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神名論篇第二十六(二)
叁
【原文】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製日月之行也①。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②。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疑“候”]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③。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髒④,工候救之,弗能傷也⑤,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⑥。
【原文通解】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製日月之行也①。八正者,所以候八風之虛邪以時至者也②。
【1】製:測度。
【2】八風之虛邪:按《靈樞·九宮八風》風氣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主長養萬物;從其衝後來為虛風,主殺、主害萬物。
①製,謂製度,定星辰則可知日月行之製度矣。略而言之,周天二十八宿,宿[守]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天,凡一千八分。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合漏水百刻,都行八百一十丈,以分晝夜也。故人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水下二刻,日行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水下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周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也。細而言之:則常以一十周加之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盡矣。是故星辰所以製日月之行度也。(新校正雲:詳周天二十八宿至日行二十八宿也,本《靈樞》文,今具《甲乙經》中。)
②八正,謂八節之正氣也。八風者,東方嬰兒風,南方大弱風,西方剛風,北方大剛風.東北方凶風,東南方弱風,西南方謀風.西北方折風也。虛邪,謂乘人之虛而為病者也。以時至,謂天應太一移居,以八節之前後,風朝中宮而至者也。(新校正雲:詳太一移居風朝中宮義,具《天元玉冊》。)
▲黃帝道:星辰八正觀察些什麽?
岐伯說:觀察星辰的方位,可以定出日月循行的度數。觀察八節常氣的交替,可以測出異常八方之風,是什麽時候來的,是怎樣為害於人的。▲
●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疑“候”]八正之虛邪,而避之勿犯也③。
③四時之氣所在者,謂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也。然觸冒虛邪,動傷真氣,避而勿犯,乃不病焉。《靈樞經》曰:聖人避邪,如避矢石。蓋以其能傷真氣也。
▲觀察四時,可以分別春夏秋冬正常氣候之所在,以便隨時序來調養,可以避免八方不正之氣候,不受其侵犯。▲
●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髒④,工候救之,弗能傷也⑤,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⑥。
【1】天忌:指天時的禁忌。
④以虛感虛,同氣而相應也。
⑤候知而止,故弗能傷之。救,止也。
⑥人忌於天,故雲天忌,犯之則病,故不可不知也。
▲假如虛弱的體質,再遭受自然界虛邪賊風的侵襲,兩虛相感,邪氣就可以侵犯筋骨,再深入一步,就可以傷害五髒。懂得氣候變化治病的醫生,就能及時挽救病人,不至於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說天時的宜忌, 不可不知。▲
【譯文】
■黃帝道:星辰八正觀察些什麽?
岐伯說:觀察星辰的方位,可以定出日月循行的度數。觀察八節常氣的交替,可以測出異常八方之風,是什麽時候來的,是怎樣為害於人的。觀察四時,可以分別春夏秋冬正常氣候之所在,以便隨時序來調養,可以避免八方不正之氣候,不受其侵犯。假如虛弱的體質,再遭受自然界虛邪賊風的侵襲,兩虛相感,邪氣就可以侵犯筋骨,再深入一步,就可以傷害五髒。懂得氣候變化治病的醫生,就能及時挽救病人,不至於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說天時的宜忌,不可不知。■
八正神名論篇第二十六(三)
肆
【原文】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餘聞之矣,願聞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驗於來今者,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觀其立有驗也①。觀於[守]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②,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③。通於無窮者,可以傳於後世也,是故工之所以異也④。然而不形見於外,故俱不能見也⑤。視之無形,嚐之無味,故謂冥冥,若神仿佛⑥。
【原文通解】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餘聞之矣,願聞法往古者。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
▲黃帝道:講得好!關於取法於星辰的道理,我已經知道了,希望你講講怎樣效法於前人?
