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欣賞(07-12)
(2025-01-21 11:09:25)
下一個
此課程來自“ The Great Courses”
https://www.thegreatcourses.com/courses/how-to-listen-to-and-understand-great-music-3rd-edition
如有興趣可以網購, 或查詢本地圖書館, 或加入 “The Great Courses Plus”
這是我學的第一門”The Great Courses”課程. 因為講的是音樂欣賞, 必須聽或看. 好在很多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有這門課(CD或eLibrary). 注意公共圖書館裏的CD可能是這門課的第二版
第一次聽這門課時可能聽到一半時覺得聽不動了. 可能是前麵內容沒有消化好, 可以放一段時間再從頭聽, 讀一下課程附帶的參考書(guidebook), 或者記一點筆記(重要的定義和理念)
非專業人士的學習筆記, 難免有誤, 請指教
第七課 巴洛克時期簡介
音樂的巴洛克時期(1600-1750)
這一時期的藝術和音樂特點是華麗, 裝飾性強且往往非常細膩
巴赫(J.S.Bach)為代表的作曲家創作的音符豐富和絢麗的複調音樂
巴洛克音樂反映了知識(Intellectual)和社會趨勢
理性思考與邏輯
科學理論爆發的年代 - 伽利略, 牛頓
崇尚對稱和控製自然
奔放的情感與係統性知識控製的矛盾
巴洛克時期的奔放(extravagance)對比文藝複興時期的克製(restraint)
代表作 - Purcell的歌劇 “Dido and Aeneas” 中的詠歎調 “Dido’s Lament” (1689) - 重複下降的低音, 葬禮進行曲的節奏,陰沉的小調(minor key)
巴洛克藝術華麗而奢華
絕對皇權 - 法國的路易十四
法國序曲(French overture) - 路易十四的宮廷作曲家Jean-Baptiste Lully發明
第一部分 - 寬廣的音階, 緩慢的節奏, 以及長-短節奏
第二部分 - 模仿複調(imitative polyphony), 較快的節奏
代表作 - Handel “Water Music” (1717)
第八課 巴洛克音樂的風格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社會趨勢和事件
著迷於個人情感的實質和力量
科學發展 -> 強調邏輯與控製
樂器音樂(無人聲)的出現 - 巴洛克音樂的結構發展到了不再需要文字或人聲來創造音樂表達
關於音樂聲音的名匯
音樂是聲音沿時間安排(sound in time)
音樂時間是節奏(rhythm)的某些方麵
西方音樂的大多數聲音是我們可以唱出的離散的聲音(discrete sounds)
基頻(fundamental frequency) - 聲波頻率
音高(pitch) - 某一可唱的頻率
音色(timbre) - 基於不同樂器
音符(note) - 單一的音高, 音色, 和時長的組合
旋律(melody) - 任何連續的音高
動機(motive/motif) - 簡短的音樂片段, 發展成旋律
主題(theme) - 一段音樂的主要音樂主題(primary musical subject matter)
曲調(tune) - 可歌唱的難忘的一段旋律, 有起始, 中間, 結尾
結合旋律(Conjunct) - 相鄰音符之間的音程小
分離旋律(Disjunct) - 相鄰音符之間的跨度大
同時演奏的旋律之間的關係
單調(monophony) - 隻有一個旋律
複調(polyphony) - 同時演奏多個同等重要的旋律
模仿複調(imitative polyphony) - 嚴格地或不嚴格地演奏相同的旋律, 一個聲部滯後另一聲部
非模仿複調(non-imitative polyphony) - 多聲部不同旋律, 但同等重要
主調(homophony) - 一個最重要的旋律和其它伴奏旋律
器樂音樂的發展
音樂語言被規範化(codification) - 節拍和速度, 平均律調音係統, 大調和小調(major/minor), 功能性和聲(harmony), 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
第九課 意大利音樂和德國音樂
對比兩部十九世紀音樂作品
Rossini, The Barber of Seville (塞維利亞的理發師) - 意大利音樂娛樂意味豐富
Beethoven, Symphony No.5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 德國音樂作為隱喻(metaphor)和強化表達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不僅僅指民俗(folkish)
一般指在音樂會用民間(folk music)或民族音樂(ethnic music)做素材
也可以指語音, 民族性格(national character), 或集體心態(collective mindset)在音樂中體現
作曲家創作的旋律很大程度上基於音樂要表達的語言(聽眾的語言)和作曲家自己成長過程中使用的語言
拉丁語包含平滑的長元音和很少尖銳的輔音或爆破音
中世紀盛期出現的世俗音樂和通俗音樂(vernacular music)在越來越注重表達的文藝複興時期裏快速發展
1500年前, 意大利是歐洲的音樂中心
意大利語接近拉丁語 - 容易繼承拉丁聲樂(vocal music)的花唱和拖長的樂句
