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晨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全部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蘇東坡,跨越千年的美麗

(2025-10-21 04:14:09) 下一個

2001年,法國《世界報》對讀者作了一個調查,從公元1001年至2000年選出12個影響世界的“千年英雄”,其中中國隻有一位,就是蘇東坡。

 

今天,在北美的天,我細細地了解了一下蘇東坡的身世,寫了這些文字,向蘇東坡致敬。

 

           二

 

公元1037年1月8日,蘇東坡出生於四川眉州

他的父親是蘇洵,是著名的大儒,他與蘇東坡蘇轍兄弟兩人合稱“三蘇。”

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少年時的蘇洵讀書並不用功,與陳氏結婚以後,才開始發奮。

中國傳統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中有這樣的內容:“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

蘇東坡的母親程氏知書達禮,蘇東坡兄弟少年時,蘇洵遊學四方,陳氏就擔負起啟蒙、教育孩子的責任。

 

有這樣一個故事。

蘇轍曾有這樣的記載:“太夫人嚐讀《東漢史》,至範滂傳,慨然太息。公侍側,軾若為滂,夫人也許之否乎?太夫人,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誌。”

 

22歲時,他與弟弟一起參加院試,雙雙考中進士,轟動京城,當時皇帝對太後說,今天我為國家選了兩位宰相。

 

王安石成為宰相後,決定變法。

蘇東坡對急峻的變法不太認同,便幾次上書皇帝,請求暫緩。他的反對觸怒了新黨。為了不激化矛盾,他便自請外任。

他先是去杭州作了通判,後又被派往密州,今山東諸城擔任太守。

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密州府上,他一眾好友,宴酒賞月。此時,皓月當空,銀輝遍地,他不禁懷念起已七年不見的兄弟蘇轍,喝得大醉,揮毫疾書,寫下這首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似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裏共嬋娟。

蘇東坡與蘇轍的感情極好,兩人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觀。蘇東坡一生寫給蘇轍的詩詞文章,流傳下來的有104篇,蘇轍和答的有130篇。

在烏台詩案中,他感覺自己凶多吉少,便在獄中給蘇轍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催人淚下:

    與君世世為兄弟,

    更結來世未了因。

後來蘇東坡在常州病重期間,給弟弟寫了一封信,說:“即死,葬我於嵩山下,子為銘。”

兄弟未能見上最後一麵,弟弟依囑為蘇東坡寫了墓誌銘,其中寫道:“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沒有幾年,蘇轍也病重,他叮囑妻子:“我擔心哥哥太冷清,我死之後,將我葬在哥哥身旁,讓我陪哥哥。”

妻子如囑將他埋在蘇東坡身邊。

 

               三

 

可以說人生的前半生,蘇軾的仕途一帆風順,每到一地做官,都留下許多詩文,一紙風傳

正所謂木朽於林風必吹之,流出於於岸,水必湍之。

他的遺世獨立,他的高蹈奮發,觸動了一些人的神經,他們紛紛在皇帝麵前進讒言,中傷蘇東坡。

 

駙馬王選派了家丁騎快馬連夜向蘇東坡報信,第二天京城緹騎到了,他在後院不敢見來者,問手下:“我是待罪之身,我是不是應該穿囚服出去?”

手下很冷靜,說:“你還沒有定罪,仍是朝廷命官,應該穿官服出去。”

他依言穿了官服來到大廳,隻見朝廷來人一言不發,隻是死死的盯著他,蘇東坡想,這一次恐怕保,就對來人說:“這一次去了恐怕再也見不到家人了,請允許我與他們訣別。”

來人說:“那倒未必。”

蘇東坡剛舒了一口氣,就被用繩子綁了,押上囚車走了,家人頓時哭作一團。

 

他被押到宋代的最高司法機關禦史台,因為那裏的房子陳舊,經常引來許多烏鴉,所以又被稱為烏台,因為他的詩被人尋章摘句,惡意構陷,所以他這一次的牢獄之災被稱為烏台詩案。

他被關了130天,受盡屈辱。

許多人落井下石,但有更多的人為他辯白。

王安石為他說話,

他的弟弟願為他放棄一切官職,

太皇太後說,我不要你大赦天下,你隻要放了蘇東坡一個人就足夠了。

舉發蘇東坡的大夫在一次朝會中,對大臣們說:“蘇軾記性真好,十多年前寫的詩還記得。”

大家默不作聲。

他又說了一句什麽,大家還是沒有理他。

 

皇上見有台階可下,也就不拂逆眾意了,於是下令,將蘇東坡貶至黃州,今湖北黃州。

 

在黃州,他的人生得到了一次升華。

黃州的定慧院借給他一間小屋暫住。

他經常去附近的安國寺看看。

他的粉絲馬夢得千裏迢迢起來,見他生活實在困難,便向當時的黃州太守提出,為蘇東坡要一塊地,讓他自食其力,太守很痛快地答應了。

 

他給蘇轍寫了這樣一首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騫驢嘶。

 

黃州太守給他是官田,隨時可以收回,為了一個穩定的收入,蘇東坡打算買一塊地。

他去沙湖口買地的途中遇雨,寫了這樣一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頭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貶謫是壞事,也是好事。蘇東坡曾寫道:“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

在黃州的4年2個月中,他的足跡遍布各地,大別山南麓、長江中遊兩岸,北麵至麻城岐亭、杏花村,南麵至鄂州西山、樊口,還到了江西的山和石鍾山。那時,江麵大約三四公裏寬,波來浪靜,水光接天,他駕一葉小船,就過去了。

在黃州,蘇東坡寫了753篇作品,其中詩歌214首,詞79首,散文457篇,賦3篇,平均兩天一篇,每周3.3篇。

他一生最好的作品都是在黃州誕生的。

 

      四

 

如果沒有蘇東坡,中國文學史將缺少極重要的一章,

如果沒有蘇東坡,北宋的天空將黯然失色。

無數的國人,在失意的時候,讀了蘇氏的作品,得到慰藉,孤獨的時候,蘇氏的作品,是他最好的解藥。

蘇東坡,是上帝送給神州的禮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京華人 回複 悄悄話 蘇軾的確了得,集文學家、書畫家、音樂家、美食家於一身!
海邊紅樹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欣賞了, 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