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

大巧不工,重劍無鋒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ROA,ROE,ROIC的異同,巴菲特最看重什麽

(2025-09-06 22:27:08) 下一個

短答:看 ROIC(或“增量 ROIC/ROIIC”)最能判斷這家公司是否在“用錢賺錢”;再看 ROE 的質量(是否靠高杠杆/會計項放大);ROA更多用來橫比資產重or輕的行業。巴菲特更在意“能以高且可持續的回報率再投資的企業”,本質就是長期高 ROIC/高質量 ROE + 護城河 + 現金流。


投資決策的優先級(實操版)

  1. ROIC vs WACC(核心)

  • 規則:ROIC 持續高於加權資本成本 WACC,且最好高出 ≥5 個百分點,說明公司在創造真實價值。

  • 進階:看 ROIIC(增量投入資本回報) 是否同樣>WACC——決定每年新增資本能否繼續高效複利。

  1. ROE 的“含金量”(謹防被杠杆美化)

  • 關注:負債/權益不高、商譽/無形資產剔除後的“有形 ROE”仍然不俗(例如≥15%)。

  • 排雷:

    • 高 ROE 可能來自高負債回購縮小分母

    • 周期行業在高景氣年 ROE 漂亮但不可持續。

  1. ROA(輔助)

  • 用於資產重 vs 資產輕行業對比、或判斷資產周轉效率。資產輕平台型公司 ROA 往往偏高,重資產公用事業 ROA 天花板較低。


巴菲特常看的“味道”

  • 可持續的高回報:長期高 ROIC/高質量 ROE,不是一時數據。

  • 可再投資空間:公司能把賺到的錢繼續投到高 ROI 的項目裏(或回購/分紅把錢還給股東)。

  • 護城河:品牌、網絡效應、成本優勢、監管壁壘,保證回報率不被競爭壓平。

  • 現金流與會計利潤一致性自由現金流/淨利穩定較高。

  • 保守負債:即便 ROE 好,也不靠高杠杆。

  • 管理層的資本配置:是否把現金用在回報率最高的去處(再投、並購、回購、分紅)。


快速打分清單(你可以直接套用)

  • ROIC 連續5–10年 > WACC 且穩定(最好 >15%,但看行業)。

  • ROIIC 近3–5年持續 > WACC(不是“越投越差”)。

  • ROE(剔除商譽/高杠杆) ≥15%,負債適中

  • 自由現金流率為正且波動小,FCF/淨利 ≥ 80%

  • 營收與每股價值(每股淨利/每股自由現金流)同向增長

  • 護城河證據:毛利率/淨利率穩定或上行、客戶留存高、價格力強。


一句話總結

  • 買股票 = 買能長期以高 ROIC 複利的“現金機器”。

  • ROIC/ROIIC 定勝負,ROE 看質量與風險,ROA 作補充橫比。

  • 符合“高回報 + 可持續 + 可再投資 + 好資本配置”的,就是巴菲特型好公司。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