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184:第62章:匪剿官兵(1)

(2024-06-23 18:10:49) 下一個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62章:匪剿官兵(1)

吳越入侵的消息傳到南唐朝廷,朝廷很是頭痛,南唐的主力都集中在長江沿岸,用以防備宋軍,能調用的軍兵就隻有拱衛京城的神衛軍了。

神衛軍雖然有十萬之眾,但這十萬人要拱衛京師,還是南唐的後備軍,如果調去守吳越邊境,一但宋軍入侵,南唐就無援兵了。這正是趙匡衡要吳越出兵的目的。

吳越是個小國,兵力也就十來萬,南唐一個神衛軍就有十萬人,兩國實力相差甚大。照理說吳越不應該招惹南唐,但偏偏每次北方進攻南唐,吳越就趁火打劫,騷擾南唐邊界,非常招人恨。

南唐朝野對吳越恨得咬牙切齒,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如果不給吳越一點顏色看看,吳越還真不知道自己是老幾了。南唐朝廷決定冒一次險,派神衛軍去攻打吳越,爭取在宋軍入侵之前先解決吳越之患。這次出兵不僅要消滅入侵的吳越軍,還要把吳越軍打殘打怕,打得無還手之力,以後再也不敢進犯南唐,一舉解決這個後顧之憂。

但神衛軍統帥皇甫繼勳不想打仗,他不會打仗,更沒有打過大仗。也不知是心虛或是想保存實力,皇甫繼勳千般推托,萬般借口,說吳越入侵就幾千人,成不了氣候,何需出動十萬大軍?神衛軍一調走,京師就是空城,無人防守,風險太大。

皇甫繼勳說的也有幾分理,但朝廷主意已定,軍令已下,他不敢不執行。不過十數萬大軍出行,調動人馬,準備糧草諸多事情,這給了皇甫繼勳各種理由拖延,遲遲不發兵。

皇甫繼勳對出兵消極怠慢,能拖則拖,但對不務正業的剿匪卻非常積極。土匪年年有,又不是當務之急,交給地方處理就行了,何需在這關鍵時刻動用神衛軍?

因為這土匪不是別人,而是太門西,是皇甫繼勳做夢都想殺的人。

當皇甫繼勳得知太門西在青牛山落草為寇,他興奮不已。好呀!你小子在我的轄地當土匪,現在你是匪,我是官,官兵捉強盜,天經地義,名正言順,再也無所顧慮,看我殺你個雞犬不留。

秦弱蘭也對此事非常詫異,太門西哪裏不能去,非要在金陵附近落草,在皇甫繼勳眼皮子底下做賊,這不是找死嗎?他這是要幹什麽?秦弱蘭自以為很了解太門西,還以為太門西遠走高飛了,這家夥讓人越來越摸不透了。

但不管怎麽說這總是一件好事,隻要太門西沒有消失不見,就有機會收拾他。當皇甫繼勳派兵去剿太門西時,她都想跟去,想親眼目睹太門西被剿殺。

皇甫繼勳知道太門西四個老婆武功高強,他派出五百人去攻打青牛山。秦弱蘭覺得人手可能不夠,參加天道大會有二百多人吧?其中許多是武林高手,也沒能把太門山莊滅了。

但當她眼見五百官兵身穿戎裝、銀盔銀甲、列隊整齊,雄赳赳氣昂昂的架勢,她非常震撼,打仗的官兵就是不一樣,不像江湖中人亂哄哄的烏合之眾。她似乎也有了些信心,沒有再勸說皇甫繼勳增兵。

官兵到達青牛山時,太門西已經修築完成他的土匪寨,寨子四周是高大的石牆。

太門西正想試試寨子的防禦功能,官兵來的正是時候。他下令關閉寨門,拒不出戰,要看官兵怎麽攻打。

現在太門西手下已有幾百號人,裝備精良,還有炸藥,這五百官兵他還真沒有當回事。

官兵看到這高高的石牆,犯起愁來,他們是來剿匪,不是攻城奪堅。誰知這個土匪寨就像個城堡,還在山頂,高高在上,看著就腿軟,他們也沒有攻城器械,這仗怎麽打?

官軍首領在寨外指罵了半天,要太門西繳械投降,否則就要攻打寨子了。

太門西不理他,話都懶得說,你丫廢什麽話?要打就打,我修建這個石頭寨,等的就是官兵來攻打,今天總算派上用場了,你卻在那裏嘰嘰歪歪的嘮叨個沒完,光說不練,我這城堡豈不是白修建了?

