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帝內經》精讀161—-165

(2023-11-03 16:11:03) 下一個

風論篇第四十二(三)

05

【原文】

 帝曰:五髒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1】。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pěng)【2】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3】,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4】。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5】,善怒嚇,赤色【6】,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7】,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幹善怒,時憎女子【8】,診在目下,其色青。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麵痝(máng)然【9】浮腫,脊痛【10】不能正立,其色炲【11】,隱曲不利【12】,診在肌上【13】,其色黑。

【原文通解】

●帝曰:五髒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1】。

【1】病能:“能”同“態”。病能,指病態。

張雲。凡致病之害。皆謂之能。誌雲。病能者。謂髒氣受邪。能為形身作病也。馬雲。能。

耐同。簡按義具於病能篇。

黃帝問道:五髒風證的臨床表現有何不同?希望你講講診斷要點和病態表現。

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pěng)【2】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3】,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4】。

【2】皏(pěng):淺白色。

【3】晝日則差:

馬雲。差。瘥同。吳雲。晝日起。則肺葉垂而順。故病瘥。暮而臥。則肺葉壅而脹。故病甚。誌雲。晝則陽氣盛。而勝邪。暮則氣衰。故病甚也。簡按王注為是。

【4】診在眉上其色白:

馬雲。靈樞五色篇。以為闕中者肺也。高雲。其診視之部。在眉上闕庭之間。其色然白者。是也。誌雲。始言然白。而複曰診在眉上。其色白。有似乎重見矣。所謂然白者。謂肺氣受風。

而髒氣之見於外也。所謂診在眉上。其色白者。謂五髒之病色。見於麵也。簡按當從高注。下文四髒義並同。

岐伯回答道:肺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麵色淡白,不時咳嗽氣短,白天減輕,傍晚加重,診察時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間可出現白色。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5】,善怒嚇,赤色【6】,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7】,其色赤。

【5】焦絕:即焦躁到極點,毫不潤澤。

馬雲。心受邪。正在中。故上中下三焦之氣。升降頗難。而似有阻絕也。張雲。唇舌焦燥。津液幹絕也。簡按未詳。張據王義。姑從之。

【6】善怒嚇赤色:

甲乙。無嚇字。作色赤。樓雲。嚇字。衍。高雲。木火相生。故善以怒而嚇人。簡按莊子秋水雲。鴟得腐鼠。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司馬雲。怒其聲。恐其奪己也。又五髒之風。言情誌者。唯心肝二髒耳。而於肝則雲善悲。又雲善怒。並為可疑。今且仍王注。

【7】診在口:

高本。口。作舌。注雲。舌。舊本訛口。今改。

心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唇舌焦躁,容易發怒,麵色發紅,病重則言語謇澀,診察時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質可呈現紅色。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幹善怒,時憎女子【8】,診在目下,其色青。

【8】時憎女子:

吳雲。肝脈環陰器。肝氣治。則悅色而欲女子。肝色衰。則惡色而憎女子。

肝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常悲傷,麵色微青,易發怒,有時厭惡女性,診察時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發青色。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脾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身體疲倦,四肢懶於活動,麵色微微發黃,食欲不振,診察時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現黃色。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麵痝(máng)然【9】浮腫,脊痛【10】不能正立,其色炲【11】,隱曲不利【12】,診在肌上【13】,其色黑。

【9】痝(máng)(máng)然:壅腫的樣子。

【10】脊痛

甲乙。脊上。有腰字。

【11】其色炲

誌雲。恐後人認為一色。故曰蒼。曰。曰然。曰微黃。大意與五髒生成篇之論色同。。

煙煤黑色也。

【12】隱曲不利:指性功能衰弱或小便不利。

【13】肌上:

肌。兩頰肉也。肌上。顴也。顴。腎所主也。

簡按說文。肌。頰肉也。五閱五使篇雲。腎病者。顴與顏黑。高注確有所據。然幾通用。故作饑。作機。

腎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顏麵疣然而腫,腰脊痛不能直立,麵色黑加煤煙灰,小便不利,診察時要注意頤部,往往頤部可出現黑色。胃風的症狀,是項部多汗惡風,腰脊痛不能直立,麵色黑加煤煙灰,小便不利,診察時要注意頤部,往往頤部可出現黑色。

