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英國女王幾乎不了解,之所以還要說兩句,有三個原因:第一她是我最早一睹芳容的西方女人之一(可能見到燕妮馬克思和若幹“列寧在十月”裏的俄羅斯大媽更早些):由於集郵,得了些那時代難得的香港郵票,儀態端莊的年輕女王給鎖國時代少年的我留下了些許美好的回憶和向往;第二是疫情間無聊,連看了五季Netflix拍的”皇冠“,又做了些相關史料的閱讀, 算對溫莎女士有了些了解;第三是現在滿城爭說女王,趕時髦我自然不甘人後。
女王的駕崩,仿佛帶我回到了二十世紀初的中國,那時稍為了解點西方的中國知識分子,都看到了滿清專製統治甚至中國千年專製統治的日薄西山,所以改為爭論這件事: 中國應該實行君主立憲,還是共和?據說那時的爭論很激烈,有時還超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界限,很多血濺三尺的暴力故事。不過,偉大的中華民國確立了共和體係,更重要的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延續了共和體係,當年的討論,當然就隻是共和偉人戰勝君憲小醜的江湖傳說了。
不過君主立憲製在二十一世紀的依然存在,特別是女王駕崩後的世界各地的反應,說明中國當年的討論,可能還是有些意義的。我就亂侃幾句。
首先,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共和體製,都比專製獨裁要好。因為專製獨裁,無論是否有名義上的君主,無論民主共和是否寫入國名,本質上就是君主不受憲法製約的獨裁。試看今日世界的若幹大國小國。
其次,就個別時間段個別地點個別案例而論,君主立憲有時好過共和體製。就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和她父親喬治老王爺的時代而論,即便拋開希特勒的德國斯大林的蘇聯這種偽共和不談,我也是寧願作個屈腿鞠躬的英國臣民,不做從尼赫魯到甘地到莫迪時代的東方明燈印度的共和國民的。
最後但最重要的,從長遠來看,共和體製一定比君主立憲好。這又有幾層意思。第一,人生而平等,對一個莫名其妙的人鞠躬屈腿甚至下跪,雖有活動筋骨之利,畢竟有損尊嚴,讓我不爽。第二,君主立憲下君主雖不可幹政,但其地位所帶來的影響力,其實不可低估。尤其是長期服役的君主;所以這就有點輪盤賭的意思,君主壞到啥程度,能活多長,都要聽天由命。伊麗莎白女王算好人長命,換個壞的呢?所以賭博的事,還是限於賭場之內,不要成為政治體製。第三,現代立憲君主的價值,很多在其娛樂性高低。伊莉莎白女王家善於找漂亮的兒媳,兒女中又多私生活好折騰的。所以八卦多多,娛樂性強烈,民眾出的門票(納稅養皇室),也算物有所值。換個無聊的,那些稅實在都被浪費。第四,選總統可以選長得好看的,比如裏根肯尼迪奧巴馬馬克龍還有芬蘭女總理;君主沒得選,讓我天天在電視報紙上看一張惡心臉,太影響食欲。
希望可愛的敬業的老太太的仙逝,能對全球共和體製的進一步普及有所裨益。這裏有一點對於故國的私心 - 故國帝王思想太源遠流長了,索性全球對君主體係做個了斷,或者能使故國現在將來都少些做皇帝夢的人。
中秋快樂,共和萬歲!
2022年九月10日