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181一185

(2023-11-03 16:23:26) 下一個

脈解篇第四十九(二)

4

【原文】

       陽明所謂灑灑【1】振寒者,陽明者午也【2】,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所謂脛腫而股不收【3】者,是五月盛陽之陰【4】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複上,上則邪客於髒腑間,故為水也。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髒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所謂欲獨閉戶牖而居。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複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所謂客孫脈【5】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6】,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陰,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7】也。所謂食則嘔也,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所謂得後與氣【8】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原文通解】

●陽明所謂灑灑【1】振寒者,陽明者午也【2】,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

【1】灑灑:形容非常寒冷的樣子。

【2】陽明者午也:陽明為陽之盛,相當於五月,五月月建在午,所以說“陽明者午也”。

陽明經有所謂灑灑振寒的症狀,是因為陽明旺於五月,月建在午,五月是陽極而生的時候,人體也是一樣,陰氣加於盛陽之上,故令人灑灑然寒栗。

所謂脛腫而股不收【3】者,是五月盛陽之陰【4】也,陽者,衰於五月,而一陰氣上,與陽始爭,故脛腫而股不收也。

【3】股不收:指大腿遲緩無力。

【4】五月盛陽之陰:是說五月陽氣到達極點,而陰氣也開始逐漸生長了。

所謂足脛浮腫而腿弛緩不收,是因為五月陽盛極而陰生,陰氣始衰,在下初之一陰,向上與陽氣相爭,致使陽明經脈不和,故發生足脛浮腫而兩腿弛緩不收的症狀。

所謂上喘而為水者,陰氣下而複上,上則邪客於髒腑間,故為水也。

所謂因水腫而致喘息的,是由於土不製水,陰氣自下而上,居於髒腑之間,水氣不化,故為水腫之病,水氣上犯肺髒,所以出現喘息的症狀。

所謂胸痛少氣者,水氣在髒腑也,水者,陰氣也,陰氣在中,故胸痛少氣也。

所謂胸部疼痛呼吸少氣的,也是由於水氣停留於髒腑之間,水液屬於陰氣,停留於髒腑,上逆於心肺,所以出現胸痛少氣的症狀。

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陽氣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所謂病甚則厥逆,厭惡見人與火光,聽到木擊的聲音則驚惕不已,這是由於陽氣與陰氣相爭,水火不相協調,所以發生驚惕一類的症狀。

所謂欲獨閉戶牖而處者,陰陽相薄也,陽盡而陰盛,故欲獨閉戶牖而居。

所謂想關閉門窗而獨居的,是由於陰氣與陽氣相爭,陽氣衰而陰氣盛,陰主靜,所以病人喜歡關閉門窗而獨居。

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複爭,而外並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

所謂發病則登高處而歌唱,拋棄衣服而奔走的,是由於陰陽之氣反複相爭,而外並於陽經使陽氣盛,陽主熱主動,熱盛於上,所以病人喜歡登高而歌,熱盛於外,所以棄衣而走。

所謂客孫脈【5】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5】客孫脈:侵犯頭部細小絡脈。

所謂客於孫脈則頭痛、鼻塞和腹部脹腫的,是由於陽明經的邪氣上逆,若逆於本經的細小絡脈,就出現頭痛鼻塞的症狀,若逆於太陰脾經,就出現腹部腫脹的症狀。

太陰所謂病脹者,太陰子也【6】,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

【6】太陰子也:太陰在十一月時氣盛,十一月月建為子。

太陰經脈有所謂病腹脹的,是因為太陰為陰中至陰,應於十一月,月建在子,此時陰氣最盛,萬物皆閉藏於中,人氣亦然,陰邪循經入腹,所以發生腹腫的症狀。

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陰,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7】也。

【7】噫:指噯氣。

所謂上走於心而為噯氣的,是因為陰盛邪,陰邪循脾經上走於陽明胃經,足陽明之正上通於心,心主噯氣,所以說上走於心就會發生噯氣。

所謂食則嘔也,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

所謂食入則嘔吐的,是因為脾病,食物不能運化,胃中盛滿而上溢,所以發生嘔吐的症狀。

所謂得後與氣【8】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

【8】後與氣:分別指大便和矢氣。

所謂得到大便和失氣就覺得爽快而病減的,是因為十二月陰氣盛極而下衰的,陽氣初生,人體也是一樣,腹中陰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脹噯氣的病人得到大便或失氣後,就覺得爽快,就象病減輕了似的。