【譯文】

黃帝問道:五髒風證的臨床表現有何不同?希望你講講診斷要點和病態表現。

       岐伯回答道:肺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麵色淡白,不時咳嗽氣短,白天減輕,傍晚加重,診察時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間可出現白色。心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唇舌焦躁,容易發怒,麵色發紅,病重則言語謇澀,診察時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質可呈現紅色。肝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常悲傷,麵色微青,易發怒,有時厭惡女性,診察時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發青色。脾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身體疲倦,四肢懶於活動,麵色微微發黃,食欲不振,診察時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現黃色。腎風的症狀,是多汗惡風,顏麵疣然而腫,腰脊痛不能直立,麵色黑加煤煙灰,小便不利,診察時要注意頤部,往往頤部可出現黑色。胃風的症狀,是項部多汗惡風,腰脊痛不能直立,麵色黑加煤煙灰,小便不利,診察時要注意頤部,往往頤部可出現黑色。
 

 

風論篇第四十二(四)

06

【原文】

       胃風【1】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脘脹【2】,食寒則泄【3】,診形瘦而腹大【4】。首風之狀,頭麵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5】則病甚【6】,頭痛不所以出內,至其風日【7】,則病少愈。漏風【8】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9】,食則汗出,甚則身汗【10】,喘息惡風,衣常濡,口幹善渴,不能勞事。泄風之狀【11】,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幹,上漬其風【12】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帝曰:善。

【原文通解】

●胃風【1】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脘脹【2】,食寒則泄【3】,診形瘦而腹大【4】。

【1】胃風:

簡按此腹中論所謂鼓脹之屬。與和劑局方胃風湯之胃風。醫說不伏水土之胃風不同。聖濟總錄有治方。具於十七卷。

【2】失衣則脘脹:

吳雲。風寒助邪。脈益凝澀。故今脹。張雲。失衣則陽明受寒於外。故為脹。簡按王注中熱。恐誤。

【3】食寒則泄:

千金。泄上。有洞字。似是。

【4】診形瘦而腹大:

高雲。猶言診其形色則瘦。診其腹上則大。以明五髒診色。六腑診形之義。

胃風的症狀,是頸部多汗,惡風,吞咽飲食困難,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脹滿,如少穿衣,腹即脘脹,如吃了寒涼的食物,就發生泄瀉,診察時可見形體瘦削而腹部脹大。

首風之狀,頭麵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5】則病甚【6】,頭痛不所以出內,至其風日【7】,則病少愈。

【5】先風一日:風,指起風之日。

誌雲。風者。天之陽氣。人之陽氣。以應天之風氣。諸陽之氣。上出於頭。故先一日則病甚。男兆璜曰。風將發而所舍之風亦發。故先一日病甚。人氣之通於天也。張雲。陽性先而速也。先至必先衰。

【6】當先風一日則病甚:整句意為氣候變化之前一日病嚴重。                    

【7】至其風日:則病少愈。聖濟總錄雲。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風行陽化。頭者。諸陽之會。與之相應也。方具於十五卷。

首風的症狀,是頭痛,麵部多汗,惡風,每當起風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頭痛得不敢離開室內,待到起風的當日,則痛熱稍輕。

漏風【8】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9】,食則汗出,甚則身汗【10】,喘息惡風,衣常濡,口幹善渴,不能勞事。

【8】漏風:

聖濟總錄雲。食酒中風。則為漏風。漏風之狀雲雲。又曰。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

病名酒風。(出病能論。)夫酒所以養陽。酒入於胃。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其氣悍。與陽氣俱泄。使人腠理虛而中風。令人多汗。惡風不可單衣。其喘息而少氣者。熱重於肺。客於皮毛也。口幹善渴者。汗出多。                                  而亡津液故也。解墮而不能勞事者。精氣耗竭。不能營其四肢故也。謂之漏風者。汗出不止。若器之漏。久而不治。轉為消渴。方具於十三卷。

