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正文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2023-02-22 08:26:07) 下一個

《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解釋如下:

一、恬淡虛無:

”-- "恬"是一個豎心旁加一個舌頭的"舌"字,與"舔"是同根同源,本意是說動物和人受傷後,會下意識的拿舌頭去舔傷口。事實證明唾液中含有很多能促進傷口愈合的酶、氨基酸或者是其他的物質。所以,舔是一種通過自我療傷、自我寬慰,最後達到接納自我、自得其樂的一種能力。

”-- 淡泊,無奢望、無妄心;妄心,就是佛家的識心。真心與識心是一個心。心覺悟了,就叫真心;心迷惑了,有妄想、分別、執著了,就叫識心。無明惑就是妄想,思惑就是分別,見惑就是執著。

虛無”就是佛家講的心無掛礙,“虛”的意思就是讓自己的心靈和精神獲得最大的自由;而道家講,物質世界的本源來自於那個"",詳見量子物理“誇克”理論。

恬淡才能從容,虛心方可納物。

二、真氣從之:

"真"指的就是天然賦予人本來的那個麵目。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結合的一瞬間"兩精相搏謂之神","神"帶來的能量也就開始運動了,推動細胞分裂發展的能量就叫元氣,是先天賦予的,這就是所謂的“真氣”或“先天真元”。如地球的石油和天然氣,過度開采導致地球變暖,而人過度開采自己的先天真元之氣導致虛火上浮。

當人處於一種"恬淡虛無"的狀態時,人先天被賦予的"真氣"就會隨著指揮它的"神"去開始運作,即“從之”;如不服從擅自“開小差”,“正氣”不在崗,則“虛邪賊風”這種負麵能量就會乘機而入。

三、精神內守:

與精神內守對應的是精神外露。其中:

(一)與精的內守相對應的是精外露,包括:

  • 漏精:滑精、遺精、意淫等等;
  • 失精:男性易理解;女性為各類陰道分泌物,流產是最大的失精,等等;
  • 體液流失:拉肚子、尿血、尿蛋白、尿糖、冷汗、盜虛汗、大汗、類似人命終結時的“汗出如油”、流膿鼻涕、流口水、流血等等。

一般來講,沒精的人首先是眼睛沒神(或漏神),其他表現,如臉色發黑發癆,好像蒙著一層灰,所以需要進“補”(補漏)。

(二)與神的內守相對應的是“漏神” 、“失神”, 心“不在焉” 等,初期會影響情緒,如:

  • 難以“聚精會神”--注意力極難集中;
  • “心神不寧”-- 強迫狀態;
  • "神不守舍"--焦慮、坐臥不安;
  • "失魂落魄" --抑鬱;
  • "魂飛魄散"--恐懼狀態;
  • “失神”--目光呆滯的木僵狀態;
  • “神出鬼沒”--幻覺或妄想,等等心理問題。

後期會傷神,嚴重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多種人格、身份識別障礙“我是誰?”等等。

四、病安從來:

如何做到精和神內守?

  • 1、有積累,倉庫裏麵有糧,“養精蓄銳”、“神采奕奕”;
  • 2、神在自我的體內,反應很快“有如神助”,強力查殺病毒。如:病毒,細菌,虛邪賊風,可馬上就把它趕出去了,立即啟動自免疫係統,怎麽可能得病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