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欣賞(01-06)
(2025-01-14 08:53:13)
下一個
此課程來自“ The Great Courses”
https://www.thegreatcourses.com/courses/how-to-listen-to-and-understand-great-music-3rd-edition
如有興趣可以網購, 或查詢本地圖書館, 或加入 “The Great Courses Plus”
這是我學的第一門”The Great Courses”課程. 因為講的是音樂欣賞, 必須聽或看. 好在很多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有這門課(CD或eLibrary). 注意公共圖書館裏的CD可能是這門課的第二版(2nd Edition)
第一次聽這門課時可能聽到一半時覺得聽不動了. 可能是前麵內容沒有消化好, 可以放一段時間再從頭聽, 讀一下課程附帶的參考書(guidebook), 或者記一點筆記(重要的定義和理念)
非專業人士的學習筆記, 難免有誤, 請指教
第一課 音樂是社會的鏡子
為什麽要理解音樂會音樂(concert music)?
音樂是一種通用的非言語(non-verbal)語言(language), 體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社會, 文化, 和美學傳統
重要定義
西方音樂 - 指歐洲傳統音樂
音樂會音樂不是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
西方古典音樂特指具有1750-1827期間風格的音樂
音樂會音樂和流行音樂
音樂會音樂一般比流行音樂更長和含更多信息 - 旋律, 和聲, 節奏, 和形式細節
西方音樂被看作社會的鏡子
作曲家的個人榮譽 - 中世紀盛期作曲家開始署名
作曲家不停追尋新的表達方式
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快, 音樂風格的變化同時加快
這門課學習的角度
曆史, 社會, 政治, 和宗教環境影響作曲家的人生和音樂的風格
代表性的音樂作品
學習音樂詞匯和培養傾聽技巧
音樂詞匯
結合旋律(Conjunct melody) - 相鄰音符的音高也相鄰, 旋律起伏小
分離旋律(Disjunct melody) - 相鄰音符的音高有跳躍, 旋律起伏大
第二課 音樂本源 - 古代和早期教堂音樂
古代 (公元前3500 - 公元500)
隻約40個音樂片段保留至今
音樂史是循環的而非線性的(cyclical rather than linear) - 不能說現在就一定比以前好, 也不能說某一時期就是最好的
古希臘文化
人文主義(humanistic)
音樂氣質觀(Doctrine of Ethos) - 音樂中模擬的憤怒, 和善與愛, 能引起人類有同樣的情緒
音樂增強文字的表達力
古羅馬繼承了古希臘的音樂
墓碑上刻的飲酒歌
羅馬帝國接受了天主教(Roman Catholic Church)
教會成為文化的保存者
神權時代(age of theocracy) - 公元600到1,400
天主教儀式中音樂的方針(Guidelines)
必須讓聽眾感受到神聖和完美的美麗
音樂為宗教服務 - 放棄樂器
杜絕異教影響 - 大合唱, 大調(major)旋律, 舞蹈
第三課 中世紀(Middle Ages)
中世紀
黑暗時代(Dark Ages) - 公元600 - 1,000
歐洲曆史上的嚴峻時期
中世紀盛期 - 公元1,000 - 1,400
天主教會在黑暗時代承傳了文化
素歌(plainchant)作為教會音樂形式
又名格裏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
無伴奏的單音(monophonic)的天主教禮拜式(liturgical)的宗教歌曲
讚美詩(hymn)是用重複的聖歌曲調(chant tune)唱不同的詩節(stanzas)
讚美詩在每日的“時辰禮儀”(the daily “Liturgy of the Hours”) - 不是在彌撒(the mass)時唱的
為什麽素歌/聖詠有宗教效果
單音部清唱無伴奏
結合旋律 - 旋律起伏很小
沒有節奏(beat) - 沒法隨之起舞
中世紀盛期西歐文化逐漸恢複
社會的, 技術的, 藝術的進步
公元900-1000年間, 複調音樂的創作發展
複調 (polyphony) - 同時有多個主要曲調
音樂標注方法(Musical notation, 樂譜)標準化
音樂創作方式由正式作曲(Composition)取代即興創作(improvisation)
作曲程序規則(Rules of compositional procedure)隨之發展
奧爾加農(Organum)成為最早創作的複調音樂
素歌在最低音聲部, 其它聲部裝飾(decorates)和美化(embellishes)素歌