【9】常不可單衣:是說雖然出汗但卻想多穿衣服。因為出汗後毛孔疏鬆,所以怕風的緣故。

汪昂雲。汗多腠疏。故常畏寒。馬注。作畏熱雖單衣亦欲卻之。昂按既雲畏熱。下何以又言惡風乎。高雲。多汗表虛。欲著複衣。故常不可單衣也。

【10】甚則身汗:

高本。身。作自。注雲。自汗。舊本訛身汗。今改。食則汗出者。言身若無汗。食入則汗出也。甚則自汗者。言身或多汗。甚則自汗也。甚。猶多也。簡按不必改自汗。義自通。

漏風的症狀,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進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惡風,衣服常被汗侵濕,口幹易渴,不耐勞動。

泄風之狀【11】,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幹,上漬其風【12】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

帝曰:善。

【11】泄風之狀:

簡按上文。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本節則雲。多汗。汗出泄衣上。蓋此其汗泄。甚於漏風。新校正。據千金改內風。難必矣。

【12】上漬其風:

吳雲。上漬。半身之上。汗多如浸漬也。誌。四字為一句。注雲。泄衣上則身濕。既濕且冷。一如水漬。而有風。故曰上漬其風也。簡按四字未詳。或恐是衍文。○吳雲。此不及腦風目風內風腸風飧泄者。古亡之也。言胃風。而上文未嚐及者。亦上文亡之也。

泄風的症狀,是多汗,汗出濕衣,口中幹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漬一樣,不耐勞動,周身疼痛發冷。

黃帝道:講得好!

【譯文】

胃風的症狀,是頸部多汗,惡風,吞咽飲食困難,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脹滿,如少穿衣,腹即脘脹,如吃了寒涼的食物,就發生泄瀉,診察時可見形體瘦削而腹部脹大。首風的症狀,是頭痛,麵部多汗,惡風,每當起風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頭痛得不敢離開室內,待到起風的當日,則痛熱稍輕。漏風的症狀,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進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惡風,衣服常被汗侵濕,口幹易渴,不耐勞動。泄風的症狀,是多汗,汗出濕衣,口中幹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漬一樣,不耐勞動,周身疼痛發冷。

黃帝道:講得好!

痹論篇第四十三(一)

01

【題解】

   痹,閉也。指經絡阻滯,營衛滯澀,髒腑氣血運行不暢,由此而導致的病證,就稱為痹證。本篇較為係統全麵地對痹證的病因、病機、分類、治則、預後等進行了專門討論,故名“痹論”。正如高士宗《素問直解》所說:“痹,閉也,血氣凝澀不行也。有風寒濕之痹;有皮筋脈筋骨五髒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髒亦有俞。五髒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髒六腑之痹。榮衛流行,則不為痹。痹之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舉而論之,故曰痹論。”

       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素問》篇名。痹者,閉也。為血氣凝澀不行之病,多由風寒濕三氣雜至,壅閉經絡所致。本篇是論述痹證的,主要包括痹證的病因、病的機理、症狀、分類和治療方法,痹證的形成和營衛氣血、自然氣候的關係。

02

【導讀】

   一、論述了風寒濕三邪雜合傷人是痹病的主要成因。由於感受風寒濕三邪的輕重有別,以及邪氣侵犯的部位和體質的不同,因此就產生了不同的病症。

       二、論述了風寒濕邪侵入髒腑為痹的徑路:一是由五體之痹日久不愈,內傳所合的五髒;二是由病邪循五髒六腑之俞直接侵入體內,形成五髒六腑之痹。

       三、強調痹病的發生還和機體內部的失調有關。如果營衛運行正常,“不與風寒濕氣合”,就不會引起痹病。隻有在營衛運行失常的情況下,複感風寒濕邪,才會致病。

       四、指出了病邪性質、發病部位和痹病的預後關係:“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入髒者,死”。

03

【原文】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多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痹【1】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2】,寒氣勝者為痛痹【3】,濕氣勝者多著痹【4】也。

【1】痹:閉也,氣血閉阻不通的意思。在《內經》指氣血被病邪閉阻,運行不暢通所引起的病變。

【2】行痹:也稱為風痹。指因感受風邪而出現肢體關節疼痛,痛處遊走不定的痹證。《類經》十七卷第六十七注:“風者善行數變,故為行痹,凡走注、曆節疼痛之類皆是也。”

【3】痛痹:也叫寒痹。指因感受寒邪而出現肢體關節疼痛劇烈,痛有定處,得熱痛減的證,很少移動。

【4】著痹:也叫濕痹。指因感受濕邪而出現肢體關節沉重酸痛,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肉麻木不仁的痹證。《類經》十七卷第六十七注:“著痹者,肢體重著不移,或為疼痛,或為頑木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幹肌肉。”著,通“著”。

黃帝問道:痹病是怎樣產生的?