【譯文】

       陽明經有所謂灑灑振寒的症狀,是因為陽明旺於五月,月建在午,五月是陽極而生的時候,人體也是一樣,陰氣加於盛陽之上,故令人灑灑然寒栗。所謂足脛浮腫而腿弛緩不收,是因為五月陽盛極而陰生,陰氣始衰,在下初之一陰,向上與陽氣相爭,致使陽明經脈不和,故發生足脛浮腫而兩腿弛緩不收的症狀。所謂因水腫而致喘息的,是由於土不製水,陰氣自下而上,居於髒腑之間,水氣不化,故為水腫之病,水氣上犯肺髒,所以出現喘息的症狀。所謂胸部疼痛呼吸少氣的,也是由於水氣停留於髒腑之間,水液屬於陰氣,停留於髒腑,上逆於心肺,所以出現胸痛少氣的症狀。所謂病甚則厥逆,厭惡見人與火光,聽到木擊的聲音則驚惕不已,這是由於陽氣與陰氣相爭,水火不相協調,所以發生驚惕一類的症狀。所謂想關閉門窗而獨居的,是由於陰氣與陽氣相爭,陽氣衰而陰氣盛,陰主靜,所以病人喜歡關閉門窗而獨居。所謂發病則登高處而歌唱,拋棄衣服而奔走的,是由於陰陽之氣反複相爭,而外並於陽經使陽氣盛,陽主熱主動,熱盛於上,所以病人喜歡登高而歌,熱盛於外,所以棄衣而走。所謂客於孫脈則頭痛、鼻塞和腹部脹腫的,是由於陽明經的邪氣上逆,若逆於本經的細小絡脈,就出現頭痛鼻塞的症狀,若逆於太陰脾經,就出現腹部腫脹的症狀。

       太陰經脈有所謂病腹脹的,是因為太陰為陰中至陰,應於十一月,月建在子,此時陰氣最盛,萬物皆閉藏於中,人氣亦然,陰邪循經入腹,所以發生腹腫的症狀。所謂上走於心而為噯氣的,是因為陰盛邪,陰邪循脾經上走於陽明胃經,足陽明之正上通於心,心主噯氣,所以說上走於心就會發生噯氣。所謂食入則嘔吐的,是因為脾病,食物不能運化,胃中盛滿而上溢,所以發生嘔吐的症狀。所謂得到大便和失氣就覺得爽快而病減的,是因為十二月陰氣盛極而下衰的,陽氣初生,人體也是一樣,腹中陰邪得以下行,所以腹脹噯氣的病人得到大便或失氣後,就覺得爽快,就象病減輕了似的。

 

脈解篇第四十九(三)

5

【原文】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1】,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所謂色色【2】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3】。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疏疏無所見也。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4】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臭也。所謂而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5】,故變於色也。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厥陰所謂癲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6】,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癲疝少腹腫也。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7】也。所謂?癃疝膚脹者【8】,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癃疝也。所謂甚則嗌幹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幹也。

【原文通解】

●少陰所謂腰痛者,少陰者,腎也【1】,十月萬物陽氣皆傷,故腰痛也。

【1】少陰者腎也:少陰主七月,七月月建為申。

少陰有所謂腰痛的,是因為足少有病應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陰氣初生,萬物肅殺,陽氣被抑製,腰為腎之府,故出現腰痛的症狀。

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

所謂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是因為陰氣盛於下,陽氣浮越於上而無所依附,少陰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出現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症狀。

所謂色色【2】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目無所見者,萬物陰陽不定未有主也【3】。秋氣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殺萬物,陰陽內奪,故目疏疏無所見也。

【2】色色:“色”當從《太素》作“邑”。邑邑,心神不安的樣子。

【3】未有主也:指陰陽交替,尚未確定。

所謂身體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眼花繚亂視物不清的,是因為七月秋氣始至,微霜始降,陰陽交替尚無定局,萬物因受肅殺誌氣而衰退,人體陰陽之氣衰奪,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則兩目視物不清。

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4】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4】陽氣:指少陽經脈之氣。