1150-1300年間在巴黎聖母院達到藝術高峰 - 又名古藝術(Ars Antiqua)
花彩奧爾加農(Florid organum) - 低音的素歌被拉長, 上方聲部音符變化多裝飾意味強
巨大的變化發生在十四世紀
羅馬天主教會不再有絕對權力
世俗觀念, 文學, 藝術上升
最具代表性的作曲技術 - 新藝術(Ars Nova), 節律(isorhythm)
節律(rhythm)和旋律音程(melodic intervals)各自獨立
Guillaume de Machaut (c.1300-1377)是新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代表作 “Quant en moy” - 樂器素歌在最低音, 女高音和男高音唱兩首不同的愛情詩
第四課 文藝複興時期簡介
文藝複興 - 重新發現古代(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社會和知識運動(intellectual movements)
人道主義, 地理發現, 古典主義, 宗教改革, 世俗權力和世俗教育, 印刷術, 視覺藝術
音樂美學發展
古希臘的音樂表現力定義 - 歌唱時清晰吐字
不過多花唱(melismatic) - 一個字音(syllabus)不用多個音調(pitches)
技術進步
調音(tunings), 音樂標注(notation), 音調和聲係統(system of tonal harmony), 有和聲伴奏(harmonic accompaniment)的主調音樂(homophony)
Josquin Desprez是文藝複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代表作 “Petite Camusette” - 六聲部模仿複調(imitative polyphony)
第五課 文藝複興時期彌撒曲
彌撒(mass) -羅馬天主教會的主要日常活動
固定部分(Ordinary of the mass) - 五個部分的音樂通常用同一素歌當基礎
變化部分(Proper of the mass)
代表作 - Machaut的聖母院彌撒曲(“The Mass of Notre Dame”)
文藝複興時期三種風格的彌撒曲
固定旋律彌撒曲(cantus firmus mass) - 中世紀素歌沒被改變
模擬彌撒曲(paraphrase mass) - 中世紀素詞被現代化
改變韻奏(rhythms), 增加音調(pitches), 改變音調以合調性(tonal)
代表作 Josquin Desprez的“Ave maris stella”
仿作彌撒曲(Imitation mass) - 基礎不是素歌
甚至可以是當時的流行歌曲
新教改革(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特利騰大公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 - 羅馬天主教會強烈反對文藝複興時期教堂音樂的某些方麵
例如仿作彌撒曲, 複雜的複調(polyphony), 大量使用樂器
Giovanni de Palestrina 拯救了宗教音樂
彌撒曲“Pope Marcellus Mass, Agnus Dei”證明複調音樂可以聽清每個聲部, 符合特利騰大公會議的要求
第六課 牧歌 (Madrigal)
牧歌是意大利世俗音樂的重要類型
牧歌 - 無伴奏的有4-6聲部的世俗音樂
基於各種詩歌(poems), 自由使用押韻格式(rhyme schemes)
複調(polyphony)和主調(homophony)混合
試圖通過文字描繪(word painting)達到詩歌表達效果
當時最勇於實驗的音樂類型
十四世紀意大利著名詩人Francesco Petrarch
為早期的牧歌作曲家提供了詩歌/歌詞
弗蘭德(Flemish)作曲家Cipriano de Rore
詩意的措辭(poetic diction)決定旋律節奏(rhythms of melody)
代表作 “Datemi Pace” (1557)
音調描繪(tone painting)表達意境
後期意大利牧歌作曲家通過文字描繪和旋律/和聲變調(melodic/harmonic inflection)表達
業餘/貴族作曲家Carlo Gesualdo (c. 1561-1613)的代表作“Io Parto”
強烈的半音階(chromaticism), 無功能的和聲, 低調的節奏(cadences)
英國的牧歌傳統比意大利發展晚一些
“Triumph of Oriana” (1601) 讚美女王的25首牧歌
代表作Thomas Weelkes 的 “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 - 精彩有趣, 明顯的文字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