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有太多東西可寫,我就結合我的個人心得及診療心得,聊聊自己的感悟。雖說我是心理工作者,也和青少年和家庭打過多年交道,更多的是入戶的重症患者,或是重度家庭糾紛者,但依舊不代表說,我說的都是對的,這裏純屬交流。我寫這些係列,不是要獲得存在感。我說過,自卑感和優越感這種東西,我從來都是謹慎的。如果它來拜訪我,我是會用心反思自己的。我也壓根不會掉書袋,我更喜歡,大白話說大實話,表達的都是我的真實感受。
如今我有了私人診所,客戶麵更是廣泛,包括年輕的成年人,還有瀕臨退休或是已退休的人。他們大大豐富了我對生命的感知,對他們,我是心懷感恩的。感謝他們願意對我敞開心扉,而我也是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
親子關係,我最想講的是什麽呢?首先一定是青春期的親子關係,因為實在是太難了。當我看到為人父母,在我麵前淚如雨下的時候,我的淚水也是流著心裏,甚至打轉眼圈裏。可實話說,有些父母實在是偏執的,好難好難啊。
我之前入戶診療的經曆,獲得過各層麵非常之多的肯定。我的更高一級主管告訴我,我的產能,是她從業十多年來,從未見過的水準。但我同樣有被掃地出門的經曆,即,同樣是我,有的孩子和家庭獲得巨大改變,而有的我是無能為力。我對為人父母說,你們才是最好的藥方,不是我。如果你願意嚐試新方法,繼而獲得成功,隻能說明,你對孩子的愛,讓你願意謙卑下來。
今天我想優先落筆到,孩子為什麽會長不大。我的客戶中,也有三十歲、四十歲的,或成年或單身年輕人。我分明看到了,他們雖然已成年,但 part of them, 滯留在青春期階段,沒有獲得完全的發育。體現在,他們不清楚自己是誰,不清楚自己要什麽,不清楚他們理想的生活,是個什麽樣子。他們很難自己做決定,他們要麽無法進入婚姻生活,要麽,一想到一個人生活,就害怕得要命。等等。
這些在我眼裏,多半都是沒有長大的標誌之一二,而這些,也是青春期的主要任務。但我們為人父母,因為自己過往的經曆,或是我們所處的文化,或國度或家族,太多的恐懼和焦慮。有些父母,自己跌跌撞撞,闖出一條成功之路,但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如是長大。或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吃自己曾經吃過的苦,等等。造成這樣的結果,也不僅僅是家庭,學校和周邊環境也是有“功勞”的。
我總是對為人父母說,孩子是通過犯錯而成長的,every mistake is progress。如果什麽都需要符合你的期望和教導,亦步亦趨,這樣的孩子是長不大的。因為他/她從來沒有活過自己,從來是父母的乖孩子。一旦脫離了軌道,很多時候會舉足無措。這樣的人,也就是我常說的,心智沒有成熟。 哪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心理層麵,甚至情感層麵,是被催熟的,經不起風吹雨打的。
聯想起我自己的成長,我的童年談不上多幸福。我的青春期,的確是自己跌跌撞撞走過來的。我高一時候,父親被診斷重症,媽媽“背起他”四處求醫。我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都是自作主張長大的,包括大學的選擇,等等。如今看來,我要感謝命運和我的父母,讓我很小就有鍛煉的機會。但又不能太小哦!這個我以後會寫。太小孩子承擔責任,焦慮或會伴其一生。
同樣佐證的案例,是我的老大。童年的他,也不敢說幸運,一定是我的問題。但青春期的他,歪打正著,我給了他二次成長的機會。看他如今的模樣,我是很欣慰的。他說,他真的比很多人都幸運,我說,你要感謝你自己,當然,還有你的愛人。
我的小兒,我幾乎完全實踐了我的感悟。高中後幾乎不再參與他的決定。如今的他,不要令我太放心!我常在朋友圈分享,我對小兒的未來,充滿信心!不為他上了什麽學校,而為他敢於事事自己決定,心態篤定不糾結。
這個話題同樣很大,篇幅和時間所限,以後有機會慢慢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