岐伯說:要取法和運用前人的學術,先要懂得《針經》。▲
●驗於來今者,先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以候氣之浮沉,而調之於身,觀其立有驗也①。
①候氣不差,故立有驗。
▲要想把古人的經驗驗證於現在,必先要知道日之寒溫,月之盈虧,四時氣候的浮沉,而用以調治於病人,就可以看到這種方法是確實有效的。▲
●觀於[守]冥冥者,言形氣榮衛之不形於外,而工獨知之②,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③。
【1】工:指醫生。
②明前篇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也。雖形氣榮衛,不形見於外,而工以心神明悟,獨得知其衰盛焉,善惡悉可明之。(新校正雲:按前篇乃《寶命全形論》。)
③工所以常先見者,何哉?以守法而神通明也。
▲所謂觀察其冥冥,就是說榮衛氣血的變化雖不顯露於外,而醫生卻能懂得,他從日之寒溫,月之盈虧,四時氣候之浮沉等,進行綜合分析,做出判斷,然後進行調治。因此醫生對於疾病,每有先見之明,然而疾病並未顯露於外,所以說這是觀察於冥冥。▲
●通於無窮者,可以傳於後世也,是故工之所以異也④ 。
【1】通於無窮者:知識淵博,通曉天地無窮道理的醫生,指醫生對疾病的認識很透徹。
④法著故可傳後世,後世不絕則應用通於無窮矣。以獨見知,故工所以異於人。
▲能夠運用這種方法,通達各種事理,他的經驗就可以流傳於後世,這是學識經驗豐富的醫生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
●然而不形見於外,故俱不能見也⑤。
⑤ 工異於粗者,以粗俱不能見也。
▲然而病情是不顯露在表麵,所以一般人都不容易發現,▲
●視之無形,嚐之無味,故謂冥冥,若神仿佛⑥。
【1】仿佛:若有若無的意思。
⑥言形氣榮衛不形於外,以不可見,故視無形,嚐無味。伏如橫弩,起如發機,窈窈冥冥,莫知元主,謂如神運仿佛焉。若,如也。
▲看不到形跡,嚐不出味道,所以叫做冥冥,好象神靈一般。▲
【譯文】
■黃帝道:講得好!關於取法於星辰的道理,我已經知道了,希望你講講怎樣效法於前人?
岐伯說:要取法和運用前人的學術,先要懂得《針經》。要想把古人的經驗驗證於現在,必先要知道日之寒溫,月之盈虧,四時氣候的浮沉,而用以調治於病人,就可以看到這種方法是確實有效的。所謂觀察其冥冥,就是說榮衛氣血的變化雖不顯露於外,而醫生卻能懂得,他從日之寒溫,月之盈虧,四時氣候之浮沉等,進行綜合分析,做出判斷,然後進行調治。因此醫生對於疾病,每有先見之明,然而疾病並未顯露於外,所以說這是觀察於冥冥。能夠運用這種方法,通達各種事理,他的經驗就可以流傳於後世,這是學識經驗豐富的醫生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然而病情是不顯露在表麵,所以一般人都不容易發現,看不到形跡,嚐不出味道,所以叫做冥冥,好象神靈一般。■
八正神名論篇第二十六(四)
伍
【原文】
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①。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②。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③。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④。
【原文通解】
●虛邪者,八正之虛邪氣也①。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開,逢虛風,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見其形②。
【1】正邪:張景嶽:“正邪,即八方之正風......雖為正風,亦能傷人,故曰正邪......其中人也微,不若虛邪賊風之甚。故莫知其情形,而人不覺也。
①八正之虛邪,謂八節之虛邪也。以從虛之鄉來,襲虛而人為病,故謂之八正虛邪。
②正邪者,不從虛之鄉來也。以中人微,故莫知其情意,莫見其形狀。
▲虛邪,就是四時八節的虛邪賊風。正邪,就是人在勞累時汗出腠理開,偶而遭受虛風。正邪傷人輕微,沒有明顯的感覺,也無明顯病狀表現,所以一般醫生觀察不出病情。▲
●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
▲技術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初起,三部九侯之脈氣都調和而未敗壞之時,就給以早期救治,所以稱為“上工”。▲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③。
③義備《離合真邪論》中。
