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性了命圖
性命雙修是的端,冥冥杳杳又玄玄。
誰知本體無生命,死死生生孰使然!
人性之善也,此言天命之性;性相近也,此言氣質之性。天命之性,論其本源;氣質之性,論其秉受。天命之性,無不善;氣質之性,有不善。程子曰:在天為命,在人為性。故知性然後能盡性,盡性然後能了命。性命不二,謂之雙修。
世間萬物本一神也。神本至虛(靈),道本至無,易在其中矣。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氣在其中矣。中天地以立命,秉虛靈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命係乎氣,性係乎神,潛神於心,聚氣於身,道在其中矣。
道者神之主,神者氣之主,氣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無生則形住,形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神住則性珠明矣、命寶凝矣、元神靈矣、胎仙成矣,性命雙修之道畢矣。
丹田喻日,心中元性喻月。日光自返照月,蓋交會之後實體乃生金也。月受日氣,故初三生一陽者,丹既居鼎,覺一點靈光自心常照而無晝夜。一陽生於月之八日而二陽產矣。二陽者,丹之金氣少旺,而元性又少現。自二陽生之於望而三陽純矣,三陽純者是所謂元性盡現而如月之圓矣。十六而一陰生,一陰者,性歸於命之始也。自一陰生至於月之二十三而二陰產矣。二陰者,乃性歸於命三之二也。自二陰生於月之三十日而三陰全矣。三陰全,乃性盡歸於命也。方其始也,以命而取性。性全矣,又以性而安命。
此是性命雙修大機括處。
真土圖
心安真土,以誠以默以柔,
氣養浩然,勿正勿忘勿助。
以物為藥,療身之病;
以法為藥,療心之病,
即以其人之心還治其人之病。
牝牡鏌鋣倚太空,威風凜凜忒英雄。
聖凡不敢抬頭看,兩道神光射鬥中。
寶劍雌和雄,雙雙插真土;
雄降猙獰龍,雌伏猖狂虎。
兩枝慧劍埋真土,
萬病潛消出幻軀。
真土根心說
夫天之氣之所從生者,蓋蘊於天地之土中而無盡藏也。人之氣所從生者,蓋蘊於人身之土中而無盡藏也。故仁義禮智之根,根於心;猶草木之根,根於土。草木之根根於土,自然暢茂而條達。仁義禮智之根根於心,自然生色而啐麵。孟子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學》曰:心廣體胖。心既廣矣,體複胖矣。而謂病之不去體者,妄也。至若枝葉之或憔悴而枯槁也,則又如之何?亦唯直從於其根焉,而培之,而溉之,培之溉之而生意有不複息乎?蓋草木之根,病則枝葉病。若人之心猶草木之根也,心病則身病,心不病則身不病。故身病由於心病。而體胖數語,乃去病之聖藥也。
魂魄圖
陽神曰魂;陰神曰魄。魂之與魄,互為室宅。
魂者氣之神,有清有濁。口鼻之所以呼吸者,呼為陽伸,吸為陰屈也。魄者精之神,有虛有實。耳目之所以視聽,視者為陽明,聽為陰靈也。
生謂之精氣,死謂之魂魄。天地公共底謂之鬼神也。
魂魄說
鬼雲為魂,鬼白為魄。雲者,風;風者,木;白者,氣;氣者,金。風散故輕清,輕清者,魄從魂升。金風故重濁,重濁者,魂從魄降。故聖人以魂運魄,眾人以魄攝魂。魂晝寓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見,舍肝能夢。夢多者,魄製魂;覺多者,魂勝魄。蓋因魄有精,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五者運行不已,所以我之偽心流轉造化幾億萬歲未有窮極。然核芽相生不知其幾萬株。天地雖大,不能芽空中之核;雌卵相生,不知其幾萬禽,陰陽雖妙,不能卵無雄之雌。是以聖人,萬物之來,對之以性而不對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無心則無意,無意則無魄,無魄則不受生,而輪回永息矣。
蟾光圖