到後來太門西聽煩了,你到底打不打?不打就給我閉嘴,別沒完沒了的聒噪。

太門西示意夢露給這個家夥一箭,讓他閉嘴。

夢露張弓搭箭,一箭把官軍統領頭盔上的紅纓射斷。

這下官軍統領不再廢話了,大膽賊子,膽敢射擊本官?給我打!統領一聲令下,官兵衝向石寨。

等到官兵靠近,牆頭射出一陣亂箭,官兵紛紛中箭,倒下一大片。

其他官兵轉頭就要逃,卻被統領逼回去,誰逃殺誰,官兵隻有冒死前衝,紛紛中箭倒地。

有些官兵冒著箭雨衝到寨子前,卻被圍牆上滾下來的滾石和圓木砸得人仰馬翻,頭破血流,有些人還被牆上澆下來的熱油和火藥包燒傷炸死,一片哀嚎。

官軍衝了好幾次,都是無功而返,留下一片死屍,而太門西這邊居高臨下,有石牆保護,沒有任何損傷。

官兵損失慘重,不能再打了,再打下去就要打光了,隻有鳴鑼收兵,退到山下安營紮寨。

這一仗是紅葉指揮的,太門西見紅葉對練兵打仗很上心,就順水推舟,讓她指揮打仗,這樣也使她暫時忘掉苗疆一事。

紅葉還真有些打仗的天分,指揮得有板有眼,從容不迫。

官兵打了一天仗,在山坡上衝上滾下,除了死傷以外,其他人也筋疲力盡,鼻青臉腫。

到了半夜,紅葉又帶人來劫營,一把火先把輜重糧草燒了,然後是密密麻麻的火箭射向營帳。

官軍營寨一片大火,官兵們還在睡夢中,被火燒屁股,褲子都來不及穿,連滾帶爬,四處逃竄。

紅葉命令手下齊聲大喊:殺!衝呀!再加上戰鼓聲,聲勢震撼,猶如千軍萬馬衝殺而來。

官軍哪裏還有鬥誌,也不明就裏,從營寨後門狼狽逃竄,在這過程中互相擁擠踩踏,也不知踩死踩傷多少人,跑得慢的就被火燒死,或者被箭射死。

其實紅葉隻帶了幾十人,根本就沒有衝入兵營,隻是放火放箭,製造混亂,讓官兵自己崩潰。她認為沒必要自己人涉險,不值得這個代價。多殺幾個官兵又如何?朝廷會派更多的官兵來,殺不完。

紅葉這一場打得漂亮,不損一兵一卒就把官兵打得落荒而逃,完美大勝。

原來紅葉也有謀略,也有縝密的心思,也能理智用事,不隻是魯莽大膽,連她自己都有些吃驚。當然她更多的是得意,心情也爽快多了。這點太門西和丹妃她們也都注意到了,都為她高興。

官兵損失慘重,狼狽不堪的逃回金陵,皇甫繼勳正在等候捷報,誰知等來的卻是如此不堪的結果。

皇甫繼勳大怒,當即把帶兵的頭領砍了頭,還差點把逃回來的兵士都砍了。

皇甫繼勳又派出一千人,帶上攻城的樓車,雲梯,弩炮等。一個土匪寨的石牆能有多結實?比城牆還高大厚實嗎?就不信一千官兵打不下一個土匪寨。

皇甫繼勳給帶兵的將領下了死命令,如不攻下匪寨,就提著自己的人頭來見。

官兵這一去就十多天,皇甫繼勳要求前方每天都要送戰報,得到的消息都是官軍正在與土匪激戰,打得很辛苦。皇甫繼勳沒想到一個土匪寨就這麽難搞,氣得他天天大罵。

皇甫繼勳幹脆直接指揮作戰,他每天給前線發令,從金陵神衛軍大營遙控戰場,逼著官兵進攻、進攻、再進攻!不準退縮,不準喘息,直到打下寨子為止。

剿匪的官軍苦不堪言,他們帶來的攻城樓車根本派不上用場,樓車在山坡上無法推進,弩炮也射不了這麽高,而皇甫繼勳又不讓他們稍停休整,調整策略,硬逼著他們沒完沒了的進攻,完全是在逼人送死。

而土匪們每天晚上都來騷擾,不是敲鑼打鼓,就是亂箭齊射,或者放火燒營。大半夜黑咕隆咚的,等你衝出去抓人,人影都見不著一個,反正就是不讓你休息睡覺,就是鐵打的人也吃不消。

到了最後幾天,送給皇甫繼勳的戰報越來越少,送來的戰報也隻有幾個字:“全營將士正在全力攻打山寨。” 

其它的也不多說,說了也沒用,皇甫繼勳才不聽別人的意見,也不想知道任何細節,除了不停進攻,其它任何建議都隻有招來一紙臭罵。

後來幹脆沒有戰報了。皇甫繼勳愕然,這是怎麽回事?居然不理睬我了,好大的膽子!