【0】煎厥:是陽氣亢盛,煎熬津液,使陰精耗竭而導致的氣逆昏厥的病症。

所謂少氣善怒的,是因為秋天陽氣下降,失去調其作用少陽經陽氣不得外出,陽氣鬱滯在內,肝氣鬱結不得疏泄,不能約束其所管,故容易發怒,怒則其逆而厥,叫做“煎厥”。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所謂恐懼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樣,是因為秋天陰氣始生,萬物尚未盡衰,人體應之,陰氣少,陽氣入,陰陽交爭,循經入腎,故恐懼如人將捕之。

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聞臭也。

所謂厭惡食物氣味的,是因為腎火不足,不能溫養化源,致使胃氣虛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進食而厭惡食物的氣味。

所謂而黑如地色者,秋氣內奪【5】,故變於色也。

【5】秋氣內奪:秋氣肅殺會耗傷內髒精華。

所謂麵色發黑如地色的,是因為秋天肅殺之氣耗散內髒精華,精氣內奪而腎虛,故麵色發黑。

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所謂咳嗽則出血的,是上焦陽脈損傷,陽氣未盛於上,血液充斥於脈管,上部脈滿則肺氣不利,故咳嗽,絡脈傷則血見於鼻。

厥陰所謂?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6】,三月陽中之陰,邪在中,故曰?疝少腹腫也。

【6】厥陰者辰也:厥陰主三月,三月月建為辰。

厥陰經脈為病有所謂蘈疝,及婦女少腹腫的,是因為厥陰應於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陽氣方長,陰氣尚存,陰邪積聚於中,循厥陰肝經發病,故發生陰囊腫大疼痛及婦女少腹腫的症狀。

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俯而不仰【7】也。

【7】一俯而不仰:是形容腰脊疼痛,俯仰不便。

所謂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為三月陽氣振發,萬物榮華繁茂,然尚有餘寒,人體應之,故出現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狀。

所謂?癃疝膚脹者【8】,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癃疝也。

【8】?癃疝(tuilóngshàn)膚脹者:指前陰脹痛,不得小便而肌膚腫脹。

所謂有?癃疝、膚皮腫脹的,也是因為陰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脈脹閉不通,故發生前陰腫痛、小便不利以及膚脹等病。

所謂甚則嗌幹熱中者,陰陽相薄而熱,故嗌幹也。

所謂病甚則咽幹熱中的,是因為三月陰陽相爭而陽氣勝,陽勝產生內熱,熱邪循厥陰肝經上逆入喉,故出現咽喉幹燥的症狀。

【譯文】

       少陰有所謂腰痛的,是因為足少有病應在十月,月建在申,十月陰氣初生,萬物肅殺,陽氣被抑製,腰為腎之府,故出現腰痛的症狀。所謂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是因為陰氣盛於下,陽氣浮越於上而無所依附,少陰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出現嘔吐、咳嗽、上氣喘息的症狀。所謂身體衰弱不能久立,久坐起則眼花繚亂視物不清的,是因為七月秋氣始至,微霜始降,陰陽交替尚無定局,萬物因受肅殺誌氣而衰退,人體陰陽之氣衰奪,故不能久立,久坐乍起則兩目視物不清。所謂少氣善怒的,是因為秋天陽氣下降,失去調其作用少陽經陽氣不得外出,陽氣鬱滯在內,肝氣鬱結不得疏泄,不能約束其所管,故容易發怒,怒則其逆而厥,叫做“煎厥”。所謂恐懼不安好象被人捉捕一樣,是因為秋天陰氣始生,萬物尚未盡衰,人體應之,陰氣少,陽氣入,陰陽交爭,循經入腎,故恐懼如人將捕之。所謂厭惡食物氣味的,是因為腎火不足,不能溫養化源,致使胃氣虛弱,消化功能已失故不欲進食而厭惡食物的氣味。所謂麵色發黑如地色的,是因為秋天肅殺之氣耗散內髒精華,精氣內奪而腎虛,故麵色發黑。所謂咳嗽則出血的,是上焦陽脈損傷,陽氣未盛於上,血液充斥於脈管,上部脈滿則肺氣不利,故咳嗽,絡脈傷則血見於鼻。

