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衰翠減話紅樓

從明清易代史看紅樓夢

如需音頻版,可關注油管同名頻道
正文

003 四大家族 - 賈王史薛

(2023-06-11 22:22:18) 下一個

四大家族 - 賈王史薛

賈、王、薛、史。諧音:家亡血史。

一.先來看賈府的影射 – 即大明帝國。

原文是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甲側批:寧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寧、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

“賈不假”,即 賈府不是假官府,而是真朝廷。

“白玉為堂”,應該意指大明得國之正。明朝一直以來都強調自己得國最正,從剛開始的把自己和漢朝相提並論:“得國最正,惟漢高祖與明太祖”,到逐漸演變為“曆來得國最正者,惟我朝太祖”。

“金作馬”,暗示後金早年隻是大明的臣屬建州衛。並沒有被重視。努爾哈赤就是出身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旁係。

批語中說“共二十房分”,應該是指明朝的外廷行政機構。包括:六部、五寺、內閣、六科、都察院、外三監。其中內閣、六部、都察院的實權更多一些。五寺中四個寺的卿職權較低。六科官職品級雖低,但政治地位卻很高。外三監就更加是虛職無實權了。對應批語中所述,八房在都中(即六部、內閣、都察院處於權利中心),十二房在原籍(即六科、五寺、外三監,屬於虛職或在權利外圍)。

簡單介紹一下,關於明朝的行政機構:

  • 六部包括:吏、戶、禮、工、刑、兵。
  •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大理寺與刑部和都察院合為三法司,其職權與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長稱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餘四個寺的卿職權較低。太常寺負責祭祀;太仆寺管理馬匹;光祿寺負責壽宴;鴻臚寺負責接待外賓。
  • 內閣在明初隻是皇帝的顧問,相當於幕僚長的職務,但後來內閣的地位逐漸提高,內閣首輔成為事實上的宰相,“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
  • 六科也包括:吏、戶、禮、工、刑、兵。為對應六部的監督部門。
  • 都察院下麵設立監察禦史若幹人,分巡全國各省,稱為十二道監察禦史。每道有監察禦史三至五人,範圍大體為一省。但監察禦史都駐在京師,有事帶印出巡,事畢回京繳印。
  • 外三監包括:國子監、欽天監、上林苑監。欽天監負責觀測星象。國子監是教育機構。上林苑監負責掌管皇帝的禦花園,畜牧場與菜圃。

這裏說明一下,因為賈府喻指大明帝國,故二十房隻包括外廷的行政機構。而著名的特務機構廠衛和內十二監,都是直接聽命於皇上,屬於內廷。即使有些時候實權極大,也隻是皇帝的家奴,不能算是國家行政的一部分。

 

二.史家 – 是影射曆史、史書。並且是自秦始皇至明末的中華曆史。

原文是“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甲側批: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都中現住者十房,原籍現居八房。

“阿房宮”點出秦朝。“三百裏”指向明朝,大明將近三百年的國祚。

“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意指中國自秦朝至明朝,將近兩千年的曆史,雖然貌似浩浩蕩蕩,但是始終是延用同一套製度,朝代興衰、更替的曆史規律也從未改變過。所以,中國自秦以降,雖然幾十個朝代,但是都是在重複同一個曆史。

史家先人是“保齡侯尚書令”。“保齡候”即保留每一年中所發生事件的記錄,意謂史官。“尚書令”暗指“尚書”,《尚書》是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匯編,可以看作上古史,同樣指向史官。

一共十八房,都中十房,金陵原籍八房。這裏指的是秦朝至明朝期間,漢人掌權的朝代共十八個(即: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宋、齊、梁、陳、隋、唐、後周、後漢、後唐、北宋、南宋、明),其中在南京建都者有八個(即: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南唐、南宋,明)。

書中史家的主人為史鼎和史鼐。鼎鼐意指國家大事。那麽史鼎、史鼐就是指用史筆記錄國家大事。

 

三.薛家 – 影射來自北方的後金女真,也就是後來的滿清。

 

原文是“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甲側批:紫微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府帑銀行商,共八房分。

 

“豐年”應該指滿清入主中原有天時的運氣成分。“大雪”指書中的薛姓。

“珍珠如土金如鐵”,直接的意思是東北特產珍珠,和鐵礦。深一層的意思是滿清興起的過程中,朱明王朝的子孫和百姓被踐踏如土,後金的鐵騎在中原橫行無阻。(前文提到過珍珠常常用來影射朱明)

 

批語提示,薛家是紫微舍人之後。“紫微星”即北極星是帝王之星,道教中紫微大帝的全名就是“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這裏同樣是說來自北方的滿清,有帝王運數。

不過作者仍舊認為其得國不正,屬於蠻夷竊國,所以點明其祖先是“舍人”。在明代,稱應襲衛所職位的武官子弟為“舍人”。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曾被明廷指派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所以努爾哈赤被稱為紫微舍人。

 

書中寫薛姨媽帶一家借住在賈府東北角的梨香院,就是影射滿清祖先,曾為擺脫朝鮮控製,懇求朱明收留並進入中國東北居住的真實曆史。

 

“現領內府帑銀行商”,指出薛家的皇商身份。影射建州、海西女真曾以貂皮、馬、人參等土特產向明朝政府進貢,同時在京城貿易獲益。

 

“共八房分” 即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製度。

 

 

 

四.金陵王家 – 影射朱家,即朱元璋的眾多子孫,包括帝王和藩王。

原文是“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甲側批:都太尉統製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餘皆在籍

 

“金陵王”,直意就是在金陵稱王的人,很容易知道這裏是指朱元璋建都南京。

書中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曾提到:“當日你們原是和金陵王家連過宗的。”在“金陵王家”後有脂批“四字便抵一篇世家傳。”《史記》中有三十世家,是記錄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有此可知,金陵王家指的是朱元璋的後代,包括帝王,和各個藩王,即整個皇族宗室。

那麽為什麽說“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呢? 難道藩王反而比皇帝還富有嗎?確實如此!到了明朝末年,以藩王為首的宗室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據《明代<萬曆會計錄>整理與研究》記載,萬曆初年全國財政支出為1854萬兩,其中宗藩俸祿551萬兩,占29.76%。及至福王就藩,更是不惜損“天下而獨肥王”,來供養朱常洵。這直接導致了朝廷財政更加緊張。等到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兵變農變四起,很多民眾因為沒錢吃飯而活不下去,便紛紛起義。此時福王朱常洵在其王府內所堆積的財富,已經比崇禎皇帝本人還要多了,很多官員都勸說他拿出一點銀兩來助軍或資民。可惜福王根本不以為意,繼續我行我素的享樂,等到起義軍打過來的時候,他才幡然醒悟,才想要出千金募勇士據敵,但為時已晚,洛陽被攻破後,他本人也成為了俘虜。

再來看批語:“都太尉統製縣伯王公之後”,這是作者虛擬的高級武官名稱,古代無此職銜。可以理解為朱元璋靠武力奪得天下。

“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餘皆在籍。” 此處十二房指的是從洪武至萬曆,大明共十二帝,其中兩個在南京,其餘在北京。這裏作者用了一個反筆鏡像的寫法,故意把現實中的兩帝在南京,餘者在北京;寫做兩房在都中,餘者在南京。可能是怕太過明顯露骨。這樣的筆法書中不是特別多,僅用過兩三次。

【注:大明共十六帝,這裏截止到萬曆是因為護官符出現的時間為黛玉初進賈府,對應為萬曆年間。作者也是借此點明,紅樓夢主要描寫從萬曆末年到永曆這段時間的曆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