岐伯回答說:由風、寒、濕三種邪氣雜合傷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風邪偏勝的叫行痹,寒邪偏勝的叫痛痹,濕邪偏勝的叫著痹。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5】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5】至陰:此處指長夏。

黃帝問道:痹病又可分為五種,為什麽?

岐伯說:在冬天得病的稱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稱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稱為脈痹;在長夏得病的稱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稱為皮痹。

【譯文】

黃帝問道:痹病是怎樣產生的?

       岐伯回答說:由風、寒、濕三種邪氣雜合傷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風邪偏勝的叫行痹,寒邪偏勝的叫痛痹,濕邪偏勝的叫著痹。

      黃帝問道:痹病又可分為五種,為什麽?

      岐伯說:在冬天得病的稱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稱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稱為脈痹;在長夏得病的稱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稱為皮痹。

04

【原文】

       帝曰:內舍五藏六府,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原文通解】

●帝曰:內舍【1】五藏六府,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2】,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1】內舍:羈留的意思,病邪深居於內部。

【2】五髒皆有合:合,應合的意思。五髒生成篇曰:“心之合脈也,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腎之合骨也。”即五髒六腑都有表裏相合的組織器官。

黃帝問道:痹病的病邪又有內侵而累及五髒六腑的,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五髒都有與其相合的組織器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會內犯於相合的內髒。

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

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腎;筋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肝;脈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心;

肌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3】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3】各以其時:指各以本髒氣旺之時,即各主的季節。如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脾旺於長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等。

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肺。

總之,這些痹症是各髒在所主季節裏重複感受了風、寒、濕三氣所造成的。

【譯文】

       黃帝問道:痹病的病邪又有內侵而累及五髒六腑的,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五髒都有與其相合的組織器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會內犯於相合的內髒。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腎;筋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肝;脈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心;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氣,就會內舍於肺。

       總之,這些痹症是各髒在所主季節裏重複感受了風、寒、濕三氣所造成的。

 

 

痹論篇第四十三(二)

05

【原文】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支解墯,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原文通解】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1】者,煩滿喘而嘔。

【1】肺痹者,煩滿喘而嘔:肺主氣,司呼吸,其治宜肅降,肺痹則肺氣不降而氣上逆,故煩滿喘息;肺脈起於中焦,還循胃口,肺痹則胃氣不降,因而嘔吐。

凡痹病侵入五髒,症狀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狀是煩悶脹滿,喘逆嘔吐。

心痹【2】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3】,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氣上則恐。

【2】心痹者……厥氣上則恐:心主血脈,心痹故脈不通;邪氣內擾於心,故心煩;煩則心氣躁動,故心下鼓動;心脈起於心中,其支者上挾咽,其直者卻上肺,故心痹於肺,則突然上氣喘息,咽喉幹燥;心主噫,心氣上逆則噯氣;心氣逆不與腎交,腎虛故恐懼。噫,即噯氣。

【3】心下鼓:指心悸。

【4】善噫:因心痹,氣機不暢,發出嘆氣。

心痹的症狀是血脈不通暢,煩躁而心悸,突然氣逆上壅而喘息,咽幹,易噯氣,厥氣上逆則引起恐懼。

肝痹【5】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6】。

【5】肝痹者……上為引如懷:肝藏魂,肝痹則魂不安,故夜臥驚駭;肝主疏泄,其經脈下者過陰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肝痹疏泄失常,氣鬱化火,消灼津液,故多飲,飲多則小便次數亦多;肝鬱氣滯,則腹部脹滿如懷孕之狀。上為引,王玉川雲:“考諸家仍王注以'引’為牽引之義,依下文'上為大塞’'上為清涕’例之,'引’當是病狀,而'如懷’乃'引’之形容詞。'引’之本義為開弓,開弓使滿曰'引如滿月’,斟酒至滿,亦稱為'引’。蓋'引’有盈滿之義焉。'引如懷’,謂腹部膨大如引滿之弓,而有似懷孕之狀也。肝痹之狀,下為數小便,上為腹滿如懷孕。故曰:數小便,上為引如懷也。”