牧歌的成熟使意大利語, 替代了拉丁語, 成為文藝複興時期的聲樂語言
意大利巴洛克音樂風格在1650年之前占據了牢固的地位
拉丁語聲樂和宗教聲樂的產物
相對法國音樂的裝飾複雜性和德國巴洛克音樂的複調與和音複雜性(harmonic complexity), 有旋律和結構的直接性特點
意大利歌劇演變出以後400年的重要管弦樂類型(orchestral genres)
交響曲(Symphony) - 源於意大利歌劇的序曲
協奏曲(Concerto) - 歌劇的器樂改編
宗教改革推動歐洲音樂的進步
新教的宗教音樂包括德語宗教歌曲 - 尤其是合唱曲(chorales)和讚美詩(hymns)
新教教堂接受樂器音樂 - 和聲樂一樣可以鼓勵宗教虔誠
德語的語言特點決定了德國音樂不同於意大利音樂 - 通常是音節性的(syllabic), 每個音節一個音高(one pitch per syllable)
新教的讚美詩成為德國文化的核心之一
第十課 賦格(Fugue)
賦格可能是巴洛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形式
把一個音樂主題在模仿複調環境裏係統性地開發
大鍵琴和賦格完美地融合
代表作 - 巴赫(J.S.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賦格的鑒賞和結構
通常隻有一個音樂主題 - 在賦格中習慣上叫“subject” (而不是叫“theme”)
音樂主題被分解, 調整, 和重新組合(be dissected, manipulated, and reintegrated)
三個組成部分
呈示部(Exposition) - 多聲部依次介紹音樂主題. 每個聲部介紹後開始用互補旋律(complementary melody)伴奏
插曲(Episodes) - 再現部之間的調節轉變(modulating transitions)部分
再現部(Restatement/Recapitulation) - 插曲後, 某個聲部在新的調(keys)上再次演奏音樂主題
巴洛克時期的調音係統
好律調音係統(Well-Tempered tuning system) - 近似平均律調音係統,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的調音係統
平均律調音係統(Equal-Tempered tuning system) - 1850年以後的標準調音係統
第十一課 巴洛克時期的歌劇(一)
歌劇和其先驅
歌劇 - 將場景, 動作, 文學戲劇和連續的音樂融為一體的舞台表演
西方歌劇的先驅 - 古希臘戲劇, 中世紀禮拜劇(medieval liturgical dramas, 演繹聖經故事的戲劇)
歌劇起源於文藝複興晚期音樂的表達力和探索
古希臘戲劇表達力 - 應該是唱的, 不僅是說
牧歌作曲用文字描繪(word-painting)的方式表達文字含義
文藝複興時期世俗舞台戲劇的湧現
文藝複興晚期意大利多幕戲劇之間的音樂(Intermedi/Intermezzi)
到1580年, 幕間音樂演化成為戲劇演出包括音樂
代表作 - Emilio de Cavalieri “Dalle Più Alte Sfere” (1589)
獨唱演員的精湛的技藝比複調牧歌更能提供即時性, 親密性和情感直接性
佛羅倫薩同好會(Florentine Camerata)是一個典型的文藝複興時期的“知識分子俱樂部”
認為古希臘戲劇一定要歌唱的
文字描繪和多聲部複調, 例如牧歌, 過於複雜且不能真正表達情感
音樂表現力的三個推論
歌詞一定要清晰易懂
歌唱一定要自然(natural declamation)
聲樂旋律要表現角色當時的情感
流傳至今的最早的歌劇歐律狄斯(Euridice)由Jacopo Peri 作曲 - 1600年在佛羅倫薩首演
三種歌唱方式輪流
類似牧歌的小合唱 - 仿古希臘
簡單的插曲 - 在動作場景(action scenes)之間或結束, 過渡時段
宣敘調(Recitative) - 角色對話或表演中,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第十二課 巴洛克時期的歌劇(二)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是巴洛克時期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威尼斯聖馬克教堂的唱詩班指揮(Choirmaster)
對文藝複興時期的牧歌, 威尼斯多聲部合唱作品, 洛克時期的歌劇同樣嫻熟
他創作的19個歌劇中的6個流傳下來了
例如Orfeo” (1607) 和 “The Coronation of Poppea” (1642)
雖然隻有宣敘調(recitative, 沒有詠歎調), 也足以令人感動
詠歎調(Aria)在早期巴洛克時期歌劇出現
曲調(tune)的概念
詠歎調發展為一種音樂獨白(soliloquy) - 故事時間停滯, 角色反思或表達感情
到1660年, 歌劇的必需部分發展成熟
宣敘調 - 故事情節和對話, 弱旋律表達, 隻有低音伴奏
詠歎調 - 思想或感情, 強旋律表達, 樂隊伴奏
代表作 - Henry Purcell 的 “Dido’s Lament” (1689)
十七世紀裏歌劇逐漸成為大眾娛樂方式
1637年第一座公眾歌劇院在威尼斯開業
為了商務成功可能會放棄某些戲劇性和音樂性品質
從大約1660年到18世紀中葉, 意大利歌劇藝術成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