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叫的苗

基督徒中的寫作者,愛神愛道愛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米蘭大教堂

(2023-01-03 13:14:22) 下一個

      排名第二的米蘭大教堂,或稱聖母降生大教堂,宏偉且精致。一方麵這座哥特式建築高聳入雲,135個尖塔刺向天空,挺拔壯觀;另一方麵又極具細節,幾千個雕像、浮雕,雕不厭精,工不厭細。第一眼看去,無人不驚歎。

      米蘭大教堂於1386年開工,最後一些細節1965年完成,用了六個世紀。排隊進入大教堂的等候中,我觀察了幾幅浮雕。左下方是亞當夏娃偷吃禁果後被逐出伊甸園的情形;右下方是希伯來人偷窺迦南地,兩個探子抬回一大串葡萄,證實上帝應許的確是流奶與蜜之地。右上應該是但以理在獅子坑中,左上圖就不知所雲了。知道的朋友請留言點撥一下哈。多年的聖經學習這時能派上用場,一幅幅看圖猜謎,讓排隊等候也不無聊了,挺高興的。

      進入大教堂,看見巨大的石柱,五彩斑斕的地板,很氣派。特別吸睛的是巨幅玻璃畫,色彩鮮明,數目繁多。但描述的故事不太容易明了,除了最上麵耶穌和兩個強盜同釘十字架。耶穌應該是穿紅袍、披藍色帶子的,出現頻率最高。

      米蘭大教堂中最驚心動魄的是被剝皮的巴多羅買雕像。這個門徒也叫拿但業,在約翰福音第一章有詳細記載。他的朋友腓力首先遇見耶穌,興衝衝來告訴拿但業,咱們盼望已久的彌賽亞來了,是拿撒勒人耶穌。拿但業冷冷回答,拿撒勒還能出什麽好的。腓力不由分說,把拿但業拉去見耶穌。耶穌直接誇獎拿但業,“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裏是沒有詭詐的”。拿但業驚奇對方怎麽知道自己,耶穌回答說,“腓力沒有找到你,你在無花果樹下,我就看見你了”。拿但業應該是在無花果樹下向神禱告呢,耶穌此言一出,拿但業五體投地說出,“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除了這段記載,聖經對拿但業著墨不多。在米蘭大教堂,我才知道巴多羅買的結局。遭剝皮酷刑慘死的巴多羅買,肌肉筋絡清晰可見,且把自己的皮膚如披肩般搭在身上,臉上平靜祥和,彷佛在向世界宣布,“我們蒙召原是為此,主耶穌充滿血淚的十架苦路,我們都要走。” 雖然是藝術家的想象,但耶穌的門徒中,做到從容赴死的大有人在。

      另一個顯眼的祭壇,描畫了聖彼得探望獄中的阿格莎。羅馬帝國多次迫害基督徒,但基督徒偏偏是奉公守法、友善助人的優秀團體,實在沒什麽罪名可安。羅馬皇帝圖拉真幹脆訂了一個政策,不必花人力錢財調查基督徒,但如果他們被指控,就必須放棄信仰或者接受懲罰。阿格莎出生貴族,立定心誌不結婚,全心服事神。當地一羅馬官看中了阿格莎,追求不成,就舉報。阿格莎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信仰,被抓入獄,被酷刑折磨,甚至被割去乳房。阿格莎本來要被燒死的,那天因地震取消了死刑,躲過一劫。當晚聖彼得(公元250年前後,彼得早已殉道,以天使的形式)探望阿格莎,並醫治了她的創傷。後來阿格莎死於獄中。

      米蘭大教堂也叫聖母誕生堂,裏麵這個瑪利亞被獻的浮雕也許最切題。據說瑪利亞父母多年無子,效法聖經中的偉大母親哈拿,求子並許諾把神賜的孩子獻給神。因此三歲的瑪麗亞被送到聖殿,台階上麵是眾祭司,下麵便是小小的瑪麗亞。雖是一個小小的背影,卻有種平靜安穩的力量。長到十二歲,瑪利亞許配給約瑟,然後天使來訪,告訴她要從聖靈受孕,生下一子,要起名耶穌。敬虔順服的瑪麗亞回答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這也是激勵女性基督徒的千古名言。

