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立

阿立,杭州人,理工男,浙江大學工學學士、碩士,美國肯塔基大學博士。 近幾年在海外中文網寫些回憶、隨筆、遊記和詩詞曲,筆名杭州阿立。
個人資料
正文

聯邦法院陪審記14 捷運一回生二回熟

(2025-10-23 04:43:15) 下一個

聯邦法院陪審記14 捷運一回生二回熟

杭州阿立

2025年10月23日

書接上集《聯邦法院陪審記13 通勤受罪捷運可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10/14981.html

2025年3月3日,星期一。

今天第一天去法庭,保險起見,6點出頭就出發。到了BART車站,進入停車樓,棗紅馬免曬。

停好車,先手機打開BART app,選擇棗紅馬、當天停車、確認付款(3刀),搞定。

刷卡進站,老年優惠,單程車費不到4刀。來回車費加停車費也就10刀多一點。

聯邦法院陪審員每天的通勤補貼比加州州法院的多,不用自己掏錢、還有盈餘落腰包。

阿立注:法院不管你如何通勤,開車、坐捷運、搭便車、拚車。。。補貼都一樣,按通勤距離遠近決定。通勤距離(英裏)不按實際住址,而是你所在城市的市中心到法院的距離,由穀哥地圖(Google Maps)計算。

閑話休提,言歸正傳。

進車站,直奔樓上月台。看清楚哪個方向往舊金山(San Francisco),坐下等車。

站台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電子顯示屏,及時更新:下一班捷運還有幾分鍾進站、第二班捷運還有多少時間進站。。。

懶得看視頻?

站台上有廣播,不斷告知往哪個方向的下一班捷運還有幾分鍾進站。

對麵的捷運到站了:

淩晨車廂空蕩蕩:

沒多久我們這邊的捷運來了。

車廂裏也很空,座位隨意挑。總體感覺很幹淨,不錯。

絕大多數時候,捷運都在地麵上。快到麥克阿瑟(MacArthur)時,捷運在地下走了,跟中國的地鐵似的。一路經過19街/奧克蘭,再到12街/奧克蘭市中心,捷運始終在地下。

到了奧克蘭市中心,下車。要根據出口方向選擇往哪走:

往左去?

往右去?

直接上樓梯?

事先沒做研究。上周四來選陪審員時,在市中心停車庫我是往12街方向出口走的。想當然,今天也往12街出口走去。

出去之後不知該往左拐?還是往右拐?

路上走來一位西裝革履的上班族砂鍋(帥哥)甲,趕緊請問:“聯邦法院往哪裏走?”

砂鍋甲稍一尋思,一指右方:“往這邊走。”

謝謝,三克油!

走過一條街了,不對啊?

再請問另一位砂鍋乙,聯邦法院往哪走?

砂鍋乙:“聯邦法院?不知道啊。”

我把聯邦法院的地址給他看。

砂鍋乙:“哦,13街,你走反了。掉頭。”

啊?

謝謝,三克油!

幸好早早出門,時間寬裕。走到法庭門口,還不到7點半。

法庭上班第一天留待下集再說。。。

這集專寫捷運,從一回生到二回熟。

下午4點半不到白爺爺就放我們陪審團下班了,他要和控辯雙方繼續溝通、討論(不浪費我們的時間)。

到了法庭出口處,詢問法警:“坐BART怎麽走?”

法警:“很方便。出去走到我們整幢聯邦大樓的中間,馬路對麵的步行街一直往前走。走到移動電梯處,往下去就是捷運入口。”

謝謝,三克油!

下班時間,奧克蘭又是捷運中轉樞紐之一,乘客不少,座位沒空,但沒有前胸貼後背似的擁擠。過了幾站下車人多,上車人逐漸稀少。沒見有人見空位就搶,而且無論男女,老美、小美,喜歡站著的蠻多。我就名正言順的坐下了。

此後天天如此,後麵幾站我都有座。有時白爺爺放我們早下班,奧克蘭上車就有座位。

尖峰時刻,上周四陪審團選拔,奧克蘭開車回家2個多小時。現在捷運40分鍾左右就到了。輕鬆、舒適,太爽了。

2025年3月4日,星期二。

昨天問得清楚,今天胸有成竹。

捷運到了12街/奧克蘭市中心站。出來直接登樓,有指示牌“前往13街”。

樓梯要轉好幾個彎,上麵一層還是捷運站台(回家時就在這層)。再上一層樓,才是地麵出口。

出了車站,回頭拍一張奧克蘭市中心捷運站:

移動電梯往上:

步行街:

步行街兩邊有些小商家、米國農民小吃、小資咖啡之類,我沒興趣細看。

街對麵就是聯邦法院所在的聯邦大樓:

Ronald V. Dellums Federal Building(羅納德·V·戴勒姆斯聯邦大樓):

大樓左側是郵政局:

大樓右側是聯邦法院:

Donald.P.McCullum(唐納德·P·麥卡勒姆)雕像:

唐納德·P·麥卡勒姆是舊金山灣區司法正義3先驅之一。具體事跡有興趣的朋友可問穀哥。我就不羅嗦了。

進法院了:

。。。

法院陪審下集開始寫。

下班後,步行回到奧克蘭市中心捷運站。

又見舊金山灣區捷運聯絡圖: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下集《聯邦法院陪審記15 陪審團黃白相間三缺一》: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