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園

與您分享美好的事物,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正文

2011美加行之三:從費城到華盛頓

(2025-10-05 00:25:10) 下一個

10日(周五)早晨8:15從HYATT 酒店出發,沒多久就來到了費城造幣廠,沒進去參觀,小許在這裏向大家介紹了美國的錢幣,特別是25分的硬幣。1999年後製造的25分硬幣,有很多不同的圖案,正麵華盛頓頭像右下的P表示費城製造。澳洲早已取消了1分、2分的硬幣,最小的硬幣為5分,還有20分、50分、$1、$2 都是硬幣。而美國1分的硬幣還在流通,所以買東西算賬可以精確到1分,不像澳洲常常四舍五入。硬幣有1分、5分、10分和25分,我們搞不太清楚,買東西需要硬幣時,就把所有硬幣放在手心,讓售貨員自己拿。

費城美國鑄幣廠

從1美元開始就都是紙幣,我們見到的有$1、$5、$10、$20、$50和 $100。在硬幣的正麵頭像上方和紙幣的反麵上方都印有“IN  GOD  WE  TRUST ”( 在神裏我們信賴)。不管是硬幣還是紙幣,正麵都是對美國曆史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頭像。導遊告訴我們:紙幣越小,頭像人物越重要。所以,1美元的紙幣上印的是開國元勳華盛頓總統的頭像。因為1美元人們會天天使用,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看到他、紀念他,這跟中國人的觀念正好相反。

接下來到達獨立公園,獨立宮就坐落在這裏,1776年7月4日,傑佛遜總統在這裏寫下《獨立宣言》,4天後自由鍾敲響,為美國的曆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看到很多小學生來這裏參觀,像是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獨立宮

人們排隊等候參觀獨立鍾,遇到很多小學生

獨立鍾

1776年7月伴隨著洪亮而莊嚴的鍾聲,《獨立宣言》首次公諸於世。1783年4月1日,自由鍾的鍾聲又宣告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自由鍾也因此成為了美國獲得獨立,追求民主與自由的象征。在1817年到1846年間,自由鍾上出現了長長的一道裂痕,讓人們惋惜不已。在經曆了多年在多個城市展覽後,自由鍾又回到了費城,在國家獨立公園內靜靜地迎接八方來客。

離開獨立公園開往華盛頓,一路上綠化很好,在車上沿途拍了幾張照片,放其中一張可以為證。

午後進入華盛頓,感覺比昨天更熱,好像是華氏100度以上的。自作多情了一回:Washington gave us a warm welcome.(華盛頓給予我們熱烈歡迎)。這樣想想,就不會怕熱了。

下午2時到達傑佛遜紀念堂,參觀一小時,拍照留念。後又去林肯紀念堂、越戰紀念牆、韓戰紀念廣場、華盛頓紀念碑、白宮、國會大廈和斯密森博物館(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

傑弗遜紀念堂

傑弗遜紀念堂為紀念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而建,1938年在羅斯福主持下開工,至1943年落成。

林肯紀念堂是為了紀念已故總統林肯對美國作出的貢獻──解放奴隸和維護美國統一。美元一美分硬幣的背麵為林肯紀念堂,正麵為林肯側麵頭像。另外,5美元紙幣正麵為林肯頭像,背麵亦為林肯紀念堂。由此可見林肯總統在美國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林肯紀念堂

1963年8月23日,20萬人在林肯紀念堂東階外至華盛頓紀念碑前舉行和平集會,著名的民權運動領袖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紀念堂東台階上發表了《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說。

在林肯紀念堂拍的外景

越戰紀念牆由黑花崗石建成,是為了紀念在1959年到1975年在印度支那犧牲的美國軍人而建立的。由美籍華裔耶魯大學學生林櫻設計,從1442分設計中被選中。此牆全長150公尺,於1982年竣工,紀念牆雕刻著5萬8千多名在戰爭中犧牲或失蹤的美國士兵。

越戰紀念牆

從這書裏按字母順序排列的陣亡士兵名單裏,人們可以知道親人的名字刻在第幾塊碑的第幾行、第幾排 

韓戰紀念廣場

由於剛過了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五月的最後一個周一),所以鮮花依然透著生機,整整齊齊排列在碑牆前,寄托著親友的懷念和哀思。

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

學生們在碑前合影

殘酷的戰爭,奪走了無數無辜的生命。軍令如山倒,他們不得不奔赴前線。誰輸誰贏?誰從中得利?死的大都是平民百姓,流離失所的也是普通老百姓。從戰場歸來是萬幸,但後遺症也不容忽視,正像紫薇園轉載的博文:《戰場歸來》中的母子,他們的境遇是千萬參戰士兵的縮影。人類需要和平,但和平對某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來說,是那麽地遙不可及。為我們現在的和平環境感恩,同時也為那些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祈禱!