       厥陰經脈為病有所謂蘈疝,及婦女少腹腫的,是因為厥陰應於三月,月建在辰,三月陽氣方長,陰氣尚存,陰邪積聚於中,循厥陰肝經發病,故發生陰囊腫大疼痛及婦女少腹腫的症狀。所謂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為三月陽氣振發,萬物榮華繁茂,然尚有餘寒,人體應之,故出現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狀。所謂有蘈癃疝、膚皮腫脹的,也是因為陰邪旺盛,以致厥有病脈脹閉不通,故發生前陰腫痛、小便不利以及膚脹等病。所謂病甚則咽幹熱中的,是因為三月陰陽相爭而陽氣勝,陽勝產生內熱,熱邪循厥陰肝經上逆入喉,故出現咽喉幹燥的症狀。

 

 

刺要論篇第五十

1

【簡介】

【0】 刺要:針刺的要領。

       一、闡述了依據疾病所在部位確定適宜的進針深度的針刺要領。同時指出:違背了這一要領,就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

       二、分別說明人體各部位因針刺深淺不當導致五髒在相應季節產生的種種病變。

2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要。

       岐伯對曰:病有浮沉【1】,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2】。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3】,內動五髒,後生大病。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脈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內動肺,肺動則秋病溫虐,溯(sù)溯然【4】寒栗。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內動脾,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刺肉無傷脈,脈傷則內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內動肝,肝動則春病熱而筋馳。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內動腎,腎動則冬病脹腰痛。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5】胻酸【6】,體解怠然不去矣。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願聞刺要。

岐伯對曰:病有浮沉【1】,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2】。

【1】浮沉:浮在表,沉在裏。這裏指病位的深淺。

【2】各至其理,無過其道:指針刺各到達一定的深度,不要違背常規法度。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方麵的要領。

岐伯回答說:疾病有在表在裏的區別,刺法有淺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應當淺刺,病在裏應當深刺,各應到達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違背這一發度。

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3】,內動五髒,後生大病。

【3】大賊:作“極大的危害”解。

刺得太深,就會損傷內髒;刺得太淺,不僅達不到病處,而且反使在表的氣血壅滯,給病邪以可乘之機。因此,針刺深淺不當,反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使五髒功能紊亂,繼而發生嚴重的疾病。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膚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脈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所以說:疾病的部位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皮膚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脈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

是故刺毫毛腠理無傷皮,皮傷則內動肺,肺動則秋病溫虐,溯(sù)溯然【4】寒栗。

【4】溯(sù)溯然:逆流而上,形容怕冷的樣子。

因此,該刺毫毛腠理的,不要傷及皮膚,若皮膚受傷,就會影響肺髒的正常功能,肺髒功能擾亂後,以致到秋天時,易患溫瘧病,發生惡寒戰栗的症狀。

刺皮無傷肉,肉傷則內動脾,脾動則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脹煩,不嗜食。

該刺皮膚的,不要傷及肌肉,若肌肉受傷,就會影響脾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節的最後十八天中,發生腹脹煩滿,不思飲食的病症。

刺肉無傷脈,脈傷則內動心,心動則夏病心痛。

該刺肌肉的,不要傷及血脈,若血脈受傷,就會影響心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時,易患心痛的病症。

刺脈無傷筋,筋傷則內動肝,肝動則春病熱而筋馳。

該刺血脈的,不要傷及筋脈,若筋脈受傷,就會影響肝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時,易患熱性病,發生筋脈弛緩的症狀。

刺筋無傷骨,骨傷則內動腎,腎動則冬病脹腰痛。

該刺筋的,不要傷及骨,若骨受傷,就會影響腎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時,易患腹脹、腰痛的病症。

刺骨無傷髓,髓傷則銷鑠【5】胻酸【6】,體解怠然不去矣。

【5】銷鑠:指病久枯瘦。

【6】胻酸:胻:腳脛。小腿發酸。

該刺骨有,不要傷及骨髓,若骨髓被損傷而髓便日漸消減,不能充養骨骼,就會導致身體枯瘦,足脛發酸,肢體懈怠,無力舉動的病症。

【譯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方麵的要領。

       岐伯回答說:疾病有在表在裏的區別,刺法有淺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應當淺刺,病在裏應當深刺,各應到達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違背這一發度。刺得太深,就會損傷內髒;刺得太淺,不僅達不到病處,而且反使在表的氣血壅滯,給病邪以可乘之機。因此,針刺深淺不當,反會給人體帶來很大的危害,使五髒功能紊亂,繼而發生嚴重的疾病。