▲“下工”臨證,是要等疾病已經形成,甚或至於惡化階段,才進行治療。所以說下工要等到病成階段才能治療,是因為不懂得三部九侯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發展而惡化了。▲
●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④。
【1】門戶:這裏指三部九候。
④三部九候,為候邪之門戶也。守門戶,故見邪形。以中人微,故莫知其情狀也。
▲要明了疾病之所在,必須從三部九侯的脈象中詳細診察,知道疾病的變化,才能進行早期治療。所以說掌握三部九侯,好象看守門戶一樣的重要,雖然外表尚未見到病情,而醫者已經知道疾病的形跡了。▲
【譯文】
■虛邪,就是四時八節的虛邪賊風。正邪,就是人在勞累時汗出腠理開,偶而遭受虛風。正邪傷人輕微,沒有明顯的感覺,也無明顯病狀表現,所以一般醫生觀察不出病情。技術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初起,三部九侯之脈氣都調和而未敗壞之時,就給以早期救治,所以稱為“上工”。“下工”臨證,是要等疾病已經形成,甚或至於惡化階段,才進行治療。所以說下工要等到病成階段才能治療,是因為不懂得三部九侯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發展而惡化了。要明了疾病之所在,必須從三部九侯的脈象中詳細診察,知道疾病的變化,才能進行早期治療。所以說掌握三部九侯,好象看守門戶一樣的重要,雖然外表尚未見到病情,而醫者已經知道疾病的形跡了。■
八正神名論篇第二十六(五)
陸
【原文】
帝曰:餘聞補瀉,未得其意。
岐伯曰:瀉必用方。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複候其方吸而轉針,乃複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乃[守]行焉①。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②,刺必中其榮,複以吸排針也③。故員與方,非針也④。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⑤。
【原文通解】
●帝曰:餘聞補瀉,未得其意。
岐伯曰:瀉必用方。
▲黃帝道;我聽說:針刺有補瀉二法,不懂得它的意義。
岐伯說:瀉法必須掌握一個“方”字。▲
●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複候其方吸而轉針,乃複候其方呼而徐引針。
【1】內針:內,同“納”。內針,即進針。
【2】轉針:運針。
【3】引針:拔出針。
▲ 所謂“方”,就是正氣方盛,月亮方滿,天氣方溫和,身心方穩定的時候,並且要在病人吸氣的時候進針,再等到他吸氣的時候轉針,還要等他呼氣的時候慢慢的拔出針來。▲
●故曰瀉必用方,其氣乃[守]行焉①。
①方,猶正也。瀉邪氣出,則真氣流行矣。
▲所以說瀉必用方,才能發揮瀉的作用,使邪氣瀉去而正氣運行。▲
●補必用員,員者行也,行者移也②,刺必中其榮,複以吸排針也③。故員與方,非針也④。
【1】榮:同“滎”(ying),重要的經穴。
【2】排針:排,除的意思。排針,是出針。
②行,謂宣不行之氣,令必宣行。移,謂移未複之脈,俾其平複。
③針人至血,謂之中榮。
④所言方員者,非謂針形,正謂行移之義也。 ▲補法必須掌握一個“圓”字。所謂“圓”,就是行氣。行氣就是導移其氣以至病所,刺必要中其滎穴,還要在病人吸氣時拔針。所謂“圓”與“方”,並不是指針的形狀。▲
●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⑤。
⑤神安則壽延,神去則形弊,故不可不謹養也。
▲一個技術高超有修養的醫生,必須明了病人形體的肥瘦,營衛血氣的盛衰。因為血氣是人之神的物質基礎,不可不謹慎的保養。▲
【譯文】
■黃帝道;我聽說:針刺有補瀉二法,不懂得它的意義。
岐伯說:瀉法必須掌握一個“方”字。所謂“方”,就是正氣方盛,月亮方滿,天氣方溫和,身心方穩定的時候,並且要在病人吸氣的時候進針,再等到他吸氣的時候轉針,還要等他呼氣的時候慢慢的拔出針來。所以說瀉必用方,才能發揮瀉的作用,使邪氣瀉去而正氣運行。補法必須掌握一個“圓”字。所謂“圓”,就是行氣。行氣就是導移其氣以至病所,刺必要中其滎穴,還要在病人吸氣時拔針。所謂“圓”與“方”,並不是指針的形狀。一個技術高超有修養的醫生,必須明了病人形體的肥瘦,營衛血氣的盛衰。因為血氣是人之神的物質基礎,不可不謹慎的保養。■
八正神名論篇第二十六(六)
柒
【原文】
帝曰:妙乎哉論也!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數言形與神,何謂形?何謂神?願卒聞之①。
岐伯曰:請言形。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病②,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③。
帝曰:何謂神?
