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VC(風險投資)風格的五年周期投資策略說明。
采用的投資方式很接近風險投資(VC)的邏輯:
一次選擇少量(通常 5 支)具有超高增長潛力的公司,
把啟動資金均勻分配投入,然後長期持有約五年。
目標是讓其中的少數贏家帶動整體組合的高倍增長。
隻要有兩支股票在五年內上漲五倍,即使其餘三支全部虧損,
整個投資組合依然可以實現翻倍。
選股標準
優先關注CEO的能力與願景。我認為一家公司能否成功,最關鍵的是掌舵人是否既有遠見(visionary)又有資源整合能力(resourceful)。
其次關注財務結構、增長潛力和產品競爭力。
我投資蘋果是因為喬布斯、穀歌是因為施密特、亞馬遜因為貝索斯、特斯拉因為馬斯克、英偉達因為黃仁勳、Palantir 因為 Alex Karp。
投資周期
每一輪持股周期大約五年。
在此期間不頻繁操作,不擇時,不補倉,也不短炒。
到期評估:若某公司已達到預設目標(如上漲五倍),則逐步退出,把資金轉向新一輪潛力股。
容錯機製
分散在五家公司,即使有一半失敗,隻要少數成功者達到高倍收益,整體仍能獲得優異回報。
這種方式對市場周期的依賴較小,主要依靠個股長期成長。
資金管理
賬戶中剩餘現金放入指數基金(如SPY、QQQ等),作為“蓄水池”,既能獲得市場平均回報,又能隨時支援下一輪投資。
自 2005 年起,我的原始資金19 年增長近 30 倍,年化收益約 20%。
期間我未追加資金,完全靠複利滾動。
投資風格極度“懶”:選好股票後通常兩年以上不調整。
例子:PLTR 在約 40 美元買入後長期持有,雖錯過加倉機會,但整體仍然達到高倍收益目標。
目前看好的公司包括:
Tesla(TSLA):多賽道成長潛力與強大執行力。
Palantir(PLTR):AI 平台化與政府/企業雙增長。
項目 | 特征 |
---|---|
投資理念 | 少量重注 + 長期持有 + 高賠率覆蓋虧損 |
投資周期 | 約 5 年一輪 |
主要判斷 | CEO 能力與公司長期增長潛力 |
操作頻率 | 極低(每兩年以上調整一次) |
風控方式 | 分散化 + 指數蓄水池緩衝 |
目標回報 | 五年 5× 以上的潛在收益 |
過往表現 | 19 年 ≈ 30×,年化約 20% |
優點 | 簡單、省心、長期回報高 |
缺點 | 需要耐心與高波動承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