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Tepper(Appaloosa Management) 最近的操作動向與投資組合分析,以及他的策略可能意味著什麽。
這些是他在最近一個季度(Q2 2025)/最新公開資料中比較重要的買入、賣出或調倉行為。 (Daniel Scrivner)
操作類型 | 股票 / 資產 | 大致動作 | 比例 / 規模 /重點 |
---|---|---|---|
新開倉 | Intel (INTC) | 新建立頭寸 | $1.792億,約占組合中一個較顯著的新倉位 (Daniel Scrivner) |
RTX (防務 / 航空航天) | 新開倉 | $0.854億,幾十萬美元級別新買入,尤其防務板塊看起來被看好 (Daniel Scrivner) | |
IQVIA (醫療數據與分析公司) | 新倉 | $0.4728億 (Daniel Scrivner) | |
航空股 UAL(United Airlines)、DAL(Delta) | 新增 | UAL $0.438億,DAL $0.2705億 (Daniel Scrivner) | |
Whirlpool, Goodyear, Mohawk 等工業 /消費 /製造類周期性股票 | 新增少量頭寸 (Daniel Scrivner) | ||
加倉現有頭寸 | UnitedHealth (UNH) | 大幅加倉(數量增長很多) (Daniel Scrivner) | |
NVIDIA (NVDA) | 顯著增加持倉 (Daniel Scrivner) | ||
TSM(台灣積體電路) | 加倉很多 (Daniel Scrivner) | ||
Block (SQ) | 大幅增加持股比例 (Daniel Scrivner) | ||
減倉/賣出 | SPY 或類似標普500 ETF 的做空/看空標的(Put)清出/減少 | 涉及清倉部分做空或對衝頭寸 (Seeking Alpha) | |
中國科技 /中國互聯網相關股票 /ETF(Alibaba, JD.com, PDD, FXI, KWEB 等) | 減倉幅度較大,有的賣出 20-80% 不等 (Valuesider) | ||
FedEx, Intel(部分或全部) | 清倉或減少持倉 (Daniel Scrivner) |
從最新 13F 披露(截至 2025 年 Q2)看,Tepper 的組合有以下特點: (GuruFocus)
總股票組合(13F 可見部分)規模約 US$ 6.45 B 億。 (GuruFocus)
持股數目約 38 支股票。換言之,不是極端分散,但也不是隻集中在少數幾支。 (GuruFocus)
前五大持倉(按占組合比例):
其他大額持倉包括 Meta (META), NVIDIA (NVDA), Alphabet (GOOG/GOOGL), Uber (UBER), Microsoft (MSFT) 等科技 /平台型公司。 (HedgeFollow)
根據他的操作和發言,可以看出以下策略特點與市場看法: (MarketWatch)
“不與美聯儲對抗(Don’t fight the Fed)”
Tepper 表示他不願意和貨幣政策(特別是利率/寬鬆預期/降息周期)做對。即使他覺得估值偏高 (“multiples are lofty, market looks frothy”),但在降息預期下,他會繼續持有市場或配置以獲利。 (Benzinga)
在科技 / AI /大平台公司中的重倉
特別是 Meta、NVDA、AMZN 等。他也在繼續關注 AI 驅動的增長機會。 (The Motley Fool)
同時兼顧周期性 /價值 /防禦類資產
新增航空(UAL、DAL)、防務航空 (RTX)、醫療數據/健康類(如 UNH, IQVIA)等;也有能源公司 (Vistra, NRG) 的大額持倉。顯示在增長與防守之間尋求平衡。 (Stockcircle)
調整海外 /中國敞口
他曾經在中國科技股與中國互聯網 /ETF 上非常激進 (“買一切 China 的股票”),但現在在這些市場的敞口出現被削減/減倉的跡象。中國地方政策不確定性/宏觀刺激效果褪色可能是因素。 (Investopedia)
對估值敏感但也被市場趨勢拉動
Tepper 看得出估值偏高 (“multiples are rich/frothy”),但如果資金流/政策方向/降息預期支持,他願意入場。他的一些說法中雖表現出枯燥或不滿,但更像是“即便我覺得市場貴,我也不能因怕貴就錯失機會”。 (MarketWatch)
在理解他的操作時,也要考慮以下風險或不確定性:
高估值風險:大量科技 / AI /成長性公司若利率反彈或市場情緒逆轉,可能承受壓力。
中國市場政治/監管風險:他曾大舉買入中國科技/互聯網相關資產,現在正在減倉,可能是對政策/監管/宏觀風險的反應。
流動性與市場階段性波動:他自己說退出大頭頭寸在不夠流動或市場波動大的情況下會困難。 (MarketWatch)
集中持倉風險:前幾大持股占比不小,比如 BABA, UNH, AMZN,如果這些個股表現不佳,會對組合衝擊較大。
基於他的動向,我預測 Tepper 接下來可能會:
在利率確實走低/寬鬆周期進一步明確的時候,加大在成長性或科技類股票的投入,尤其那些與 AI、大型雲平台、安全/網絡基礎設施等相關的公司。
繼續調減中國/新興市場中政策或監管風險大的敞口,但可能保留少量看好的龍頭或估值相對合理的標的。
在防務 /醫療 /交通等周期性 /必需消費/服務領域繼續配置,以分散風險。
保持一定對衝或謹慎策略(可能對整體市場波動或估值偏高做警惕),例如減少一些容易被利率上升傷害的股票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