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183:第61章:龍族之殤(3)

(2024-06-22 18:28:55) 下一個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61章:龍族之殤(3)

出征這天,東亭軍五千五百人身著戎裝,手執鋼刀長矛,整齊列隊在北城門外,等待出發。

東亭府和天葵門的族人都來了,前來與子弟兵告別送行,老母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兒女送父親。

李雲飄跪在母親麵前:“娘,兒子忠孝不能兩全,對不起母親,愧對父親在天之靈…” 李雲飄心如刀絞,聲音哽咽,母親剛失去丈夫,又要送獨子上殺場,這是何等的殘酷。

李雲飄母親把李雲飄的頭抱在懷裏,“兒,去吧,你是龍槍的後人,這是你的命,娘會為你祈福,你爹在天之靈也會保佑你,娘等你回來。” 她強作堅強,不想兒子在眾將士麵前流露脆弱一麵,將軍出征就要有鐵石心腸。

李雲飄對母親磕了一個響頭,“娘保重,兒走了,兒一定會凱旋而歸。” 又對攙扶著母親的李雨桐說:“小妹,替哥照顧好娘。” 

李雨桐點頭,淚如雨下。

吳越王錢俶也親自來送行,他知道東亭府此次是去送死,朝廷雖然保證派兵跟進,但官兵不會出戰,東亭軍是孤軍深入南唐,牽製南唐大軍,能拖多長時間就拖多長,給北宋入侵製造機會。這是胡進思的計謀,東亭府並不知道這些。

錢俶心中有愧,他是個仁慈的帝王,他站在點將台上對東亭軍眾將士說:“東亭府今天為國出征,吳越的百姓感激你們,本王不會忘記你們對吳越國做出的犧牲,從今天起本王恢複東亭府的前朝爵位,賜封李雲飄為東亭侯。吾朝好男兒,本王等你們凱旋而歸!“ 

謝吾王!東亭軍官兵齊聲高喊。

李雲飄翻身上馬,拉轉馬頭,一揮手:“東亭軍,出發!”

百門大鼓齊聲敲響,鼓聲震天動地,這是東亭府的出征戰鼓。東亭府每次出征都要敲響這百門大鼓。打鼓的有白發花甲老人,也有大娘少婦,還有小年孩童,父母妻兒齊上陣,給子弟兵送行了!

隨著整齊的鼓點,高亢悲壯的歌聲響起:

隴西鼓兮震西涼,
母喚兒兮妻別郎。
東亭子孫不回頭呀,
鐵石心腸上殺場。
嗚呼哈!

狼煙起兮國有殤,
黃沙起兮血飛揚。
一顆頭顱當酒壺呀,
埋骨荒野又何妨。
嗚呼哈!

關山行兮烽火崗,
龍槍過兮天地傷。
吾兒吾孫不許哭呀!
列祖列宗我來了。
嗚呼哈!

東亭府和天葵門的男女老少齊聲高唱,他們都是龍槍的後人,敲響出征的戰鼓,唱著先祖的悲歌。幾十年了,這悲愴的歌聲再次響起,眾人熱淚盈眶,但卻硬咬著牙沒有哭,龍槍子孫不許哭!就連李雲飄的母親也擦幹淚水默默和唱。

一同出征的天葵門少主李雲祥熱血沸騰,他天葵一門雖然自立門戶,但仍然是龍槍後人,身上流著先祖的血,他驕傲,他光榮,渾身是力量,感覺自己就像當年的先祖,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

錢俶十分震撼,東亭府果然名不虛傳,三百年的世家,骨子裏的豪氣,據說隴西李氐有胡人血統,祖上是鮮卑人,還保留著狼族的血性,你瞧這視死如歸的氣勢,一去不歸的悲壯,他們的祖先也應該感到自豪吧?

胡進思也在送行的人中,不由喑歎,東亭侯是李唐皇室血統,龍族的最後一支,看來這支龍脈也將走入曆史塵埃了,而且是自己把他們送上最後一程。唉!人世滄桑,王族興衰,東亭侯始於征戰,終於征戰,這是他們的宿命,我這也是成全他們了。

東亭軍來到蘇州,在城外紮營。蘇州太守薛溫出城相迎。

蘇州是吳越在南唐邊界境重鎮,過了蘇州再往西是常州,常州是南唐一方的邊境重鎮。根據薛溫介紹,蘇州城與常州城之間有一百多裏地,國境線在五十裏處。南唐在常州有大約一萬駐軍,其中五千人駐紮在邊境兵營,從南到北一共有五個兵營,每營一千人,相距約十裏地,各自負責一段邊境,一旦有戰事,則遙相呼應,半個時辰便可馳援。

李雲飄不準備在蘇州停留,打算補充些糧草後直接把部隊拉到邊界,進擊南唐。

李開山則認為不可輕舉妄動,不要冒險出擊,應該先觀察形勢,伺機而動。

薛溫已得到胡進思密令,監督東亭軍,胡進思擔心的就是東亭軍陽奉陰違,按兵不動,保存實力,虛晃一槍打道回府。薛溫一聽李開山的口氣就覺得李開山有些心眼,不像李雲飄這麽直爽。