華盛頓紀念碑

國會山莊(有些人把這當成了白宮)

這才是真正的白宮

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曆史博物館之一,擁有極為豐富的收藏品,展品多達一億二千萬件,是研究人類及其自然環境的資料寶庫。其展出項目十分全麵,從恐龍化石、模型、各種礦物到美國的印地安文物和海洋生物等等,包羅萬象。展品包括無數保存完好的珍貴的古今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昆蟲和海洋生物的標本,大量珍稀礦物、火星隕石、寶石等,還有一些展廳展示了人類最早的曆史和世界各種文化的發展。由於時間有限,我們有選擇地參觀了幾個展廳。

中央大廳中的野象標本,原重8噸,高約4米。1955年在非洲捕獵,是迄今為止世人所見最大的野象。

我們花較多時間參觀了2樓的礦物珍寶館,觀看許多來自世界各地多種多樣的礦物標本、精美絕倫的首飾配件、奪目璀璨的巨型寶石。每顆寶石都有一個故事、一段傳奇,尤以“希望之星”(The Hope Diamond)藍鑽石的故事最為精彩、傳奇。

這顆藍鑽石,重45.52克拉,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一顆藍色鑽石。這一稀世珍寶,被裝在一個方形的鋼化玻璃罩中,陳放在一個絨布台上,隨著絨布台緩緩旋轉,鑽石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神秘的光芒。

“希望之星”是世上罕有的寶鑽,它透出獨特神秘藍光,非常迷人,曆代皇室貴族以擁有它為榮。但是,這粒世上無雙的寶鑽,卻像給死神下了詛咒,擁有它的皇室、富商,不是王朝敗亡,便是擁有者離奇暴斃。

“希望之星”原名為“法國之藍”(French Blue),在印度被挖掘出來。一六六八年,法王路易十四從一名法國商人手中購入,將之切割製成頸鏈,成為皇室重要珠寶珍藏。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後,遭革命政府沒收,一七九二年被盜,輾轉落入多人手中,至一八三○年被英國富商Henry Philip Hope購得,以他的姓氏命名為“希望之星” (The Hope Diamond)。

“希望之星”被認為是受了詛咒,數百年來均為收藏者帶來惡運,路易十四購入後,法國王朝走向衰亡;英王喬治四世購入後負債累累,幾近破產;Henry Philip Hope家族買入後也遭破產噩運,其後多名擁有者相繼發瘋自殺、吊頸身亡及離奇暴斃。自從紐約珠寶公司Harry Winston一九五八年將”希望之星”捐給自然曆史博物館收藏後,才沒有人因此稀世之寶而死。

華盛頓不但給了我們熱烈的歡迎,用炙熱的氣溫包圍了我們;同時,它又將美麗的藍天白雲呈現在我們的視線中;不僅如此,華盛頓還特別慷慨,所有博物館、紀念館等都是免費參觀的。

當晚入住的酒店周圍有餐飲,所以我們不像往常那樣吃好晚餐再回酒店,而是先回酒店,而後自己去吃晚餐,所以較早到達酒店。7:15PM當我們的旅遊大巴到達MARRIOTT GAITHERSBURG酒店,剛走下旅遊大巴,就發生了一件令人驚喜的事。

到底何事發生?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博文

2011美加行之一:墨爾本飛往紐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澳洲紫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美國好玩的地方很多,澳洲相對較遠,所以住美國的朋友需要下很大的決心才會來澳洲玩。當菲兒來澳洲玩的時候,最好同時玩一下新西蘭。祝菲兒中秋節快樂!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翔實的好文,華盛頓值得一去再去。

什麽時候想去澳洲,就是有點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