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家涼麵

(2024-05-09 11:31:06) 下一個

小時候從宣武門往西單走的路上,有絨線胡同,四川飯店在裏麵。

那是個幾進院子的王府,外麵的院子賣涼麵。

有個很大的電風扇吹煮好的麵條。

我家沒在裏麵吃過炒菜,不過我媽會在那裏買涼麵,是可以吃得起的。

那個胡同口還有個賣點心的地方,牛油的牛舌酥很好吃,外皮有一層砂糖渣,

內層軟軟的吃起來似乎有黃油滲出來。

我媽就琢磨出了涼麵的做法:

芝麻醬、米醋、糖、醬油、蒜泥、紅油、花椒油,這幾樣,多少按這個順序遞減,

調出來味道就不會錯,酸甜、微辣、小蒜味、小花椒油味。

從小是吃純芝麻醬,記憶裏是80年代後期28醬多起來,我的概念裏是為了降低成本

才在芝麻醬裏摻入2成的花生醬。

芝麻醬開有竅門,用香油,一攪就開。

另外在美國中超,買台灣的明德芝麻醬、北京六必居和王致和都有芝麻醬都可以,

缺點是運到北美時間有點長,芝麻醬會沉澱和變硬。

我通常買美國華人廠的聯合牌芝麻醬,通常比較柔滑,沒沉底變幹。

紅油簡單做法是三種以上不同粗細的辣椒粉用熱油分三次澆。

複雜一點用菜籽油熬炸蔥薑和若幹香料的方法。

花椒油適量,不用藤椒油。

又及:costco 有一種芝麻醬沙拉汁,買過,很難吃,忒甜,不是京味麻汁的路子,不論是涼拌菜還是火鍋蘸料都不是那個味。我忘了看,估計是台灣地區,或者來自台灣地區的人發明的,台灣的腐乳,速食麵調料(例如阿舍拌麵)的料包,都發甜。

 

麵條買不到堿麵的,就用鮮切麵裏的陽春麵。

先抖散,蒸鍋蒸7,8分鍾,吃時滾水下鍋煮,

撈出來電風扇吹涼。不沾即可,看情況決定是不是拌油來吹涼。

 

我今天用的蕎麥幹掛麵,摻玉米粉的蕎麥麵(用於冷麵的蕎麥麵),兩種麵。

 

這兩天領導都在家上班,所以做兩人份午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烹小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變化太大了,我現在看一個叫北京老張的視頻,他每天開車在北京街上轉悠,我就通過他的視角看北京的大街小巷,這樣能熟悉一點.:)
烹小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na63' 的評論 : 是,很多孩子小時候的回憶.
Mina63 回複 悄悄話 哇,絨線胡同四川飯店,太熟悉了。我還在四川飯店裏買過瀘州老窖,因為鄧小平是四川人,在改革開放時期,四川飯店是很火的,90年代西單開始大拆遷,四川飯店還有天福號等名牌老店都遷移了。現在四川飯店搬到新街口外北大街了,每次回京都要去品嚐他家的四川菜。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所有的美食帖!我們這次在北京住的JW Marriott 就在宣武門,原來北京親戚也住那裏,可惜現在我都認不太出來了。
烹小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rryonme' 的評論 : 那個芝麻醬色拉汁應該是ABC口味。我女兒給我買過一個ABC創立的色拉醬係列,可以說全都不好吃,雖然名字有中國各種醬汁的元素,但配合了西式香料,怎麽都怪怪的。
carryonme 回複 悄悄話 那個芝麻色拉醬我看到壇裏有人推薦後也買過,不過隻吃了幾次,後來一大瓶扔了。浪費不好,但實在也吃不了。:)
荷包蛋煎得真好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