      另一個祭壇是紀念一位米蘭主教,好人約翰 (St Giovanni Buono),他於641-669年任米蘭主教,以慷慨慈善聞名。

      我想應該特別介紹一下最著名的米蘭主教安波羅修。如果搜米蘭大教堂,維基百科會出現一幅畫,叫做安波羅修禁止羅馬皇帝狄奧多西進教堂。裏麵有許多故事。

      公元373年,米蘭主教去世,當時基督信仰已經在羅馬帝國合法化、並廣泛傳播。因為正統基督徒與阿裏烏派的較量,新主教的選舉極可能演變為一場騷亂。為了控製局麵,羅馬總督安波羅修出席了選舉大會。安波羅修的個人魅力、不屬於任何一派的背景讓會眾自發喊出:“安波羅修,主教!安波羅修,主教!”

      安波羅修給自己的人生規劃,壓根沒有主教一說,他極力推卻,但所有人都希望他接受,包括羅馬皇帝。最終安波羅修順服了天命。那時他已歸信基督,尚未受洗。八天內,安波羅修接受洗禮,再經過一係列教職晉升的程序,於373年十二月一日,任主教聖職。這好比一個對政治有興趣的平民,八天內加入政壇,榮登總統寶座,委實是曆史上不可複製的神速成功。

      安波羅修既來之則安之,全心全意地做起米蘭主教來。他開始認真學習神學,以敏捷的思維、一目十行的閱讀速度,進步神速,成為西方教會最優秀的神學家之一。安波羅修曾以詩的語言描述了耶穌道成肉身的意義:

基督成為嬰孩,因此,你們得以長大成人;

基督被包裹在繈褓中,因此,你們得以脫離死亡的捆綁;

基督降生在馬槽之中,為的是將你們領向聖壇;

基督來到這個世界,因此,你們得以進入天堂。

      安波羅修有顆愛民如子的心。任主教不久,一夥哥特人洗劫了米蘭附近地區,抓了不少人。為了安置湧入米蘭的逃難者,並籌集贖金解救被抓者,安波羅修熔化了教會的一些金器,招來暴風雨般的批評。安波羅修回答說:

與為主積累財富相比,保存靈魂更為有益。

差遣沒有財富的使徒的主,也悅納沒有財富的教會。

教會擁有財富不是為了積攢,而是為了施舍、給予需要的人。

同儲存金器相比,儲存有生命的器皿更有益。

      安波羅修還說,真正的力量在於扶持弱者,反對強者。真正的信徒不應盛宴款待可以回報他們的富人,而應款待那些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回報的窮人。

      安波羅修沒有辜負主教的位置,真實地成為精神領袖。眾多前來聽道的人中,有奧古斯丁。安波羅修為奧古斯丁施洗,後者成為自使徒保羅以來,西方最有影響力的神學家。

      回頭來談著名的安波羅修與皇帝狄奧多西的衝突。當時帖撒羅尼迦發生暴亂,暴徒殺死了地方官。安波羅修知道皇帝的暴躁,就勸說請他仁慈溫和地處置。皇帝似乎被說服了,宣布赦免。當騷亂製造者聚集慶祝厄運已過、感謝皇帝的仁慈時,皇帝又改變主意,命令軍隊介入,屠殺了七千人。

      這樣的出爾反爾、以惡製惡,讓安波羅修非常失望兼憤怒。接下來皇帝到教堂崇拜時,安波羅修在門口攔住,指責道:“站住!像你這樣滿是罪汙、雙手沾滿不義之血的人,不配進入神聖的教堂、領受聖餐,除非你能懺悔。”

      盡管皇帝的侍從吵鬧威脅,安波羅修不為所動。最終皇帝當眾懺悔,還下令,如果再處死犯人,死刑將延遲三十天執行。經此衝突,安波羅修和皇帝的關係反而越來越好。皇帝臨終時,安波羅修是他唯一招到身邊的人。

      一個名人和一個地方,可以相得益彰。過去的米蘭大教堂裏,布滿過安波羅修的足跡,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安波羅修的事跡,又讓米蘭大教堂聲名遠揚。想到這些,忽然很感慨。今天的基督徒,將在教會史上留下怎樣的一筆?幾千年後的人們,又將如何評價我們的功過得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喵喵叫的苗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多謝
aiqiao 回複 悄悄話 左上圖 約伯和他的朋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