【6】上為引如懷:意為肝脈牽引少腹作痛,形狀似弓,狀如懷孕。

肝痹的症狀是夜眠多驚,飲水多而小便頻數,疼痛循肝經由上而下牽引少腹如懷孕之狀。

腎痹【7】者,善脹,尻以代踵【8】,脊以代頭。

【7】腎痹者……脊以代頭:腎為胃之關,腎痹關門不利,胃氣不轉,故腹部善脹;腎脈入跟中,貫脊屬腎,腎主骨,腎痹氣衰,骨失其養,下肢彎曲不伸,故以尾骨代足而行,頸骨前曲,頭項傾俯,脊骨高出而代頭。尻,尾骨。踵,足跟,此指足言。

【8】尻以代踵:尻,骶尾部;踵,腳跟;尻以代踵,指隻能坐不能站,更不能行走的意思。

腎痹的症狀是腹部易發脹,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時臀部著地,脊柱曲屈畸形,高聳過頭。

脾痹【9】者,四支解墯,發咳嘔汁,上為大塞【10】

【9】脾痹者……上為大塞:脾主四肢,脾痹不能榮於四肢,故四肢懈惰;其脈屬脾絡胃,上膈挾咽,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胃氣上逆故嘔汁;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病則肺失所養,氣行不暢,故胸中阻塞而發為咳嗽。解惰,即“懈惰”。

【10】上為大塞:上焦閉塞不通。

脾痹的症狀是四肢倦怠無力,咳嗽,嘔吐清水,上腹部閉塞不通。

腸痹【11】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11】腸痹者……時發飧泄:張誌聰注:“腸痹者,兼大小腸而言,小腸為心之腑,而主小便,邪痹於小腸,則火熱鬱於上而為數飲,下為小便不得出也。大腸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於大腸,故上則為中氣喘爭,而下為飧泄也。”中氣喘爭,這裏指腸胃之氣上迫於肺致喘息氣急。

腸痹的症狀是頻頻飲水而小便困難,腹中腸鳴,時而發生完穀不化的泄瀉。

胞痹【12】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13】,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12】胞痹者……上為清涕:胞,此指膀胱之脬。張誌聰注:“胞者,膀胱之室,內居少腹,邪閉在胞,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水閉不行,則蓄而為熱,故若沃以湯,且澀於小便也;膀胱之脈,從巔入腦,腦滲則為涕。上為清涕者,太陽之氣,痹閉於下,不能循經而上升也。”

【13】若沃以湯:沃,澆灌。湯,熱水。若沃以湯,好像灌以熱湯的感覺。

膀胱痹的症狀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熱水似的,小便澀滯不爽,上部鼻流清涕。

【譯文】

     凡痹病侵入五髒,症狀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狀是煩悶脹滿,喘逆嘔吐。心痹的症狀是血脈不通暢,煩躁而心悸,突然氣逆上壅而喘息,咽幹,易噯氣,厥氣上逆則引起恐懼。肝痹的症狀是夜眠多驚,飲水多而小便頻數,疼痛循肝經由上而下牽引少腹如懷孕之狀。腎痹的症狀是腹部易發脹,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時臀部著地,脊柱曲屈畸形,高聳過頭。脾痹的症狀是四肢倦怠無力,咳嗽,嘔吐清水,上腹部閉塞不通。腸痹的症狀是頻頻飲水而小便困難,腹中腸鳴,時而發生完穀不化的泄瀉。膀胱痹的症狀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熱水似的,小便澀滯不爽,上部鼻流清涕。

 

 

痹論篇第四十三(三)