皇甫繼勳哪裏能夠忍受這個,他派人帶看他的尚方寶劍去問責,不聽令的人就給我殺了。

青牛山離金陵不遠,也就一百多裏地,但幾天過去了,也不見人回來。皇甫繼勳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他想知道前線的情形,也想知道這幫官兵哪來的膽子,居然敢忤逆他,他更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皇甫繼勳又派出一撥人去青牛山查詢,但派去的人同樣一去不複返,再無音訊。

奇了怪了!這下皇甫繼勳感到大事不妙,這算什麽回事呀?本將軍的軍隊平白無故不搭理本將軍了,派去查問的人也不回來,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般。

居然會發生這種事,這怎麽可能?接下來該怎麽辦?難不成要本將軍親自走一趟青牛山?氣煞我也!皇甫繼勳暴跳如雷。

這時有人來報,說抓到一個逃兵,就是派出去剿匪那一千人中的一個小兵。

皇甫繼勳命人趕快把小兵帶來,這一審問才知道發生了什麽。

原來去攻打青牛山的那一營人早解散了,他們打得筋疲力盡,死傷慘重,糧草又被燒了,又不敢上報,隻有餓著肚子打仗。後來實在撐不下去了,正好土匪來勸降,說隻要官兵願意,土匪可以收留他們,一視同仁,不願歸降的也發盤纏自行回家,決不為難。官兵一想繼續打下去早晚都是一死,不是戰死,就是累死餓死,撤退也會被處死,還不如投降逃命。

所以官兵幾天前就散了,大部官兵分領了土匪發的銀子,千恩萬謝的回家種地去了,一小部分加入了土匪。這個小兵是個孤兒,不想打仗也沒有去處,就又溜回金陵,想去找同鄉,結果被人認出抓獲。

皇甫繼勳目瞪口呆,沒想到自己的官兵被土匪收買了,上次派去五百人,至少還回來些人,這次派出一千人,全軍覆沒,還有些人當了土匪,甚至自己的尚方寶劍也丟了。這事要是傳出去,會讓人笑破肚子,朝廷可能還會問罪。

皇甫繼勳怒極想殺人,但無人可殺,人家就是怕他動輒就砍頭,這才不敢回來,要殺就隻能殺眼前這個小兵,如果不解氣就殺他一千遍好了。

這種事是封不住的,很快就傳遍整個金陵城,過去官兵剿匪,官兵一到,土匪就跑。但這次是官兵一到,土匪就打,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官兵剿匪變成了土匪剿官兵,真是天下奇聞。

而更讓金陵百姓津津樂道的是這幫土匪的頭子不是別人,就是那個有四個漂亮老婆的原金陵商會會長,官兵就是守衛京畿的皇甫繼勳那個蠢貨。想不到吧?大將軍打仗居然不如一個商會會長,此話題頓時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消食解悶的笑談。

最可笑的是前線的官兵早就散了,沒有一個人回來向皇甫繼勳報信,這個白癡一直蒙在鼓裏,每天還不斷往前線發令指揮作戰,還派人拿著他的尚方寶劍去督戰,結果上方寶劍也被土匪收繳了。人們說起此事就搖頭,咱們的京城守將就是一個飯桶。

秦弱蘭這次學乖了,她聽說此事後就躲得遠遠的,避而不見皇甫繼勳,皇甫繼勳正在氣頭上,她可不想觸這個黴頭。

秦弱蘭深知解皇甫繼勳的秉性,如果這個時候去勸他,不管你說什麽,好話壞話都可能招來一頓暴虐,把人打得靈魂出竅。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皇甫繼勳找到她,她幹脆找個借口躲到鄉下去了,躲過這個風頭再說。

這事想起來很可笑,皇甫繼勳吃了敗仗,秦弱蘭卻要出門避風頭,帶兵打仗的又不是她,秦弱蘭想起來就窩火。

皇甫繼勳被太門西打臉,他顏麵無光,怒發衝冠,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再次調動五千人去攻打青牛山,心想我就不信你幾百個土匪能擋得住我十數倍的官兵?

但在部署出兵時,神衛軍將領似乎都不願領兵前往,不隻是個別人,而是人人都很抵觸,各自找借口推脫。

皇甫繼勳那個氣喲,反了!反了!居然敢跟我消極抗拒,看我不殺了你們。但他還真不敢,他看得出來將領們對他的不滿,也聽到一些閑言碎語,說是他的專橫把一千官兵逼上了絕路,還說像他這樣在後麵瞎指揮,這仗沒法打,所以這次誰也不願領兵。

行啊!你們不去我親自去,等我打完勝仗回來再收拾你們,還反了你們了!他挑選了五千最親信的部屬隨行。

皇甫繼勳要親自帶五千兵去剿匪,朝廷嘩然,剿個匪就出動五千人?還不如把兵派去增援常州,去抗擊吳越入侵。

當時就有大臣出麵阻止,就連國主李煜和宰相宋齊丘也皺眉頭,但皇甫繼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否則大軍調離後匪患就會威脅到皇城。

皇甫繼勳這話有些言過其實,但現在朝廷要仰杖他,他掌控著十萬大軍,不敢過分逼他,就隻有睜隻眼閉隻眼,希望這次剿匪快去快回,十天半月就凱旋而歸。

皇甫繼勳為報私仇置國家大局不顧,為了殺太門西他什麽都不管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