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雨中國清寺、四遊國清寺、智者塔院齋飯、上方廣寺,石梁飛瀑

(2025-04-12 03:19:36) 下一個

昨天說了,很想拍到國清寺寺牛出門上班的鏡頭。

今早5點起,洗澡收拾完,5:30就出發,三訪國清寺。

昨晚下了大雨,清晨還有drizzle。

雨中的隋塔,寺田

國清路

雨中的七佛塔又是不一樣的感覺。

山坡上是一行禪師的衣冠塚。

這時還早,不到六點。

但大概因為下雨,等到快7點才看到牛。

這期間,跟一對上海來旅遊的老人聊天,看樣子他們是75-78年齡段的,他們說自己來的,包個車去各個景點。

阿姨看起來皮膚很好,她說是因為吃自己做的酵素的東西。

兩位老人還跟我們說了很多養生的經驗,有緣遇到,受益匪淺。

牛終於來了。

我和同學分工,她錄像,我拍照。

我站在豐幹橋,拍到牛經過影壁,然後就要跑到另一個橋頭,因為牛會從那裏走。

豐幹橋是拱橋,鋪的鵝卵石圖樣的地麵,鵝卵石光溜溜,下雨以後看著很滑。

我在奔跑和小心翼翼之間,選擇了小心翼翼地奔跑。

場麵一度非常混亂,小石橋上堵車了!

堵的是垃圾車!

而且第一頭牛已經走過去了,隻看到牛屁股。

一陣慌亂,拍到一些,剪剪裁裁,整理出幾張。

此時剛過7點,寺裏已經很多人。

又拍了一下故宮來的漢白玉石獅。昨天公的。

今天拍的母獅子。

貪吃獸

國清寺裏的三絕之一,隋梅。是第五位主持親手栽種的,現在還可以開花,白梅,結果,做成青梅招待貴賓。

上圖的角度,隋塔、隋梅、隋亭,一條直線。

這個角度能照到隋塔空心。

來自日本的重瓣櫻花。

上圖也是國清寺寶物之一。

國清寺每個角落都是寶。

這裏是茶寮,提供免費茶飲。

離開國清寺,此時不到8點,不到一公裏,但打個車,快,省一點腳力。

因為回酒店吃了早餐,又將四次參觀國清寺。

這次是有廬境天台酒店的導遊講解。

至此,黃昏,清晨、雨中,我們已經來國清寺三遍。

我來浙江前,就聽了竇文濤一期來天台的節目,以及很多人拍的旅行視頻,電視台的紀錄片,還有博物講解老師的視頻。

每次都能拍到沒拍過的地方。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詩”。一座國清寺,寶物也拍不完。

這次有導遊講解,等於串起了林林總總。

最後再拍一次隋塔,寺田、國清路。

古老的樟樹

此時的豐幹橋、影壁、寺院、已經完全無法拍出空無一人的鏡頭。

此時是不到9點。國清寺滿了大半,各個導遊員導遊聲音此起彼伏,如果第一次進國清寺,體驗如同參觀故宮中軸線那種擁擠狀態。

我暗自得意已經在前三次安安靜靜走遍了寺院的各個角落。

不過還是有忘記打卡的地方。

比如青銅爐的另一隻還在故宮,是萬壽無疆,給皇帝的。這一隻寫聖壽無疆,給皇太後的。

上麵有八種法器:

茶寮,國清寺的茶也喝了。

人人人,哪兒哪兒都是人。

出了國清寺,我們打到一輛空車。去智者塔院。

國清寺的旁邊,是霞客古道的起始點,可以走一個13公裏的環線步道。

是比較簡易的步道,在森林穿行,途經智者塔院,高明講寺,回到國清寺。

智者塔院裏有智者大師的肉身塔。智者大師是創立天台宗的禪師。

智者塔院

本來我還計劃走一段霞客古道,但因為下雨,那個trail不太好走。

去智者塔院,也是為了吃齋飯。每天10:30開始排隊。

菜量有限,不是每個人都能吃上。

所以我們這個司機師傅,聽說我們是去智者塔院,就直接走了一條小路,樹林泥濘的小路,直接到寺院廚房後門。這位司機也經常接送僧人,知道這裏。要是普通司機就開到公路邊,要自己走十幾分鍾從正門進,而當時我們時間已經快到10:30了。如果沒有司機的幫忙,齋飯肯定是吃不上了。

進去直接吃齋飯的食堂,已經有人排隊了。

僧人和工作人員先吃,所以到普通遊客,米飯就不多了。

到我這裏菜也都是菜根兒,不過也盛到一碗。

有筍、豇豆、冬瓜、麵筋,米粉。

吃完要自己用茶樹籽粉洗碗。

我自己帶了一次性筷子。我看每個人洗碗都比較認真,用茶籽粉慢慢洗,沒有敷衍了事的。

飯前是掃碼微信付款,隨自己心意,我掃了20元。

吃完在院子裏看看。

這裏司機打表等我們的,然後送我們到石梁飛瀑。

這個景點在徐霞客遊記,天台山一篇重點描述過:

“溪回山合,木石森麗,一轉一奇,殊慊所望。二十裏,過上方廣,至石梁,禮佛曇花亭,不暇細觀飛瀑。下至下方廣,仰視石梁飛瀑,忽在天際”

所謂石梁飛瀑就是這裏

它是流水衝刷石灰岩,留下花崗岩部分,如石梁,瀑布之水從中間傾瀉而下。

這裏走過去,有一條小路,下到石梁上,往下俯視瀑布

今天下小雨。石梁飛瀑這裏走起來不曬,風雨、飛瀑、山澗,湍流...有機會在雨中連續觀賞三座古刹,國清寺、智者塔院、下方廣寺。

這個景點的門票,又是用的小作文半價。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