太極以此而生三才,父母以此而育我體。我當以此而成還丹,孕於鴻蒙,生於坤,複圓明閃爍,是為蟾光。玉溪子曰:剖出太極已露天地心,虛空潤無涯,微月見孤岑。
西川岸上抬頭望,
一派蟾光顛碧波。
便好下功修二八,
殷勤仔細托黃婆。
蟾光說
太虛寥廓,皓月粲然,雪浪翻騰,金蟆吐耀。人見月之所以明,而曰:金精盛則月明焉。孰知金之所以生者,自月而產也。人見金之產於月,而不知月之明本出於日也。月者,喻元性也。水,喻坎宮也。金蟆者,喻一點真陽之竅也。元性,喻月性之用也。性之初見,圓陀陀,光燦燦,狀似流星。蓋氣質之性稍息,而元神真性就見,如雲開則月現,霧散則陽暉。才見此物,分明便是元氣產矣,速急采取。譬之:見賊便捉,毋令再逸。收歸於鼎器之中,則一點元氣蟾光,終不可得而出矣。
降龍圖
降龍未得豈成仙,降得真龍丹可圓。
須信神仙活手段,一毫頭上見龍天。
頭角崢嶸勢莫當,雲收雨霽暗濟藏。
從今不許翻潭洞,養顆驪珠夜夜光。
降龍說
離日為汞,中有己土,強名曰龍。其形獰惡,主生人殺人之權,專成佛成仙之道,威能變化,感而遂通,雲行雨施,品物流行,乾之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子曰:龍德而正中也。世人不悟此龍生生之功,每服其害。若人悟而畏之,調而馭之,則能降此獰惡之龍而積至精之汞。降之者,製其心中真火,火性不飛,則龍可製而有得鉛之時。
故曰:不積汞,何以取其鉛,不降龍,無以伏其虎。且真鉛真汞未易相投,而真虎真龍亦難降伏。學道者若能了得這個字,其它事皆末務也。
伏虎圖
降龍伏虎也無難,降伏歸來鎖玉關。
日月分明烹鼎內,何憂不作大還丹。
采藥尋真到虎溪,溪中虎正作雄威。
被我製服牽歸舍,出入將來當馬騎。
入虎穴尋虎酪酥,其中滋味勝醍醐。
自人做到這些處,方是乾坤大丈夫。
伏虎說
坎月為鉛,鉛中有戊土,強名曰虎,其形猖狂,雖能傷人殺人,卻蘊大乘氣象,舉動風威,叩之則應,舍弘光大品物資生文。
王重陽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又曰: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子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若人悟而畏之,馴而調之,則能伏此猖狂之虎,以產先天之鉛。伏之者,伏身中真水,水源至清,則虎可伏而無咥人之害。
故曆代聖師以降龍為煉己,以伏虎為持心。是以純陽翁雲:七返還丹在人,先須煉己待時。
紫陽翁雲: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皆此義也。
三家相見圖
身心意,是誰分作三家?精氣神由我合成一個。
肝青為父,肺白為母,心赤為女,脾黃為祖,腎黑為子,幹(乾)五行始,三物一家,都歸戊己。
大道玄微見此圖,分明有象不模糊。先將一二為之用,三四中當共一都。
不用五金並八石,隻求三品共一室。煉成一顆如意珠,軟似兜羅紅似日。
三家相見說
身、心、意謂之三家。三家相見者,胎圓也。精、氣、神謂之三元。三元合一者,丹成也。攝三歸一,在乎虛靜。虛其心,則神與性合。靜其身,則精與情寂。意大定,則三元混一。
情合性謂之金木並,精合神謂之水火交,意大定謂之五行全。
然而精化為炁者,由身之不動也。炁化為神者,由心之不動也。神化為虛者,由意之不動也。心若不動,則東三南二同成五也。身若不動,則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意若不動,則戊己還生數五也。
身,心、意合,則三家相見,結嬰兒也。
和合四象圖
金水合處,木火為侶,
四者混沌,列為龍虎。
青龍降方蟠白虎,
朱雀下方拔玄武。
四象和合入中宮,
化作一靈歸紫府。
天三生木,位居東,其象為青龍;
地二生火,位居南,其象為朱雀;
地四生金,位居西,其象為白虎;
天一生水,位居北,其象為玄武。
眼不視而魂在肝,
耳不聞而精在腎,
舌不動而神在心,
鼻不嗅而魄在肺,
四者無漏,則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於意土之中,而謂之和合四象也。
