幾株梅花更是先鋒隊中的先鋒了。“此花自信無輕骨,不向春風乞笑憐。”二句把梅花的冰肌玉骨和衝寒冒雪的精神、氣節,描寫得淋漓盡致了。昔人詩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又去“有梅無雪不精神”,可見古人總將雪與梅相提並論的。單梅固然寂寞,單雪也覺掃興,現在梅雪都有,我們竟得流連在這“別有天地非人間”的仙境,享受清福,正是天假之緣了。

       誦豳堂側的楓林,前星期我們來的時候,葉兒被夕陽照了,紅得和火燒一般;現在刮了幾天風,楓葉都掉在牆角,積成厚厚的一層,上邊蓋著雪花,好像一條棉被。遠望太湖,但見滿眼迷茫,既看不見濁浪排空的雄壯氣概,也看不見水波不興的秀麗景象。因為大自然間的一切,都給雪花攪亂了。湖邊峰巒接連著雲霞,雲霞也接連了峰巒,幾乎沒有區別;但是雲霞的距離畢竟遠,顏色比較的淡些,峰巒的距離畢竟近,顏色比較的深些,所以雖在這漫天風雪的時候,約略還可辨認;倘使遠遠地望去,便覺模模糊糊一片,真的不能指出哪是峰巒,哪是雲霞了。浩浩無際的湖麵,好像一張白紙,那大小的風帆和遠近的山峰,就如紙上的畫圖;湖心裏的船篷,粗粗一看,竟是緊貼在峰巒的半腰裏,構成一帶白光。我平時看見圖畫上,往往湖裏的船篷,畫在湖邊的山腰裏,我總有些懷疑,現在看了這幅自然的畫圖,便恍然大悟了。湖邊的獨山,高低和我們所處的地位差不多,好像案台一樣排列在麵前;到此遠近幾十裏的風景,已一覽無遺了。誦豳堂裏的對聯,都是平日看慣了的,本沒有什麽特別引人的地方,但是今天因有潔白的銀雪和破雪而開的寒梅,所以感想也仿佛有些不同。我們愈走愈高,而所見的風景也愈奇愈妙,到小羅浮時,覺得群山環拱,已置身於淩虛禦境了。“到此已窮千裏目,誰知方上一層樓”,我們在誦豳堂時,自謂四周的景象已一覽無遺了,哪知到此卻另有一番勝概啊!到招鶴亭,地位已是極高,幽美的風景,滿眼呈前,可是那無情的風和無知的雪,相逼刮到臉上和頸裏,叫人不可久留,於是我們便和親愛的仙境告辭了。一線的驕陽也已從雪縫裏慢慢兒透出和暖的光輝來,這時各人的心田裏,充滿著快樂、幽逸、超脫的念頭,至於憂慮、煩惱、悲憤的心理,早已與雪俱化,消歸九霄雲外了。

                        
                                                                                   1925年12月26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