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上海朋友剛過70歲生日就去世了。她的去世令我們不得不反思:誰主宰疾病?
這位朋友曆來沒有什麽大病,個性爽直,經常是未見其人,已聞其笑聲。一年多前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她的腹腔有多個大小不同的惡性腫瘤,但她自己沒有什麽不適症狀。據醫生估計,她那些腫瘤已在腹腔中生長好幾年了,沒有任何轉移現象。
就是那次幾小時的例行體驗,把我朋友樂觀的健康人身份改為嚴重病人。隨後,她多次住院,手術,化療,放療,出院後大量服中藥。一年多後,她嚴重腎衰竭死亡。
我在思索,她如果沒有參加那次體驗,今天她還活著嗎?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裏,一個人是否有病主要取決於他的主觀感受。他感到身體不適,他有病痛才是醫學介入的理由。
而現代醫學界,疾病多數是根據儀器檢查和化驗數據來確定個體的生理結構變化或功能異常,儀器和算法成了現代醫學裏“疾病”的主要審判官。疾病可以脫離“病人”的主觀感覺而獨立存在。醫院裏的儀器越來越先進,大數據和機器人的算法越來越精細,結果是各種類型的疾病越來越多地被挖掘出來。
善哉?悲哉?Who knows。
當科學技術給現代醫學插上了騰飛翅膀的同時,也為醫療服務這個行業染上資本的色彩。事實上,診治病人的過程是個巨大的博弈場,參與博弈的人除病人和家屬之外,還有醫護人員、醫療設備公司、生物醫學試劑研發單位、醫用藥物生產商、醫療保險公司、私立醫療服務,等等。在整個博弈場裏利益分配的行規究竟如何,那已經不是病人和家屬所能知曉的事了。
四百多年前,現代科學方法的引導人物弗朗西斯·培根就說過: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