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篇】天傷

(2023-10-28 13:59:53) 下一個

【原文】傷者,變數之期應。極之數矣。非公非理非倫非環。人機動萬物換,人機靜,萬物理平也。

 

群書【釋譯】傷,是變幻莫測引發的,是種定數。不是公正、倫理、好壞說得清的。人心動了,世界變了。人心平靜則世界平靜。

風之光注:

舉個例子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個事情發生了,就叫做,變數之期應。

這裏麵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極之數矣。

 

【原文】怨者動根,戾者動氣。氣動元動,眾元動,六破三,傷也。

 

群書【釋譯】有怨氣就動了根氣,有戾氣就改變了氣數,氣數改變就影響了元神。如果世人元神發動都在罵一個人,那就是“六折三”。因為世有七玄,元神在六玄,六玄毀滅三玄是很容易的事,就如人殺螞蟻一般,所以這個人不會有好結果。

 

【原文】局元動,五折三,災也。

 

群書【釋譯】如果部分元神動,單純是思想的變動,思想在五玄,五玄折三玄,是災難。這個理解可以參考地震,人心如果太壞,會引發天災。

 

【原文】四折三,病矣。三折二,合也。二折一,回也。七折玄,滅寂也。

 

群書【釋譯】如果時間線折磨人,人就會病。人的病永遠是時間引起的,而不是身體引發的。人老了會病,但人的衰老是什麽引起的——時間。三玄壓了二玄,世界就合成了二玄,二玄折回一玄,世界縮回一個點,七玄收回這個點,這個世界就不存在。

 

【原文】怨者,五三;戾者,六三,始為定也。萬物至數,為人之數也。

 

群書【釋譯】怨氣是思想產生的,戾氣是元神引出的,這是個定期。萬物都有根源,這些所謂根源又是人定的。

 

【原文】修之期,明之明,通透者期,期而無物,無吾,無極。吾元之玄,眾玄至上,上上無期,何傷也。

 

群書【釋譯】修行就是要達到這個境界,是什麽樣的境界呢?通透的,知道七玄而沒有七玄的境界。此處也是在講劍法的境界。有劍→有心→無心。無劍→有人。有人→無人。無人→無我。無我→有劍。無我無劍無人→無極。同時也是玄功的境界。

“吾元之玄,眾玄至上,上上無期,何傷也。”這裏講的玄,比大家所理解的玄次更高,是種又無又有,無中又有的境界。達到這境界,好似若有若無,有我無我,玄功最終追求的也是這種境界。

風之光注:

修之期,明之明,通透者期,期而無物,無吾,無極。

直譯:

修行的境界,就是要達到,明白道理背後的道理,到了那個境界以後,你就會無物、無我、無極。

舉個例子

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嚐,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吾元之玄,眾玄至上,上上無期,何傷也。

直譯:

我的元神的境界,一直往上升,永無止境,又何來的天傷呢?

所謂的天傷,來源於,行小惡而以為無過,日積月累,久而久之,自然發生大過,善不及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原文】世之迂,難理,求己而無玄,自有應,非天之數,而人之期也。

 

群書【釋譯】世上太多迂腐的人,不明白道理,隻知道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思考不精進。這種人自然會得到應有的結果,但這並不是天數,而是人自己招來的結局。

風之光注: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原文】世者無謂,非吾之期,樂也!迂!以吾為期,應他之期,無生之滅。

 

群書【釋譯】還有些人根本毫無敬畏之心,認為自己很強大,不會得到不好的結果,很自我。總想著世界來迎合自己,這根本不會長久,遲早會滅亡。

 

【原文】緣起,時之伐,何動矣,何逃矣!

 

群書【釋譯】機緣一到,時間自然會給予懲罰,怎麽可能改變呢,又能逃到哪裏去呢?

風之光注:

舉個例子

戊辰(十四日),馮翊郡人孫華舉兵為盜。虞世基以盜賊充斥請求煬帝派兵屯駐在洛口倉,煬帝說:“你是書生,必定還是恐懼畏縮。”戊辰(十四日),煬帝到達鞏縣,命令有關部門將箕山、公路二府移到洛口倉內,並命令修築城池以備不測。煬帝到達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後又上表請求煬帝反回西京,煬帝殺死王愛仁又繼續南行。

他到達梁郡,梁郡有人半路攔阻車駕上書說:“陛下若是一定要巡遊江都,天下就將不是陛下的了!”煬帝又將上書人殺死。這時,李子通占據海陵,左才相劫掠淮北,杜伏威屯兵於六合,他們各自擁有部眾幾萬人。煬帝派光祿大夫陳棱率領宿衛精兵八千人去討伐各路盜賊,連連取勝。

有因必有果,至於果什麽時候結,這就是時機問題了。

這個事情如果再推遠一點,那就是隋煬帝沒當皇帝以前的,弄虛作假。

 

【原文】彼岸花紅,采之莫知,他山之玉,取之莫如,之極而變,何存!

 

群書【釋譯】遠觀對岸花正濃,但摘到手上,不過如此;他山之玉,好不容易采到,到手後覺得不過是塊普通的石頭。花豔石美,全是人心中所想。如果人不這麽想,就不會失望。每個人想法不同,你覺得不好的東西,可能別人覺得很好。心要跟著萬事而變,那麽怨戾就不存在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