       所以說:疾病的部位有在毫毛腠理的,有在皮膚的,有在肌肉的,有在脈的,有在筋的,有在骨的,有在髓的。因此,該刺毫毛腠理的,不要傷及皮膚,若皮膚受傷,就會影響肺髒的正常功能,肺髒功能擾亂後,以致到秋天時,易患溫瘧病,發生惡寒戰栗的症狀。該刺皮膚的,不要傷及肌肉,若肌肉受傷,就會影響脾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在每一季節的最後十八天中,發生腹脹煩滿,不思飲食的病症。該刺肌肉的,不要傷及血脈,若血脈受傷,就會影響心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夏天時,易患心痛的病症該刺血脈的,不要傷及筋脈,若筋脈受傷,就會影響肝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秋天時,易患熱性病,發生筋脈弛緩的症狀。該刺筋的,不要傷及骨,若骨受傷,就會影響腎髒的正常功能,以致到冬天時,易患腹脹、腰痛的病症。該刺骨有,不要傷及骨髓,若骨髓被損傷而髓便日漸消減,不能充養骨骼,就會導致身體枯瘦,足脛發酸,肢體懈怠,無力舉動的病症。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

1

【題解】

       刺,針刺;齊,限度,辨別。本篇重點討論了皮、肉、筋、脈、骨不同病位的針刺方法;依據各種不同的病位,施以不同的針刺深淺程度。如果違反了針刺的原則,就會損傷其它部位,給病人造成痛苦。

2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

       岐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帝曰: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

       岐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1】;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2】也。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

岐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淺深不同要求。

岐伯回答說:針刺骨,就不要傷筋;針刺筋,就不要損傷肌肉;針刺肌肉,就不要損傷脈;針刺脈,就不要損傷皮膚(以上四句指的是,應該深刺,則不能淺刺);針刺皮膚,則不要傷及肌肉;針刺肌肉,則不要傷及筋;針刺筋,則不要傷及骨(以上三句指的是,應該淺刺,則不能深刺)。

帝曰: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岐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1】;

【1】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而去:此處指停止針刺。針刺骨不要損傷筋,意為病在骨應針刺到達骨的位置,如針到達筋的位置拔出,則骨病不愈而反傷筋。

黃帝說: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能聽聽對此的解釋。

岐伯說:所謂刺骨不要傷害筋,是說需刺骨的,不可在僅刺到筋而未達骨的深度時,就停針或拔出;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刺筋不要傷害肌肉,是說需刺至筋的,不可在僅刺到肌肉而未達筋的深度時,就停針或拔出;

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

刺肌肉不要傷害脈,是說需刺至肌肉深部的,不可在僅刺到脈而未達肌肉深部時,就停針或拔去;

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

刺脈不要傷害皮膚,是說需刺至脈的,不可在僅刺到皮膚而未達脈的深度時,就停針拔去。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

所謂針刺皮膚不要傷及肌肉,是說病在皮膚之中,針就刺至皮膚,不要深刺傷及肌肉;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

刺肌肉不要傷及筋,是說針隻能刺至肌肉,太過就會傷及筋;

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2】也。

【2】此之謂反也:這些都是針刺過深的操作,將會帶來不良後果。與上麵針刺過淺相反。

刺筋不要傷及骨,是說針隻能刺至筋,太過就會傷及骨。以上這些,是說若針刺深淺不當,就會帶來不良後果。

【譯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淺深不同要求。

       岐伯回答說:針刺骨,就不要傷筋;針刺筋,就不要損傷肌肉;針刺肌肉,就不要損傷脈;針刺脈,就不要損傷皮膚(以上四句指的是,應該深刺,則不能淺刺);針刺皮膚,則不要傷及肌肉;針刺肌肉,則不要傷及筋;針刺筋,則不要傷及骨(以上三句指的是,應該淺刺,則不能深刺)。

