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篇】洛趄

(2023-10-28 15:12:12) 下一個

【原文】道者擇恒莫能興踔也,識者淡薄,動之心也。

 

群書【釋譯】道的轉變是人類無法改變的,人隻能改變自己心態去適應。

 

【原文】立飄寧心,莫若立心而寧。天極無限,人極有限。故為棄難充哉。

 

群書【釋譯】看到一些不平的事而去修心,不如心本來就是靜的。天是無限的,包括萬物變化。而人是有限的,所以必須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更多東西。不停地想得到,就如往裝滿水的杯子裏再倒水一樣。這不是有得必有失,是指人的潛力、記憶、力量都是有限的,而天地是無限的。所以,你要想得到,必須先學會放棄。如果不出隻進,那就無法承受。

 

【原文】持者以大而恒之,持小而通之。概難識者以盈,無有終也。至若無水而空悸,愛莫能充。玄浮倒置,始空哉。月隨日影,安矣。

 

群書【釋譯】修為就是為了更好地擴大容量。還有種境界是雖然容量小,但注意流通,懂得取舍,也是可行的。大凡不知道放手,不懂得更新的人,都不會有好結果。

杯子隻要裝過水,就算把水倒掉,還是會有水滴留在杯底。人也一樣,經曆過的事,多多少少會在大腦中留下印象。

“玄浮倒置,始空哉”,隻把水倒光沒有用,要把杯子倒過來空幹,隨著時間流逝,才真正幹了。意思是指,把事情倒過來想,就通了。可惜人的修為很難放下。
 

【原文】君馨緣識靈而通元矣,元通則至汀滲哉。

 

群書【釋譯】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人就會元神興旺。元神通達,才能明白更多。杯子更大,就可以放更多東西。

 

【原文】識鹿食之,多有多之。少有潰之,心生戾之。腹者盤之,安幾餐之?故而盈之,無矣。尚為之為,至餘而立。

 

群書【釋譯】人們認識到鹿可以當食物,就去獵取來食用,多多益善。如果收獲少了,人就生氣,發誓要多打幾隻鹿。而人的肚子不過一點點大,一次獵取太多也吃不完。因為獵取太多鹿,後來沒有鹿了,庫存的鹿肉也壞了。沒有鹿了,吃什麽呢?

真正取自己需要的就夠了。人就那麽點胃,能吃得了多少呢?死了也就占那麽點地方,又如何占據天下所有的土地?

 

【原文】太玄之一,持行而變。莫可執也。

 

群書【釋譯】真正的上古真理,要根據合理的變化而變化,不是執著可以改變的。

真正能改變自己的是元神的力量,而元神的力量來自天地間正氣的修持。道理莫不如此,修好自己就夠了。

 

【原文】夫,盡得天時,會於精滲,之恒也。盡聚一而散二,何歎哉!

 

群書【釋譯】天下眾人都是受天之恩所生出來的。“會於精滲”,人是天地間的精華所成,是平等的。一樣東西得到多了,另一樣就會減少,有什麽好抱怨的呢?所以盲人聽力好,瞎子觸覺靈敏。

 

【原文】然,機不識相,莫能明保。

 

群書【釋譯】但是,時機是不會隨著個人意誌走的。“莫能明保”是指不可能按自己的意誌,但人往往識不破這些。常有人說改天換地、改變命運,真是可笑。人能改變的隻可能是自己的心態,其他什麽都改不了的。

 

【原文】容顏積深,愛能穢則長生也。

 

群書【釋譯】太美好的東西,往往會散發不好的東西。不要以為這不正常,天地之所以這樣,才能長生。比如說你考上了北大,家裏很高興,但你的同學不高興,心裏不平衡,這是正常。你升了官,哥哥不高興,因為他沒升官。

 

【原文】然,夫不能識其機,潰瘍之論也。亦論之論何謂於理也。

 

群書【釋譯】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旦發生突然變化,思想崩潰。有人自殺,有人跳樓。

講道理的理,表麵上是理,實際上是道。因為天地間存在這種相生相克。如果沒有壞,哪能有好。這不是陰陽之理,是演化之理。

 

【原文】立眾難,歸平息。餘之絕,浮淡。未始於天相而絕哉!

 

群書【釋譯】如果你能看破世間難題,自然會平和,而不是一直憤憤不平。你之所以想不明白,是因為你太浮躁,不去求道,隻問理。這些不過是萬物幻變之常理,人卻不明白。

試想,天下有多少人看明白得失。有人公務員沒考上,抱怨哭泣。實際上沒得到這個,可以得到其他。
 

【原文】識進之進,進不能退。物有極而人有汀也,玄機也,勿識矣。靈出矣,終成。

 

群書【釋譯】隻知道進步進步,卻不知道進步也要退步。萬物發展要盤旋而上,人也要進進退退最終才能上到更高的層次。玄機其實很簡單,世人看不到。不僅僅要學,最重要是用心感受。

靈感來自冷靜的地方,進退之理是這樣。企業發展其實也一樣,沒有一個企業會永遠常青,都是下後再上,上後再下,人也一樣。所謂玄法,玄功,其實並不難,用心去感覺,就能體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