薛溫極力主張進擊,雖然態度還比較客氣,但口氣卻很堅決。

李雲飄是來打仗的,不是來拉練的,既然這仗早晚要打,何必在此耗時間?他可沒有那個心情,他現在隻想痛快殺一場,一股戾氣已經在胸中積壓很久了。

李雲祥也立張出戰,但他剛說話就被李開山一眼瞪了回去。

最後決定分兩路出擊,李雲飄攻擊南唐邊軍北二營,李開山攻擊南二營,然後合兵拿下中營。

李雲飄帶兵北上,李開山帶兵南下,薛溫也帶了三千兵從中路挺進。

薛溫不了解東亭軍實力,這支匆忙拚湊起來的人馬第一次打仗,萬一潰敗,南唐軍可能趁火打劫,趁機入侵吳越。他帶兵跟進,一是作為後備,以防萬一;二是壓陣,監督東亭軍。

李雲飄催動人馬,一路急行,幾十裏地一天就趕到。

東亭軍在接近南唐軍營寨時,探子回報南唐軍沒有任何動靜。李雲飄下令停止進軍,原地休息,不要聲張,他自己帶著幾個隨從前往探查。

這時天已黑,南唐軍營寨人頭走動,堆堆篝火,像是在做飯,一切如常,似乎對敵軍靠近毫無察覺。 

李雲飄看了半天,腦子裏生出個大膽個想法,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他回營後與幾個副將商議,決定連夜突襲,趁敵軍熟睡之際攻擊南唐軍營,打他個出其不意。 

南唐軍營四周是圓木搭建的圍柵,有二丈高,營門緊閉,要入寨就必須潛入寨,打開寨門。

到了子夜,夜黑風高,南唐兵都已入睡,隻有少數兵丁巡夜站崗。李雲飄帶著十幾人摸到寨子柵欄下,東亭府是武林世家,府中子弟個個武功高強,這些木柵欄還難不住他們。

幾個東亭子第搭成人梯,其他人踩住他們的肩背,兩三躍就跳上牆,摸進寨子,不聲不響的就把看守寨門的兵丁幹掉了。

武林高手殺人,幹淨利落。

軍營大門一打開,埋伏在外的東亭軍一聲呐喊,衝進敵營。

正在睡夢中的南唐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東亭軍有三千人,南唐軍隻有一千人,根本就沒有反抗的機會,很多人在睡夢中腦袋就搬了家。

東亭軍偷襲成功,瞬間拿下一座南唐兵營,而己方幾乎沒有傷亡損失。

這一仗打得輕鬆,東亭軍信心大增,李雲飄再接再厲,當得知南唐軍第二營趕來營救,決定一鼓作氣,把前來救援的唐軍一起消滅。

李雲飄在軍營外設伏,南唐援軍一到,李雲飄指揮中軍迎戰,同時兩側伏軍掩殺而至,南唐軍頓時分崩離析,黑暗中群龍無首,四散而逃,潰不成軍。

東亭軍的另一支三百人的騎兵直奔南唐二營的營寨,風馳電掣。

南唐軍二營基本是一座空營,兵士們都去救援一營了,留守營寨的不足一百人,抵擋不住東亭軍的三百鐵騎,營寨很快落陷。

前去救援的唐軍被打敗後往回跑,東亭軍在後一路追殺。那些逃脫的南唐兵跑到二營營寨時,才發現營寨已經易手,東亭軍從營寨殺出,南唐軍被前後夾擊,徹底絕望了,放棄抵抗,紛紛繳械投降。

東亭軍初戰大捷,一夜拿下兩座南唐兵營。天亮時李雲飄率領的東亭軍已經抵達唐軍中營,在南唐軍正麵安營紮寨,等待李開山率領的天葵軍前來會師。

不久蘇州太守薛溫率領的三千吳越官軍也已到達,他發現李雲飄己經在此安營紮寨,還以為李雲飄走錯了地方。當得知李雲飄昨夜已經完成任務,守取了唐軍北二營,驚得他合不攏嘴,但這也太快了吧!