合眼光、凝耳韻、調鼻息、緘舌氣,四大不動,使金木水火土俱會於中宮,謂之攢簇五行也。故曰:精神魂魄意,攢簇歸坤位,靜極見天心,自有神明至。
和合四象說
四象者,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龍木生火,同屬乎心。心者,象帝之先靈妙,本有中之真無也。心若不動,則龍吟雲起。朱雀斂翼,而元氣聚矣。虎金生水,同係乎身。身者,曆劫以來清靜,自無中之妙有也。身若不動,則虎嘯風生。玄龜潛伏,而元精凝矣。精凝氣聚,則金木水火混融於真土之中,而精神魂魄攢簇於真意之內。真意者,幹(乾)元也。乃天地之母,陰陽之根,水火之本,日月之宗,三才之源,五行之祖,萬物賴之以生成,千靈承之以舒慘。意若不動,則二物交、三寶結、四象和合、五行攢簇,俱會八中宮而大丹成矣。故紫陽雲:五行全要八中央。蓋此之謂也。
取坎填離圖
取出坎中畫,補離還複乾。
純陽命本固,靈砂性珠圓。
克念全天理,離塵合上禪。
采鉛知下手,三疊舞胎仙。
陽丹結在陰海中,猶如坎裏一爻堆。
擒來離內溫溫養,此即神仙顛倒功。
坎象來填,離卦成乾。
天地定位,返本還元。
取坎填離說
鉛汞者,太極初分,先天之炁也。先天炁者,龍虎初弦之炁也。虎居北方坎水之中,而坎中陽爻,原屬於乾。劫運未交之先,乾因顛蹶馳驟,誤陷於坤。乾之中爻損而成離。離本汞居,故曰:坎內黃男名汞祖也。龍居南方離火之內,而離中陰爻,原屬於坤,混沌顛落之後,坤因含受孕育,得配於乾。坤之中爻,實而為坎,坎本鉛舍,故曰:離中玄女是鉛家也。似此男女異室,鉛汞異爐,陰陽不交,則天地否矣。聖人以意為黃婆,引坎內黃男,配離中玄女。夫妻一媾,即變純乾,謂之取坎填離,複我先天本體。故《悟真篇》雲:取將坎內中心實,點化離宮腹內陰,正此義也。
念觀音咒說
此咒是觀音菩薩微妙心印。若人書寫六字大明咒者,即同書寫三藏法寶;若人得念六字大明咒者,則同諷誦七軸靈文。又能開智慧門,能救百難苦,三世業冤,悉皆清靜,一切罪障,盡得消除,解脫生死,安樂法身。然而念咒亦有密訣。故第一聲中叫唵之,乃以呼吾身毗盧遮那佛也。第二聲東而嘛之,乃以呼吾身不動尊佛也。第三聲南而呢之,乃以呼吾身寶生佛也。第四聲西而叭之,乃以呼吾身無量壽佛也。第五聲北而咪之,乃以呼吾身不空成就佛也。第六聲複上返於喉而作吽者,乃以呼吾身大勢至金剛也。久則五炁歸元,即成就不思議功德而證圓通也。
第一轉:
措摩心地煉金丹,止念當為第一關。
念斷自然情識斷,須知水靜沒波瀾。
第二轉:
祖竅開時入杳冥,坎離鉛汞自氤氳。
天然真火知時煉,煉出西乾半月痕。
第三轉:
外直中通世罕聞,推求枝葉不求根。
由從此處徐徐進,一點靈光漸漸明。
第四轉:
陽烏海底奮神威,正是金丹四轉時。
奪得先天真種子,河車搬運過曹溪。
第五轉:
肘後金晶飛上來,霞光燦爛囟門開。
三花聚頂烹龍虎,珠落黃庭結聖胎。
第六轉:
金烏飛入廣寒宮,白虎張威待赤龍。
赤龍奮力歸金鼎,掌握神珠照眼紅。
第七轉:
十月胎靈已躍然,嬰兒法乳要三年。
蟄藏住息溫溫養,猶龍潭底抱珠眠。
第八轉:
陽極陰消丹已成,神光赫赫耀金庭。
脫離苦海分胎出,自在昆侖頂上行。
第九轉:
無丹無火亦無金,飆卻鉗錢沒處尋。
真我本來真麵目,未生身處一輪明。
九鼎煉心說
日也者,天之丹也,黑而蕩之,則日不丹。心也者,人之丹也,物而霾之,則心不丹。故煉丹也者,煉去陰霾之物,以複其心之本體天命之性之自然也。天命之性,吾之真金也,人人之所必有者。氣質之性,金之濁滓也。上智之所不無者,若以人倫,日用之火而日煉之,則氣質之性日除。氣質之性日除,則天命之性自見矣。故五帝三王—君也,而以君道而日煉其心;伊、傅、周、召—相也,而以相道,而日煉其心,孔、曾、思、孟—師也,而以師道,而日煉其心。無時而不心在於道,無時不以道而煉其心,此乃古先大聖大賢為學之要法,百煉、煉心、煉性之明訓也。
軒轅稱九鼎,如來標八識。太極歸無極。
兄弟八個一人癡,獨有一個最伶俐。
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家中作主依。