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誌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④。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也⑤。
【原文通解】
●帝曰:妙乎哉論也!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數言形與神,何謂形?何謂神?願卒聞之①。
①神,謂神智通悟。形,謂形診可觀。
▲黃帝道:多麽奧妙的論述啊!把人身變化和陰陽四時虛實聯係起來,這是非常微妙的結合,要不是先生,誰能夠弄得懂呢!然而先生屢次說道形如神,究竟什麽叫形?什麽叫神?請你詳盡的講一講。▲
●岐伯曰:請言形。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病②,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③。
【1】慧然:明白。
②(新校正雲:按《甲乙經》作捫其所痛,義亦通。)
③外隱其無形,故目冥冥而不見。內髒其有象,故以診而可索於經也。慧然在前,按之不得,言三部九候之中,卒然逢之,不可為之期準也。《離合真邪論》曰: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此其義也。
▲岐伯說:請讓我先講形。所謂形,就是反映於外的體征,體表隻能察之概況,但隻要問明發病的原因,再仔細診察經脈變化,則病情就清楚的擺在麵前,要是按尋之仍不可得,那麽便不容易知道他的病情了,因外部有形跡可察,所以叫做形。▲
●帝曰:何謂神?
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誌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④。
【1】心開而誌先:指目光敏銳、心靈聰慧、思維敏捷。
【2】俱視獨見:張誌聰:“眾人之所共視,而我獨知之也。”
【3】適若昏:適,至也,此作置解。適若昏,指如置於昏昧之中。
④耳不聞,言神用之微密也。目明心開而誌先者,言心之通如昏昧開卷,目之見如氛翳辟明,神雖內融,誌已先往矣。慧然,謂清爽也。悟,猶了達也。慧然獨悟口弗能言者,謂心中清爽而了達,口不能宣吐以寫心也。俱視獨見適若昏者,歎見之異速也,言與眾俱視,我忽獨見,適猶若昏昧爾。既獨見了,心眼昭然,獨能明察,若雲隨風卷,日麗天明,至哉神乎!妙用如是,不可得而言也。
▲黃帝道:什麽叫神?
岐伯說:請讓我再講神。所謂神,就是望而知之,耳朵雖然沒有聽到病人的主訴,但通過望診,眼中就明了它的變化,亦已心中有數,先得出這一疾病的概念,這種心領神會的速度獨悟,不能用言語來形容,有如觀察一個東西,大家沒有看到,但他能運用望診,就能夠獨自看到,有如在黑暗之中,大家都很昏黑,但他能運用望診,就能夠昭然獨明,好象風吹雲散,所以叫做神。▲
●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也⑤。
⑤以三部九候經脈為之本原,則可通神悟之妙用,若以九針之論僉議,則其旨惟博,其知彌遠矣,故曰三部九候為之原,九針之論不必存也。
▲診病時,若以三部九侯為之本原,就不必拘守九針的理論了。▲
【譯文】
■黃帝道:多麽奧妙的論述啊!把人身變化和陰陽四時虛實聯係起來,這是非常微妙的結合,要不是先生,誰能夠弄得懂呢!然而先生屢次說道形如神,究竟什麽叫形?什麽叫神?請你詳盡的講一講。
岐伯說:請讓我先講形。所謂形,就是反映於外的體征,體表隻能察之概況,但隻要問明發病的原因,再仔細診察經脈變化,則病情就清楚的擺在麵前,要是按尋之仍不可得,那麽便不容易知道他的病情了,因外部有形跡可察,所以叫做形。
黃帝道:什麽叫神?
岐伯說:請讓我再講神。所謂神,就是望而知之,耳朵雖然沒有聽到病人的主訴,但通過望診,眼中就明了它的變化,亦已心中有數,先得出這一疾病的概念,這種心領神會的速度獨悟,不能用言語來形容,有如觀察一個東西,大家沒有看到,但他能運用望診,就能夠獨自看到,有如在黑暗之中,大家都很昏黑,但他能運用望診,就能夠昭然獨明,好象風吹雲散,所以叫做神。診病時,若以三部九侯為之本原,就不必拘守九針的理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