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175:第59章:跋扈將軍(1)

(2024-06-14 19:23:36) 下一個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57章:跋扈將軍(1)

皇甫繼勳滅掉魏山魈的土匪窩後大肆宣揚,把殺了幾十個土匪說得像是打敗項羽的垓下之戰似的,要讓全金陵的人都知道他多英勇,恨不得此事傳到國主耳裏,給他加官進爵。

秦弱蘭雖然活著回來,但當她聽說自己還著欠皇甫繼勳五萬兩贖金,差點又昏死過去。她號啕大哭,自己怎麽如此命苦,被土匪糟踐不說,還要榨幹她的銀子,還不如死了的好。

縱然秦弱蘭千般不願意,這錢她也必須得還。這次皇甫繼勳不欠她什麽,還救了她一命,她沒有任何理由拖欠不還,而且還必須快還,免得過幾天又漲幾萬利息。

秦弱蘭還有秦淮河青樓畫舫二成的股份,她隻有把這二成股份過戶給了皇甫繼勳,抵償那五萬兩贖金。

其實秦弱蘭還可以湊出五萬兩現銀,但她卻選擇用股份還債,雖然這些股份的價值遠高於五萬兩銀子。

秦弱蘭把股份讓給皇甫繼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是個嗅覺靈敏的人,在陶穀這件事中她聽到和看到一些事,感覺到南唐岌岌可危,朝廷十分絕望,否則也不至於使出美人計這種不太光彩的手段,要靠她一個妓女來救國。她篤定宋軍是遲早會打過來的。

她現在需要看緊現銀,一但戰亂逃亡,這些銀子就是她的保命錢,而秦淮河的產業她又帶不走,手上的股份也買不掉,還不如讓給皇甫繼勳那個愛財如命又狂妄自大的家夥。一但宋軍攻進城,皇甫繼勳還能背著自己的產業逃命不成?

前不久秦弱蘭色誘陶穀,為南唐立了一功,結識了韓熙載和宋齊丘等朝廷大員,甚至得到皇帝的賞賜,皇甫繼勳對她態度好多了。

秦弱蘭在宴請陶穀的宴會上展露的才藝更是讓皇甫繼勳驚豔,沒想這女人這麽優雅動人,過去動輒對她暴虐完全是暴殄天物。自那以後皇甫繼勳就再也沒有對秦弱蘭動粗,還不時聽她彈琴唱曲,也玩一把花前月下,庭院漫步,然後巫山雲雨,春風一度。你別說這還別有滋味,怪不得那些文人都喜歡玩這一套。

秦弱蘭見皇甫繼勳對她態度改變了,也盡心待奉,讓他體會一下什麽叫真正的男歡女愛,銷魂蝕骨。皇甫繼勳對她還真有些著迷了。

秦弱蘭這麽做當然是有心機的,她想讓皇甫繼勳離不開她,一旦時機成熟,就跟皇甫繼勳討些好處,要些股份回來。但千算萬算,沒想到發生土匪綁票這種事,她現在什麽都沒有了,一切計劃都打了水漂,還把自己剩下的一點股份也貼進去了。

這一切背後都有太門西的影子,雖然沒有證據,但秦弱蘭感覺得到。這次不但燒了太門山莊,還殺了莊裏不少人,這種事太門西絕對不會就這樣忍了,他可不是那鍾人,任你是誰也會打上門去。自己雖然有皇甫繼勳保護,太門西不敢來明的,就給你玩陰的,借刀殺人。天道大會後太門西就借皇甫繼勳之手把自己整慘了,這次肯定又是借魏山魈之手報複。

她把此事想了多遍,她隻寫了一封信,索要八萬兩銀子,但皇甫繼勳卻被勒索了兩次。她敢肯定第一次勒索五萬兩銀子不是魏山魈幹的,這件事安排得天衣無縫,滴水不漏,魏山魈那幫土匪可沒有這等膽識和計謀。全天下恐怕也就隻有太門西能幹出這等事來,試問除了太門西還有誰敢在皇甫繼勳眼皮下玩這種偷梁換柱的危險勾當?

她被綁架肯定也是太門西這廝挑唆慫恿的,否則給魏山魈一百個膽他也不敢勒索皇甫繼勳,也不知太門西給魏山魈灌了什麽迷魂湯。

襲擊太門山莊後她就一直擔心太門西報複,這件事紙包不住火,太門西肯定會查到她頭上。她原本指望太門西在外出途中被劫殺,但這家夥卻活著回來了。

這下慘了,自己辛苦一生打拚來的所有產業全部都賠光了,人也賠進去了, 還遭了這麽大的罪,死了好幾回。

而太門西太門西卻一箭三雕,把她和魏山魈,還有皇甫繼勳這三個參與襲擊太門山莊的人都算計了。這惡賊現在肯定很得意,哼的調調,喝著小酒,數著銀票。想起這個秦弱蘭就抓狂,情不自禁的張著嘴在空中一陣亂咬,我咬!我咬死你!