06

【原文】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原文通解】

● 陰氣【1】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1】陰氣:指五臟的精氣。

【2】陰氣者……腸胃乃傷:《類經》十七卷第六十七注:“陰氣者,髒氣也。五髒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誌意者也,人能安靜,則邪不能幹,故精神完固而內藏。若躁擾妄動,則精氣耗散,神誌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髒之痹,因而生矣。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化物者也,若過用不節,致傷腸胃,則六腑之痹,因而生矣。”

五髒精氣,安靜則精神內守,躁動則易於耗散。若飲食過量,腸胃就要受損。

● 淫氣【3】喘息,痹聚在肺【4】;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5】,痹聚在肝;淫氣肌絕【6】,痹聚在脾。

【3】淫氣:淫氣,有二義:一為名詞,指淫亂之氣,亦即風寒濕邪。二為動賓句,此指邪氣浸淫。這裏可以理解為五臟內逆亂失和的氣。

【4】淫氣喘息,痹聚在肺:凡皮肉筋骨脈之痹,日久不愈,邪氣浸淫入裏,則成五髒之痹。若出現喘息,則是肺氣上逆之故,故為痹聚在肺。後心、腎、肝、脾仿此。

【5】乏竭:指陰血虧耗,疲乏力竭的意思。

【6】肌絕:指肌肉消瘦。

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發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憂傷思慮,是痹發生在心;致痹之邪引起遺尿,是痹發生在腎;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發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發生在脾。

● 諸痹不已,亦益內【7】也【8】。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8】益內:益,通溢,蔓延的意思;益內,指病重向內發展。

【7】諸痹不已,亦益內也:指上述諸痹日久不愈,則日深一日,衰少,血氣衰少則滯逆亦少,故為不痛。

總之,各種痹病日久不愈,病變就會進一步向內深入。其中風邪偏盛的容易痊愈。

【譯文】

     五髒精氣,安靜則精神內守,躁動則易於耗散。若飲食過量,腸胃就要受損。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發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憂傷思慮,是痹發生在心;致痹之邪引起遺尿,是痹發生在腎;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發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發生在脾。總之,各種痹病日久不愈,病變就會進一步向內深入。其中風邪偏盛的容易痊愈。

07

【原文】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原文通解】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黃帝問道:患了痹病後,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經久不愈,有的容易痊愈,這是什麽緣故?

▲岐伯說:痹邪內犯到五髒則死,痹邪稽留在筋骨間的則疼久難愈,痹邪停留在皮膚間的容易痊愈。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黃帝問道:痹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

岐伯說:這也是飲食不節、起居失度導致腑痹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有俞穴,風寒濕邪在外侵及它的俞穴,而內有飲食所傷的病理基礎與之相應,於是病邪就循著俞穴入裏,留滯在相應的腑。

●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1】,循脈之分,各有所發【2】,各隨其過,則病瘳( chōu)【3】也。

【1】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兩句為互文,指五髒有俞穴,六腑有合穴。

【2】各有所發:各經受邪,均在經脈循行的部位發生病變而出現症狀。

【3】各隨其過,則病瘳:各隨病變部位而治療則病能痊癒;瘳,病痊癒的意思。

黃帝問道:怎樣用針刺治療呢?

岐伯說:五髒各有俞穴可取,六腑各有合穴可取,循著經脈所行的部位,各有發病的征兆可察,根據病邪所在的部位,取相應的俞穴或合穴進行針刺,病就可以痊愈了。

【譯文】

黃帝問道:患了痹病後,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經久不愈,有的容易痊愈,這是什麽緣故? 

岐伯說:痹邪內犯到五髒則死,痹邪稽留在筋骨間的則疼久難愈,痹邪停留在皮膚間的容易痊愈。

黃帝問道:痹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

岐伯說:這也是飲食不節、起居失度導致腑痹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有俞穴,風寒濕邪在外侵及它的俞穴,而內有飲食所傷的病理基礎與之相應,於是病邪就循著俞穴入裏,留滯在相應的腑。

黃帝問道:怎樣用針刺治療呢?

岐伯說:五髒各有俞穴可取,六腑各有合穴可取,循著經脈所行的部位,各有發病的征兆可察,根據病邪所在的部位,取相應的俞穴或合穴進行針刺,病就可以痊愈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