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麵的過程:
麵(三杯麵)、水(一杯半略少一點的水)、發酵粉(2teaspoons發酵粉)
麵粉用中筋麵粉,我下圖的是美國小麥,在美國以中國加工方法製作的,我覺得比較好用。
另外我也經常用嘉禾牌的中筋麵粉,那個更加細潤。


筷子攪拌成絮狀,下手和合成不光滑的麵團


半小時後揉成光滑麵團

從這個時候開始算時間,如果室溫70多華氏度的條件下,3杯麵,2tsp發酵粉這種配比,1個小時即可,不必大發。
一般是這個狀態


包完一屜就蒸,無二次餳發。半發麵的皮也是軟的,但不是蓬鬆暄和的,不會吸收湯汁,適合汁水豐富些的純蔥肉包子,有爆汁效果。而全發麵適合醬肉包、菜肉包或素菜包。區別就在皮的質地不一樣,半發麵是薄軟而不吸水,全發是暄軟吸水。
半發麵一般是做天津包子,北京西四包子鋪包子,蔥肉餡,豬、牛肉餡都行,調餡用北京產黃豆醬油(因為黃豆醬油,也包括純黑豆釀造醬油,味道醇厚,顏色不似老抽那麽黑,也比生抽香),也可加入少許甜麵醬,(不要太多,不吃出甜麵醬味道為準),這樣汁水顏色誘人,可以滲透包子皮,有滋味。



看汁水是不被皮吸收的,所以半發麵的肉餡包子可以爆汁。

下麵是全發麵的包子,適合已經煸熟肉餡的醬肉包子,全素菜或者素菜雞蛋包子。
這個就是全素的,一般西葫蘆,胡蘿卜,雞蛋餡的好吃,加一點粉條。


即便是全發麵的包子,我也是皮擀得比較薄,目的是盡量少吃麵。


芹菜肉的。

嵊州小籠包:
炒肉沫加豆腐的餡,這樣的就做全發麵的好吃,因為肉沫炒過,反正也沒有肉本身的汁水了,醬肉包也如此,是依靠調味裏的汁,所以不用考慮皮是否吸水。


還可以素餡加點肉,比如這個胡蘿卜菜肉包子:




還可以直接用老麵低溫發麵,皮蓬鬆但吃起來更有嚼勁,韭菜餡的。
(這個老麵發起來以後,我嚐了沒有酸味,所以沒有搋堿。)

酸菜包子

全發麵就是可以做饅頭,糖包子,豆包,糖三角......
沒蒸之前的,我一般也不二次餳發,二次餳發的饅頭太喧騰了。




全發麵的做懶龍



下麵是半燙麵,適合做肉餅,蒸餃。
新疆薄皮包子


西葫蘆雞蛋蒸餃


南瓜蒸餃

西紅柿雞蛋餡的蒸餃

褡褳火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