秦弱蘭心中現在隻有兩個字:報仇!

秦弱蘭把蘭香樓的最後兩成股份交給皇甫繼勳時說,她已一無所有,從今往後她就是皇甫繼勳的奴隸,就是他的一條狗,可以為他做任何事,她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皇甫繼勳一定要幫她殺了太門西。

這個當然,皇甫繼勳痛快的應承下來,即便秦弱蘭不說,他也會殺了太門西。太門西榨了他一百萬兩銀子,一百萬兩呀!不是太門西的產業不值這個價,而是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付了這個價。從來都是他巧取豪奪別人的財產,這次卻被迫按市價交易,豈有此理,他越想越憤怒,感覺自己被惡霸欺負了。

另外偷襲太門山莊時死了他的幾個親兵,太門西也要為此事負責,不能就這麽算了。

還有就是這次綁票也讓皇甫繼勳事後覺得有點不對勁。秦弱蘭信誓旦旦的說這次綁架是太門西策劃的,第一次索要五萬兩贖金也是太門西幹的。現在想來真有這種可能,如果當真如此,太門西也太囂張了,這簡直就是坐在他皇甫繼勳的臉上拉屎。

話分兩頭說,這裏需要交代一下衙門對太門山莊遇襲這件事的調查和處理。

太門山莊遇襲第二天一早,詩冬天就報了案,她想知道來襲的都是些什麽人。

衙役們來後見死了這麽多人,問詩冬這些人是誰殺的,詩冬如實相告,說村民是土匪殺的,其他的人是她殺的。

衙役們目瞪口呆,他們聽說過天道大會和菩提五門,但怎麽都沒想到一個女人能殺這麽多條漢子。

偌大個莊園被燒了,還死了這麽多人,這是個大案,衙役們也不能馬虎了事 ,花了些心思調查,有些死人己被查明是附近土匪。

但讓衙役們吃驚的是死屍中有些是官兵,這事非同小可,衙役們不敢聲張,趕快把這事告訴了通判大人。

徐通判的直覺讓他感到此事不簡單,這絕不僅僅是土匪搶劫。他讓衙役繼續調查,但不要聲張,暗中進行,一定要查出事情的真相,而且要有證據。

案子調查的結果出來後,徐通判拿著調查結果想了很久,他沒有開堂審案,而是把案子壓了下來。但暗地裏向上麵呈送了案情的兩個副本,一本送到刑部,一本送到兵部。同時也知會了知州大人,此事涉及到皇甫繼勳,他不敢擅自做主。

此事呈報上去後一直沒有反應,直到這天收到皇甫繼勳的官函,要刑獄衙門緝拿太門山莊的匪徒,罪名是殺害官兵。

看來有人把這個案子透露給了皇甫繼勳,皇甫繼勳來了個先發製人,惡人先告狀。

徐通判不能置之不理,任何人告狀,衙門都必須受理,更何況這是殺害官兵,還是守衛京城的大將軍送來的案子。

徐通判跟皇甫繼勳和太門西都有過節,他誰都不想幫,心想這倆人掐起來才好呢!最好是來個兩敗俱傷。

他混跡官場多年,老謀深算,這個案子他越想越覺得是個難得的機會,既可以收拾太門西,還有可能扳倒皇甫繼勳,而且還不用牽連自己,他隻需暗中推波助瀾即可。

隻是皇甫繼勳和太門西都是十分頭痛的人物,皇甫繼勳霸道,太門西也不是省油的燈,如果掌握不好分寸,一不小心就會引火燒身,此事還需謹慎。

徐通判沒有當即派人去抓太門西,他知道去抓太門西肯定會與太門西的四個老婆發生衝突,這樣正好中了皇甫繼勳的計,把皇甫繼勳與太門西的衝突變成了刑獄衙門與太門西的衝突。

徐通判才不會落入皇甫繼勳的圈套,他放出風聲,把這件事透露給了太門西。他要給太門西時間做好戰鬥準備,準備和皇甫繼勳大戰一場。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製造這個機會,然後坐山觀虎鬥。

太門西知道此事後先是不相信,皇甫繼勳居然倒打一耙,把太平山莊給告了,氣得開口大罵。冷靜下來後他才感到大事不妙,殺害官兵非同小可,那可是砍頭的重罪,看來皇甫繼勳是要借此機會置他於死地。

太門西和丹妃姐妹商量如何應對此事。龍叔聽說後自告奮勇,要去頂罪,他說時間太緊,他先去把罪頂下來,然後再想辦法。

太門西當然不能讓龍叔去頂罪,但龍叔的這個建議到讓他想到個解決此事的辦法。

徐通判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太門西也應該有了準備,於是就派人去太門府抓人。

這時太門山莊的人卻自己來了,不過不是來投案,而是來告狀。狀告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勳,指控皇甫繼勳勾結土匪搶劫太門山莊,屠殺無辜百姓,縱火燒毀民房,要求朝廷將皇甫繼勳抓捕歸案,砍頭示眾,以正國法。