       黃帝說: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能聽聽對此的解釋。

       岐伯說:所謂刺骨不要傷害筋,是說需刺骨的,不可在僅刺到筋而未達骨的深度時,就停針或拔出;刺筋不要傷害肌肉,是說需刺至筋的,不可在僅刺到肌肉而未達筋的深度時,就停針或拔出;刺肌肉不要傷害脈,是說需刺至肌肉深部的,不可在僅刺到脈而未達肌肉深部時,就停針或拔去;刺脈不要傷害皮膚,是說需刺至脈的,不可在僅刺到皮膚而未達脈的深度時,就停針拔去。所謂針刺皮膚不要傷及肌肉,是說病在皮膚之中,針就刺至皮膚,不要深刺傷及肌肉;刺肌肉不要傷及筋,是說針隻能刺至肌肉,太過就會傷及筋;刺筋不要傷及骨,是說針隻能刺至筋,太過就會傷及骨。以上這些,是說若針刺深淺不當,就會帶來不良後果。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一)

1

【題解】

       【0】禁:製止,禁忌。

      《內經》專門討論針刺禁忌的經文有兩篇。即《素問·刺禁論》和《靈樞·五禁》。兩篇中,《刺禁論》尤其重要。其中關於針刺意外的記載非常真實而全麵,具有重要的實踐和理論意義。此外,涉及針刺禁忌比較多的還有《素問·刺要論》、《素問·刺齊論》和《靈樞·終始》等,但都不如《刺禁論》重要。

2

【原文】

       黃帝問曰:願聞禁數【1】。

       岐伯對曰:髒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2】,心部於表【3】,腎治於裏【4】,脾為之使【5】,胃為之市【6】,鬲肓【7】之上,中有父母【8】,七節之傍,中有小心【9】。從之有福,逆之有咎【10】。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刺跗上【11】,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麵,中溜脈【12】,不幸為盲。刺頭,中腦戶【13】,入腦立死。刺舌下【14】,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15】,中脈,血不出為腫。刺郤中【16】大脈,令人仆脫色【17】。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18】。刺脊間,中髓為傴【19】。刺乳上【20】,中乳房,為腫根【21】蝕。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魚腹【22】內陷,為腫。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願聞禁數【1】。

岐伯對曰:髒有要害,不可不察。

【1】禁數: 禁,禁忌;數,幾;禁數,指禁止針刺的地方有多少。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人體禁刺的部位。

岐伯回答說:內髒各有要害之處,不能不細看詳審!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2】,心部於表【3】,腎治於裏【4】,脾為之使【5】,胃為之市【6】,鬲肓【7】之上,中有父母【8】,七節之傍,中有小心【9】。

【2】肝生於左,肺藏於右:肝主春生之氣,應於東方,東方為左,所以肝生於左;同理,肺主秋收之氣,應於西方,西方為右,所以肺藏於右。

【3】心部於表:部,安排、布置,引申為調節。心在五行屬火,心部於表,指心調節在表的陽氣。

心屬火,為陽中之陽,所以心氣布散於體表。

【4】腎治於裏:腎屬水,為陰中之陰,調節在裏的陰氣,所以腎主持人體之裏。

【5】脾為之使:使,指脾的傳輸功能。脾主運化,輸送水穀精微營養至全身,所以脾為之使。

【6】胃為之市:市,即市場,通暢之意,言胃收納水穀,宜於通暢。有協助五髒氣機通暢的作用。形容胃受納水穀猶如貨物集中於市場。

【7】鬲肓:膈膜與肓膜的合稱。

【8】父母:此指心、肺兩髒。

【9】小心:此指心包絡。

肝氣生發於左,肺氣肅降於右,心髒調節在表的陽氣,腎髒管理在裏的陰氣,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賴以轉輸,胃主受納,飲食水穀匯聚於此。膈肓的上麵,有維持生命活動的心、肺兩髒,第七椎旁的裏麵有心包絡。

從之有福,逆之有咎【10】。

【10】咎:災禍。

上述部位都應該禁刺,遵循這個刺禁,就有利於治療,違背了,則會給人體造成禍害。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

刺中心髒的,約一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噯氣。

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  

刺中肝髒,約五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多言多語。

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

刺中腎髒,約六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打噴嚏。▲

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

刺中肺髒,約三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咳嗆。

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

刺中脾髒,約十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頻頻吞咽。

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

誤刺中膽,約一日半死,其病變症狀為嘔吐。

刺跗上【11】,中大脈,血出不止,死。

【11】跗上:指足麵。

針刺足背,誤傷了大血管,若出血不止,便會死亡。

刺麵,中溜脈【12】,不幸為盲。

【12】溜脈:溜,與“流”通。流脈指與眼相流通的血脈。

唐代王冰注:“麵中溜脈者,手太陽、任脈之交會。手太陽脈,自顴而斜行,至目內眥。任脈自鼻鼽兩旁上行,至瞳子下。故刺麵中溜脈,不幸為盲。”