伶俐者,即第六意識也。此識為五賊之主司,乃輪回之種子。三界凡夫無一人不遭此沉溺。故《圓覺經》雲:先斷無始輪回根本者,斷此意識也。癡者,指第七傳送識而言。主依者,即第八阿賴耶識是也。此識謂之總報主,投胎時是他先來,舍身時是他後去。故曰去後來先作主公。
境屬風即五識,六識屬波,七識屬浪,八識屬心海,九識屬湛性。八識者,皆屬無明色身己土事,外起九識,明曰白淨識,不屬無名,不落因果,不假修證,不受一塵。故宗門謂曰:實際理地,離一切相,建化門中,不舍一法,具足一切。實而言之,以上八個識屬漸。第九識屬頓,何則?然色身幻化,不假修證,法身無相,猶若虛空,故不假修,今以圖象會意,揀妄明真,勿令識賊為子。
八識歸元說
釋氏謂,人之受生,必從父精、母血與前生之識神三相合而後成胎。精氣受之父母,神識不受之父母也。蓋從無始劫流來,亦謂之生滅性。故曰: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八識也。蓋造化間有個萬古不移之真宰,又有個與時推移之氣運。真宰與氣運合是謂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氣質之性者,識神也。故儒家有變化氣質之言,禪宗有返識為智之法。今人妄認方寸中,有個昭昭靈靈之物,渾然與物同體,便以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死死生生之本,非不生不滅之元神也。噫,識識易,去識難,若不以天命元神戰退無明業識。終在生滅場中,未見有出頭日也。
五氣朝元說
一氣初判,而列二儀,二儀定位,而分五常。五常異地而各守一方,五方異氣而各守一子。青帝之子名龍煙,受甲乙木德之三氣。赤帝之子名丹元,受丙丁火德之二氣。白帝之子名皓華,受庚辛金德之四氣。黑帝之子名玄冥,受壬癸水德之一氣。黃帝之子名常存,受戊己土德之五氣。故金得土則生,木得土則旺,水得土則止,火得土則息。唯聖人知回幾之道、得還元之理。於是攢五簇四,會三合二而歸一也。蓋身不動,則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動,則氣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則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則魄伏而金朝元;四大安和,則意定而土朝元。此謂五氣朝元,皆聚於頂也。
待詔圖
形神俱妙道為徒,性命相圓合太虛。
寶詔降時騰鶴馭,玉書拜後駕龍車。
龍車冉冉乘雲氣,遍滿六虛廣無際。
九天仙子笑相迎,同詣玄都朝上帝。
待詔說
九年麵壁之後。靈台晶瑩,覺海圓明,性命混融,形神俱妙。與天地合德,與太虛同體,此時丹道已成,而積功累行,不可缺也。蓋道之與德,猶陰之與陽,行之與功,猶目之與足。鍾離翁雲:有功無行如無足,有行無功目不全。功行兩圓足自備,誰雲無分作神仙?是以古仙上聖金丹事成,溫養事畢,遊戲人間,和光混俗,隨力建功,隨方解縛,扶危拯厄,救劫匡時,普渡群迷,接引後學,道上有功,人間有行。功行滿足,潛伏俟時,隻待天書降詔,玉女來迎,駕霧騰雲,直入三清聖境。如張紫陽翁悟真篇雲: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寶符降詔去朝天,穩駕瓊輿鳳輦。
飛升說
仙有五等,佛有三乘,修持功行不齊,所以超脫稍異。飛升衝舉者上也,坐化屍解者次也,投胎奪舍者又其次也。乘龍上升者,如黃帝、茅蒙、王玄甫、韋善俊是也。駕雲上升者,如楊羲、李笈、藍采和、孫不二是也。控鯉上升者,如子英、琴高是也。驂鸞上升者,如子晉、鄧鬱是也。跨鶴上升者,如桓問、屈處靜是也。禦風上升者,如葛由、武夷君是也。拔宅飛升者,如何候、尹喜、淮南王、許旌陽是也。白日衝舉者,如蔡瓊、馮長、馬成子、浮丘伯是也。嚐考到仙譜傳,始知從古至今成仙者十萬餘人,拔宅者八千餘處。所以純陽翁於景福寺壁間題一聯雲:莫道神仙無學處,古今多少上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