這時李開山的天葵軍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幾十裏地可以半天走到,也可以走好幾天,就看人的心情了。李開山一點不急,慢慢走,用不著這麽快去拚命。

李開山是個很算計的人,這次是以東亭府的名義出兵,是東亭府的義務,榮譽都歸東亭府,天葵門出兵隻是一個交易,他沒必要這麽賣力。再說胡進思又安什麽好心了?胡進思的那點心思李開山清楚得很,李雲飄這傻子被人賣了還要替人數錢,你要急著去投胎,可別拉著我天葵門。

這次東亭府出兵,是李開山向胡進思提議的,胡進思撿了個大便宜,卻沒有給李開山任何回報,一點好處都沒有,連兵權都不給他,還給他臉子看。李開山很是不憤,現在想起來有些後悔,雖然從東亭府拿回了祖產,但冒這麽大的風險不知值不值,都是馬碧遠那娘娘腔挑唆的。

南唐常州刺史禹萬成得到邊軍被襲的消息後,立刻派出兩千軍兵馳援,同時下令邊軍所有營寨的兵力向中營靠攏,以免被各個擊破。

李開山到達南唐邊軍營地時,南唐軍已經撤出,到中營集結去了,留下兩座空營。李開山占了個大便宜,平白拿下兩座軍營,不傷一兵一卒完成任務。

南唐軍的三個營,再加上二千援軍,一共有五千人。營寨裝不下這麽多人,來增援的南唐兵就隻有住紮在寨外,與吳越軍對峙。

李開山與李雲飄會師後,再加上薛溫的三千官軍,吳越一方一共八千人。但薛溫的官兵向後退了幾裏地,隻留下東亭軍五千人與南唐對陣。這讓南唐一方莫名其妙,吳越為何要撤出一部分兵?搞不懂吳越軍統帥在想什麽,不過南唐軍的壓力倒是減輕了許多。

李雲飄不是傻子,當然知道薛溫的意圖,李開山更是罵罵咧咧,吳越國真不地道,讓他們去拚命,官兵卻後退,這種朝廷真不值得為它賣命。

現在雙方都是五千人,旗鼓相當,拉開架勢,準備大戰一場。

李雲飄先對南唐軍發起攻擊,他一馬當先,殺向敵營,身後的東亭軍一湧而上。

南唐軍也呼喊著衝上去,兩軍像兩把鐵錘撞擊,嘭的一聲響,絞殺到一處。

這次是硬對硬,沒有偷襲,沒有戰術,隻有麵對麵廝殺。

天葵軍雖然也屬東亭軍,但李雲飄指揮不動,李開山帶著天葵軍在後麵搖旗呐喊,真正衝鋒陷陣的都是東亭府的兵。

東亭軍陷入困境,吳越雖然有八千軍,比南唐人多,但實際上是東亭府不到三千人對南唐的五千人。東亭軍昨日已經連戰兩場,兵力損耗,人疲馬倦,在唐軍一陣猛攻之下逐漸落了下風。

李雲祥見李雲飄吃緊,幾次想衝出相助,但都被李開山叫住,李雲祥急得不行。

薛溫帶著三千軍在後麵督軍壓陣,他遠遠的看到戰場上的情況,心想東亭軍要糟。可惡的李開山,這老狐狸按兵不動,要不是相國胡進思有嚴令不準官兵出動,薛溫就帶兵衝上去了。

李雲飄異常勇猛,在敵軍中四處奔殺,一根龍槍挑山劈海,所過之處血肉橫飛,無人能敵,簡直就是如入無人之境,把南唐兵都殺怕了,可以說李雲飄一人支撐著東亭軍不倒。

龍槍果然厲害,薛溫甚是佩服李雲飄的神勇。

薛溫是個帥才,有大局觀,他不能眼見東亭軍就這麽敗了。他命兵隊向前推進,擊鼓吹號,齊聲呐喊,準備出擊。

天葵門的子第兵也跟著以刀拍盾,齊步跺腳,一步一步往前擠,走一步喊聲殺!聲勢甚是嚇人。東亭府與天葵門原本一家,同族同宗,眼見東亭府子弟有難,他們不能袖手旁觀,這不是龍槍子孫所為,李開山差點攔不住。

戰場上一時戰鼓聲、喊殺聲震天動地,都是在為東亭軍助威。東亭軍頓時士氣大漲,軍心大震,拚死回撲。

李雲飄一拉馬韁,縱馬衝向南唐軍的大纛,大纛下是唐軍的主將。

李雲飄像一把刀,穿過重重敵軍,殺開一條血路,旋風般衝近唐軍主帥。唐軍主帥的護衛紛紛上前阻擋,被李雲飄一槍一個挑翻。唐軍主帥提槍迎戰,但他哪裏是李雲飄的對手,被李雲飄一槍洞穿胸膛。

李雲飄拔出大刀,揮刀砍斷大纛。

大纛倒了!唐軍統帥被殺了!薛溫看到後高喊,吳越將士也大喊,南唐軍一見主帥被殺,頓時慌了。

是時候了,李開山長搶對著戰場一指:“天葵軍,出擊!”

殺!衝啊!早就憋足了氣的天葵門子第兵排山倒海般衝出,衝在最前麵的是李雲祥。

南唐兵哪裏擋得住這支彪悍的生力軍,頓時被衝殺得七零八落,有如洪水決堤一般崩潰,掉頭就跑。

有些南唐兵跑回營寨,但營門還沒關上就被東亭軍追進來,隻有棄寨而逃。

南唐軍大勢已去,剩下的官兵拚命往常州方麵逃竄,東亭軍直追出十多裏才停下來。

第二天,東亭軍抵達常州城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