針灸刺中麵龐,中間的溜脈,(溜脈在眼睛下,凸起的部位),如果刺中,不幸運的話,就會眼盲。

刺頭,中腦戶【13】,入腦立死。

【13】腦戶:穴位名,位於枕骨上,強間穴後一寸五分處。

針刺麵部的腦戶穴,若刺至腦髓,就會立即死亡。▲

●刺舌下【14】,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

【14】舌下:指舌下廉泉穴。

針刺廉泉穴,誤傷了血管,若出血不止,可使喉啞失音。

刺足下布絡【15】,中脈,血不出為腫。

【15】布絡:指散布的經脈。

針刺足下布散的絡脈,誤傷了血管,若淤血留著不去可致局部腫脹。

刺郤中【16】大脈,令人仆脫色【17】。

【16】郤中:委中穴。

【17】脫色:臉色泛白,是暈針時的一種表現。

針刺委中穴太深,誤傷了大經脈,可令人跌仆,麵色蒼白。

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18】。

【18】鼠仆:即鼠蹊。

       鼠蹊部指的是下腹部與雙側下肢連接的部位,即我們常說的腹股溝。鼠蹊是人類脆弱而重要的一個部位,在自衛時,可用腿攻擊對方的鼠蹊,設法逃脫。

       鼠蹊部有深、淺的淋巴結群,為下肢、腹壁下部淺層及外生殖器等的淋巴管所匯集和經過的地方,因此上述各部分有炎症時,常波及這些淋巴結群;這個區域有非常重要的骼外動脈、骼外靜脈及股神經通過。

 ▲針刺氣銜穴,誤傷了血管,若淤血留著不去,鼠蹊部就會腫脹。

刺脊間,中髓為傴【19】。

【19】傴:背曲不伸。

針刺脊椎間隙,誤傷了脊髓,會使人背曲不伸。

刺乳上【20】,中乳房,為腫根【21】蝕。

【20】乳上:指乳中穴。

【21】根:乳根,此指乳房內部。

針刺乳中穴,傷及乳房,可使乳房腫脹,內部腐蝕潰膿。

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

針刺缺盆中央太深,造成肺氣外泄,可令人喘咳氣逆。

刺手魚腹【22】內陷,為腫。

【22】手魚腹:手魚際穴處。

針刺手魚際穴太深,可使局部發生腫脹。

【譯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人體禁刺的部位。

      岐伯回答說:內髒各有要害之處,不能不細看詳審!肝氣生發於左,肺氣肅降於右,心髒調節在表的陽氣,腎髒管理在裏的陰氣,脾主運化,水穀精微賴以轉輸,胃主受納,飲食水穀匯聚於此。膈肓的上麵,有維持生命活動的心、肺兩髒,第七椎旁的裏麵有心包絡。上述部位都應該禁刺,遵循這個刺禁,就有利於治療,違背了,則會給人體造成禍害。

       刺中心髒的,約一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噯氣。刺中肝髒,約五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多言多語。刺中腎髒,約六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打噴嚏。刺中肺髒,約三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咳嗆。刺中脾髒,約十日即死,其病變症狀為頻頻吞咽。誤刺中膽,約一日半死,其病變症狀為嘔吐。針刺足背,誤傷了大血管,若出血不止,便會死亡。針刺麵部的腦戶穴,若刺至腦髓,就會立即死亡。針刺廉泉穴,誤傷了血管,若出血不止,可使喉啞失音。針刺足下布散的絡脈,誤傷了血管,若淤血留著不去可致局部腫脹。針刺委中穴太深,誤傷了大經脈,可令人跌仆,麵色蒼白。針刺氣銜穴,誤傷了血管,若淤血留著不去,鼠蹊部就會腫脹。針刺脊椎間隙,誤傷了脊髓,會使人背曲不伸。針刺乳中穴,傷及乳房,可使乳房腫脹,內部腐蝕潰膿。針刺缺盆中央太深,造成肺氣外泄,可令人喘咳氣逆。針刺手魚際穴太深,可使局部發生腫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