哇!徐通判嚇了一跳,這個太門西,就知道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但這口氣也太嚇人了吧!居然公開叫嚷要把皇甫繼勳砍頭示眾,皇甫繼勳知道後會不會氣死?徐通判的嘴角不由翹了一下,想到皇甫繼勳爆跳如雷的樣子就想笑,太門西這個缺德的家夥!不過皇甫繼勳就該這種人來修理。

太門山莊的控訴不但言辭激烈,還列出詳情和證據,包括證人和受害家屬的證詞。

太門山莊的指控和證據與衙門調查的結果差不多,兩相印證,徐通判喑自點頭,自己的屬下辦事查案還算得力,沒有出差錯。

現在兩隻老虎開始撕咬起來了,有戲看了,徐通判有些興奮,今天把你們兩個一鍋端。

徐通判告誡自己,此事他必須按照證據公事公辦,決不偏袒一方,不給任何一方留下指責自己的把柄。不過可以煽風點火,推波助瀾,把事情搞大,把此事捅到天庭,讓皇甫繼勳和太門西這兩個家夥都吃不了兜著走。

徐通判派人把太門西的訴狀給皇甫繼勳送去,先把這家夥氣個半死再說。

皇甫繼勳還沒有拿到訴狀,這事己經在大街上傳開了,都說神衛軍是強盜,皇甫繼勳是強盜頭子,與土匪勾結,燒殺搶掠。

這種駭人聽聞的傳言頓時在金陵炸了鍋,守護京城的是一幫強盜呀!

太門西曾經是金陵商會會長,跟金陵的三教九流都打過交道,認識的人多,路子廣,散步點謠言還不容易。他雇人到處煽風點火,茶館酒樓,街頭巷尾,真真假假,添油加醋,越說越邪乎,甚至編成了評書和唱戲的段子,把皇甫繼勳描繪成青麵獠牙,牛頭馬麵的魔鬼。

皇甫繼勳這下成了公敵,群情憤怒,人人指罵,紛紛要求朝廷將這個惡貫滿盈的江洋大盜繩之以法。

皇甫繼勳收到太門山莊的訴狀後邊讀邊喘粗氣,臉色越來越紫,喘氣聲越來越大,太陽穴上的青筋突跳,似乎就要破裂了。他讀完後把訴狀往地上一摔,仰頭咆哮,差點把屋頂掀了。

“來人,跟我去把太門西這個狗雜種殺了!” 他要殺人了。

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勸他,大氣都不敢出。

皇甫繼勳帶著一隊親兵氣勢洶洶的撲向太門西的宅子。

太門府大門緊閉,皇甫繼勳下令:“給我砸!” 十幾個親兵蜂湧而上。

這時太門府的房頂和街道兩頭冒出來很多人,每人手上拿著銅鑼,一陣亂敲,大喊大叫:強盜來了!強盜搶劫!抓強盜呀!

喊聲和鑼聲震天,非常刺耳括噪,皇甫繼勳一幹人被搞得頭昏腦脹,雙手捂耳。

街上和左鄰右舍都被驚動,一人喊眾人應,人們從四處圍過來。而這裏又正好是達官貴人住的地方,尚書、禦史、太師、大學士、都是官品和爵位高於皇甫繼勳的大人物,個個手眼通天,家裏都養有保鏢護院,一聽有賊,紛紛提著家夥衝了出來。

在附近巡執的捕快們也聞訊趕來,這裏是富人區,出了事不得了,捕快們不敢掉以輕心。

眼見人們圍過來,皇甫繼勳大喊:“都給我退開,官兵抓捕罪犯,誰敢靠近與匪同罪,格殺勿論。”

這時又聽到敲鑼的人大喊:他們是假官兵!他們是強盜!強盜冒充官兵!抓冒充官兵的強盜呀!

太門府的高牆上也冒出許多人頭,一邊喊抓強盜,一邊往下扔石頭,把官兵們砸得東躲西藏。

皇甫繼勳暴怒,太門西居然敢襲擊官兵,翻了天了你了!他指掉官兵進攻,但圍牆太高,官兵們攻不上去,被石頭砸得頭破血流,隻有往後撤。

四周的人越來越多,操著家夥,虎視眈眈,蠢蠢欲動,隨時會衝過去,看來人們真把皇甫繼勳一夥當成強盜了。

皇甫繼勳見要亂套了,趕緊大喊:“我是皇甫繼勳,我是京城守衛皇甫將軍!”

那些敲鑼打鼓,煽風點火的又大喊大叫:皇甫繼勳搶劫殺人囉!打皇甫繼勳!打死這個通匪的強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