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神秘的心靈(3)- 反應時

(2025-07-08 10:01:12) 下一個

幾個朋友在飯店裏邊燒烤,邊聊天。稍不留意,火苗把燒烤鍋裏的油點燃,燒烤鍋的火團一下子竄起。在座的人們立即從座位上驚跳後退,但有一個人鎮靜地拿起桌子上的鍋蓋壓向火團,把燒烤鍋蓋上。火滅了。

 

飯店裏的燒烤

 

驚恐之餘,人們不停地誇獎那位用鍋蓋壓火的小夥子反應迅速。那小夥子靦腆地答道:“我是外科醫生,我的反應時比較短,反應比較快罷了”。

 

反應時是指從接受刺激到機體做出反應動作所需的時間。就如眼睛看見桌上火苗竄起,視神經把信息傳入大腦,然後大腦發出指令,由神經傳導到手部肌肉,手再作出拿鍋蓋的動作,整個過程的零點幾秒或幾秒時間就是反應時。反應時主要反映人體神經與肌肉係統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曾有外科醫生說過:“當外科醫生最基本條件是反應敏捷,臨危不懼,動作快。”這話有理。在手術中,意外狀況頻頻發生,稍一不慎,一個小動脈破裂,鮮血頓時就像打開高壓水龍頭似地噴射出來,一下子就衝濺到醫生們的臉上。反應笨拙者隻會用手本能地擋著自己的臉往後退,忘記止血任務,而反應敏捷者能不顧自己臉上被濺到的鮮血,趕緊止血。那個瞬間反應充分體現了“反應快”和“反應慢”的差異。醫生的這種反應可導致手術結果的不同。

 

反應時原本是一個物理學概念,即一個係統或一個電路元件從接受輸入信息到輸出已處理的結果所需的時間。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反應時(Reaction time)亦稱“動作反應時”,指從刺激呈現到有機體做出反應之間所需要的最短時間。整個反應過程包括:第一,感受器將刺激的物理或化學能量轉為神經衝動;第二,神經衝動經感覺神經傳至中樞皮層;第三,中樞皮層對信息進行加工;第四,運動神經把中樞皮層發動的神經衝動傳至效應器官;第五,效應器官做出動作應答。

 

許多知識和經驗是可以積累的,經過努力學習、反複練習而獲得。但是,一個人的反應快慢與他的神經傳導有關,是與生俱來的。雖說熟能生巧,但是要達到高速反應,那是難以培養的。有時人心比天高,但仍要量力而行,反應時慢的人再刻苦努力也成不了乒乓球和百米比賽冠軍。

 

為此,在招聘特殊人才時,反應時的測定應該成為一項很重要的生理心理評估條件了。

 

在許多大城市的科技館裏,人們可以發現“反應時測試”項目,有時,測試平台不同部位冒出小猴子的頭,讓人們快速把猴子的腦袋按下去;有時,測試器在牆上不同位置快速呈現亮點,讓人們迅速捕捉這些亮點。各種反應時的測試道理都一樣,讓人們測量一下自己從發現目標到作出反應性動作要多少時間。

 

反應時雖然能夠通過增強反應動機和反複訓練而獲得改善,但是由於有機體的神經係統傳導速度更多地依賴於其生理結構,因而,人體的生理差異在反應時方麵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